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台风“烟花” 给嘉兴带来连续降雨, 从7月23日到28日, 雨水……一直一直下。 嘉兴市杭嘉湖南排工程 全力开启排涝模式, 已累计外排水量5.06亿立方米。
给嘉兴带来连续降雨,
从7月23日到28日,
雨水……一直一直下。
嘉兴市杭嘉湖南排工程
全力开启排涝模式,
已累计外排水量5.06亿立方米。
目前,杭嘉湖平原水位
正缓缓下降,
王江泾水位较最高水位下降0.59米。
保嘉水安澜,
南排工程立下汗马功劳!
嘉兴市杭嘉湖南排工程由长山河枢纽、南台头枢纽、盐官下河枢纽、盐官上河闸、独山枢纽等5座枢纽及配套河道工程等组成。 它的建设,得从杭嘉湖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说起。田连阡陌 ,水网纵横,杭嘉湖之水,哺育了一方儿女,却也曾给当地人民带来灾情。 杭 嘉湖平原地处太湖以南,河网密布。 受地形地势影响,该区域的排水方向是向北汇入太湖、向东汇入黄浦江。 然而,一旦遭遇太湖高水位,向北、向东排水就会不畅。 在北排、东排不畅的不利条件下, “南排”成了降低杭嘉湖地区水位、缓解杭嘉湖汛情的主要途径。
1954年5月至7月,太湖流域遭遇百年少有大涝。 太湖水位从汛前的3.05米猛涨到4.65米。 历来自南而北、从西向东排涝的杭嘉湖平原,一时间成为汇水之地、灾害重地。
终于,20世纪70年代,杭嘉湖平原开辟向杭州湾排涝通道——杭嘉湖南排工程被列入国家规划。“低水高走、北水南排”的杭嘉湖南排工程应运而生,通过建立一系列孔门闸站,将洪水往南排入钱塘江和杭州湾。
三十万人开挖长山河
1978年11月,作为南排工程第一“战役”的长山河一期土方开挖工程正式动工。30万名来自桐乡、嘉兴、嘉善、海宁、海盐、平湖、德清等地的劳动大军,在绵延41.29公里的土地上,仿军事建制组建起7个民工团、149个营、1805个连,展开了一场“扭转乾坤”的“战役”。 仅用43天,30万劳动大军“纯人工”开挖土方116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河道全线竣工。
1980年8月9日,长山闸首次开闸排涝。5.8亿立方米洪水通过长山河,经长山闸泄入钱塘江。在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中,长山闸开足7孔排涝,农田受灾面积比1954年减少一半。
新长山闸
长山闸显著的排涝作用,催生了南排后续工程的加速建设。至1998年底,南排工程南台头闸、盐官上河闸和下河闸站基本建成,洪水从钱塘江北岸四座大闸奔涌而出,创造了“北水南排、低水高走 ” 的奇迹。
2014年至2020年,嘉兴基本建成平湖塘延伸拓浚工程和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新增独山枢纽、长山河泵站、南台头泵站。目前,已建成5座枢纽工程及其配套河道工程。随着各项工程的陆续投入使用,南排工程的排涝灌溉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得益于南排工程的建成,嘉兴市此次应对台风“烟花”有了更多底气。早在7月20日起,嘉兴市水利部门就科学调度南排工程行洪排涝。 7月20日上午,杭嘉湖南排工程长山闸、南台头闸分别启动3孔、2孔进行预排预降,到7月24日连续暴雨来临前夕,已预排水量5200万方,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
7月24日下午,长山河枢纽长山闸调整涝水排放量,将7孔全部打开,进行应急排放。此外,3台总流量为150立方米/秒的长山河排水泵站也在24日全部开启,有效缓解嘉兴防汛压力,牢牢守住嘉兴各大站点水位红线。
7月24日凌晨3点,位于平湖市独山港镇的南排工程独山枢纽管理所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开启闸门,独山枢纽工程投入运行。
在防御台风“烟花”过程中,杭嘉湖南排工程的科学调度,为缓解流域和区域洪涝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统计,南排工程自1980年陆续建成以来,已累计外排水量537亿立方米,为杭嘉湖防洪排涝立下汗马功劳 。
来源:浙江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