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智能升级bim助力水立方变身冰立方
bim问糖糖
2021年08月05日 23:45:29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念出“北京”的名字,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再一次与奥运结缘,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4年时间。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场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的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坚持首善标准,全力以赴做好冬奥场馆建设改造各项工作,将“冬奥速度”、“冬奥标准”贯穿始终,为世界提供了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吉隆坡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念出“北京”的名字,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都再一次与奥运结缘,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4年时间。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场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的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坚持首善标准,全力以赴做好冬奥场馆建设改造各项工作,将“冬奥速度”、“冬奥标准”贯穿始终,为世界提供了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中国经验”。

7月3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块预制混凝土板安装完成,作为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场馆的国家游泳中心冰场可转换结构施工圆满完成。据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支撑冰面的可转换钢结构由2600根3米高、2米长的薄壁H型特制钢材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装有柱脚,每个连接点装有可拆卸高强度螺丝,确保钢架紧固结实。钢架上方铺设了1500块1米见方、厚度达100毫米的预制混凝土板,在预制混凝土板安装过程中,每名工人需使用卡尺进行精密微调,水立方冰水转换结构的总误差将控制在毫米级。

按照施工计划,预计今年10月完成冰壶比赛场地FOP区体育照明、场地及制冰系统、空调系统改造,在年底将进行冰壶比赛。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承担了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水上比赛项目。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场馆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项目。

本次冰立方改造还运用了BIM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BIM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按场馆已有的建筑结构机电设施和此次改造施工图任务进行建模,通过BlM可以实时掌握工程形象进度,改造完成后可实现对全场馆的“网格化”和信息化管理。后续,场馆将进一步推进实施基于5G的物联网技术,更好地为运动员、观众、场馆管理者提供智慧化服务。改造完成后的“冰立方”不仅功能增加,更将实现智能升级,全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将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变化,为冬奥冰壶比赛提供完美环境。

此外,“冰立方”的改造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的标准设计实施,改造后的场馆将更加节能环保。据了解,此次水立方增加了膜结构空腔自然通风,通过开启顶部的这些空腔,夏季自然通风降温,冬季蓄能降低场馆热耗。“水立方”将利用空腔降温技术,让空腔夹层内的热空气向上流动并与室外空气循环,以此可有效降低空腔温度10℃。

rBBhH2DnBoyALocoAAdU71rsTkY347.jpg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