致敬经典100s高技派建筑结构外露里程碑——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刘潇然
刘潇然 Lv.2
2021年08月10日 08:49:32
只看楼主

12 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现代巴黎的象征,参观人数早已远远超过埃菲尔铁塔,位居法国首位,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模式,突出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典型代表。 蓬皮杜文化中心坐 落于法国巴黎 的文化 中心。1969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击退了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于是倡议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经过国际竞赛,最后从681个参与竞图的团队选出一个作为建筑风格,可是因为乔治蓬皮杜于1974年因为癌症病逝,所以建筑于1977年1月31日完工启动后就命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来纪念他。



12


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现代巴黎的象征,参观人数早已远远超过埃菲尔铁塔,位居法国首位,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模式,突出文化与科技之间的联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典型代表。

蓬皮杜文化中心坐 落于法国巴黎 的文化 中心。1969年,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为了纪念带领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击退了希特勒的戴高乐总统,于是倡议兴建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经过国际竞赛,最后从681个参与竞图的团队选出一个作为建筑风格,可是因为乔治蓬皮杜于1974年因为癌症病逝,所以建筑于1977年1月31日完工启动后就命名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来纪念他。


1972年—1976年底,蓬皮杜政府花费9.93亿法郎,修建艺术中心。1977年1月31日,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 1937年出生于热那亚的一个建筑商人家庭,1964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禁而抒情,重视材料的运用。

代表作:蓬皮杜艺术中心   提巴欧文化中心    Beyeler基金会博物馆   波茨坦广场改造  保罗·克利中心    关西国际机场   AuditoriumParcodellaMusica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建筑师,1933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以"高技"设计知名。罗杰斯在前期一直对于占据统治地位的“国际式”风格的千篇一律强烈不满,也不赞同后现代主义的古典复兴、折中主义和装饰主义,对于以钢、钢结构为代表的工业材料、工业结构和构造情有独钟,主张以最新科学技术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全名为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座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区,距离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米。在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表面积约90000平方米;体积43000立方米楼层高度;共8层,其中6层为地上建筑,共166米长,42米高,60米宽室内面积;每层7500平方米的巨大平台;2000年1月1日维修后重新开放,增设了8000平方米的空间。建筑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典型代表作。这座设计新颖、造型特异的现代化建筑历时五年完工,于1977年2月开馆。

顶层平面图

总平面图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这个方案中,建筑只占可用面积的一半,另一半地皮全部用来当做前院使用。蓬皮杜文化中心门前的空场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及露天表演。建筑上使用了德国人马克斯门格豪森发明的由标准构件、金属街头和金属管组成的“MERO”结构系统,金属管构架之间距离3米,行程跨度达48米的没有任何支撑的自由空间,创造出巨大的可供展览和表演的通用室内空间。


艺术中心的通道和功能设施都在外面,使其有了宽敞的内部空间,每一层都由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没有柱子,没有管道,没有楼梯也没有墙,除了法律法规必须有的防火帘,必要时可以从天花板降下来以外,唯一有墙环绕的地方,就只有卫生间和办公室了,而它们又都是可以移动的。在里面人们可以不受架构的限制,自由活动。设计师赋予了人们最大的自由度。同时,把内部设施搬到外面,空出了大量的空间。

蓬皮杜中心是典型的结构外露建筑。照片由David Noble拍摄,罗杰斯事务所(RSHP)提供

将结构放在外面,室内就能自由变化。照片由Marc Riboud拍摄,罗杰斯事务所(RSHP)提供

建筑外露的巨型结构由超过1.6万吨的预制钢构件组成,是建筑师Ove Arup and Partners事务所的Peter Rice和Edmund "Ted" Happold一起深化设计的成果。


结构中的部分预制件的尺度在工程行业非常罕见,其中特别独特的一种预制件是10吨重的戈贝尔铸钢牛腿。



建筑外观分析

建筑外部的不同系统被涂上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它们不同的角色。结构和最大的通风元件被漆成白色,楼梯和电梯结构被漆成银灰色,一般的通风管道被漆成蓝色,管道和消防控制管道被漆成绿色,电气元件被漆成黄色和橙色,电梯机房和竖井,和其他允许人们在整个建筑中移动的部分都被漆成红色。中心最著名的“移动”元素之一是西立面上的自动扶梯(底部涂成红色),这是一条曲折上升到建筑顶部的管道,为游客提供了令人赞不绝口的巴黎的城市景观。


