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 公共文化建筑设计: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案例
夏闰
夏闰 Lv.2
2021年08月09日 10:06:30
只看楼主

设计: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70年前,十万大军建武钢,为解决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红钢城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示范样本应运而生。而70年后的今天,在疫情后武汉雄起的时代背景下,钢城第三小学作为青山红钢城片区更新的起点,更具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在这样一栋4700㎡的建筑中,设计师通过建筑、室内、景观及展览等多种方式,共同尝试通过空间设计传递城市观、历史观、以及建筑可阅读的设计观。

设计: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70年前,十万大军建武钢,为解决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红钢城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示范样本应运而生。而70年后的今天,在疫情后武汉雄起的时代背景下,钢城第三小学作为青山红钢城片区更新的起点,更具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在这样一栋4700㎡的建筑中,设计师通过建筑、室内、景观及展览等多种方式,共同尝试通过空间设计传递城市观、历史观、以及建筑可阅读的设计观。



设计首先解锁中轴线上最大的公共开放空间,通过“红钢之丘”景观建筑化的设计手法,与南侧城市核心设施互动并预留其主入口。而屋顶“红钢之冠”的平台,又可从视觉上链接北侧长江与南侧整个红钢城片区。



建筑保留俄罗斯的建筑风格,墙体厚度、开窗形式能看出欧洲建筑的影子。分段式的外立面,在建筑细部上随处可见多层次的檐口处理、对称的三角形山花、细微处的浮雕装饰等。强调平面构图、立体轮廓,讲求轴线、对称、放射路、对景等古典形式主义手法,均蕴含在街坊式居住区之中。 



首先建筑设计将新老建筑脱开,对保留建筑进行整体结构加固。而新增部分全部采用预制装配体系钢构,一方面减小对既有建筑的影响,提高建造效率,另一方面是武钢精神设计转译。



建筑北立面尽量保留历史建筑原貌,并尽可能展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痕迹,既有50年代的红砖、70年代的水刷石、90年代的瓷砖,又有当代的钢丝网。而钢丝网既给建筑穿了一层 “新衣”,又可隐约看到其曾经的风华。



屋顶的“红钢之冠”极具标识性。首先,点题红钢城的“红色”;其次,向70年前武钢的代表作武汉长江大桥致敬;再次,设计秉承“结构既装饰”的理念,既不过分设计,又能传递今日武汉精密制造的技术高度。



建筑主入口以红砖为材料重新设计。一方面利用旧材料,展现历史的温润;另一方面尝试多种新型拼砖手法,表达当代设计。如锯齿状拼砖和弧形雨棚,都隐藏着许多创新的建筑构造。




室内整体设计以“层高即净高”理念,尽量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以“红钢之魂”为主题的室内旋转楼梯,是建筑的灵魂空间,也是绝对的网红打卡点。作为竖向链接的旋转楼梯,楼梯侧面以红色钢板包裹,宛若生生不息的红钢之魂。






































免费打赏
angkor888
2021年08月10日 22:04:28
2楼

改造就要结合现场实际,好方案。

回复
xitaihou
2021年08月11日 14:08:54
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nageshijie
2021年08月11日 20:16:55
4楼

挺有特色的,卫生间手盆旁是什么东西,灯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