设计者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的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样的活动。”又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

                    


建筑内部功能分析


蓬皮杜中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 16000平方米; 现代艺术博物馆,约18000平方米; 工业美术设计中心,除音乐和声响研究中心单独设置外,其他部分集中在一个长166米、宽44.8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 它的每一层面积都有7500平方米,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l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 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 各种使用空间由活动隔断、屏幕、家具或栏杆临时大致划分,内部布置可以随时改变,使用灵活方便。 设计者曾想过连楼板都可以上下移动,来调整楼层高度,但未能实现。 在中心内,大厅里和第五层不定期地举行展览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


与此同时,“中心”还专门设置了两 个儿童乐园。 一个是藏有2万册儿童书画的“儿童图书馆”,里面的书桌、书架等一切设施都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的;另一个是“儿童工作室”, 4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到这里来学习绘画、舞蹈、演戏、做手工等。工作室有专门负责组织和辅导孩子们的工作人员,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智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 工业美术设计中心 ”,主要通过各种展览和图书资料向观众介绍有关市政建设、生活环境及各种工艺产品的发明和创造情况。在“工业创造中心”中,主要通过各种展览会和图书资料向观众介绍有关市政建设、生活环境及各种工艺产品的发明和创造情况。同时还向观众提供各种日常消费品的资料与咨询。

公共参考图书馆 ”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旧式图书馆,它拥有当代书籍30万卷,期刊2400种,幻灯片20万张,微缩胶卷15000个,唱片1万张及各种电影、录像、地图、磁带等。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也与那些旧的艺术博物馆不同,集中突出了“现代”二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

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也与那些旧的艺术博物馆不同,集中突出了“现代”二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



材料运用和细部设计


整座建筑通体采用金属架构,运用材料十分现代化,在技术(功能)上,刚,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地基费 用省,外形美观等一系列优点。关键是火灾的时候有明显得优越性,而且通风条件好,甚至用不上防火涂料。空间的划分,刚和玻璃强度足以支撑一个很大的空间,结构外置使得内部空间划分灵活。

在艺术上,刚与玻璃本身就显得很精致,而者的结点,分割都有很多新的方式。 在这种条件下,蓬皮杜中心把外形整的很奇特。  因此钢柱、接点、金属管道、透明玻璃构成了它的骨架与血肉。

细部,蓬皮杜中心的形象并非偶然的产物,而是刻意追求的结果。他们说:“这座建筑是一个图示,我们要大家立即了解它,把它的内脏放到外面,是为了大家看得清楚,自动扶梯装在透明管子里,让大家能看清其中的人怎样上上下下,来来往往。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蓬皮杜近况


法国文化部部长罗塞琳·巴切洛特(Roselyne Bachelot)透露,由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和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将从2023年至2027年彻底关闭,进行修复和更换明显老化的部件,为期约四年。。空调系统,自动扶梯和电梯故障以及必须清除的石棉都显示了中心的老化迹象。

法国文化部长Roselyne Bachelot表示,在整个翻新工程期间,整个文化中心将不再开放,这样可以节省预算,并将工时从7年缩短至3年。据费加罗报称,翻新工程预计花费2.43亿美元。



建筑评价


没有人会说蓬皮杜中心漂亮,但也许他们会说她活泼或者明亮。 他就像一个好动的孩子,让着急的父母无法给 照相。


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如今的庞然大物,已经开始被巴黎人逐渐接受喜爱。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是艺术向技术进行的一次挑战,技术也再一次用新材料、新技术响应了艺术的挑战。同时,设计也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满足,依靠的仍然是艺术与技术的合力。


真正的技术,是实现建筑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技术保障,新的技术提供新的表现手法,它是刺激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的生力军,但终究还是归于建筑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能独立于艺术之 外。建筑的文化艺术,也应该驾御新技术的发展,开拓新的疆界和领域!

  
免费打赏
土木三班罗同学
2021年08月10日 16:09:07
2楼
严谨而抒情
回复
呱哥
2021年08月10日 22:06:48
3楼
远看有点破,接受蓬皮杜等于接受工业风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