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一定要知道的水利工程
力能扛鼎的茶叶
2021年08月04日 10:07:03
只看楼主

古代工程篇


古代工程篇






白起渠

先秦


“白起渠”又名“ 武镇百里长渠 ”。 位于湖北省襄樊南漳县东25公里处的武安镇境内,是战国时期的军事水利工程 。时间早于四川都江堰。


秦昭襄王28年(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兵攻楚,拦蛮河水,开渠灌鄢。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而得名。战后,民用此渠灌田。


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


民国28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湖北省政府复修。



民国31年, 长渠 复修工程破土动工。 为了纪念张自忠,将长渠更名为 荩忱渠 (张将军字荩忱)。施工5年,终未修成。


新中国成立后,古长渠终于迎来了春天。


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会议,会后通过修复长渠的建议。


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


1952年1月,宜南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人们在渠首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庆典。


今长渠西起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赤湖,蜿蜒47公里,灌田30多万亩,号称 百里长渠

都江堰

战国—秦汉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

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 。是 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 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都江 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 防洪灌溉 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浙江通济堰

魏晋

通济堰大坝 首创了拱坝形式 ,减少了水流对堰坝单位宽度的冲击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洪峰能力;拱坝还改变了水流方向,减轻了对堰坝护坡、溪岸的破坏。

“堰”是古代对一种水利工程的称谓。通济堰是一个 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 的水利工程。




通济堰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 ,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62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2001年06月25日,通济堰作为南朝至清代古建筑, 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四川通济堰

隋唐

四川通济堰是 岷江中游 著名的灌溉工程, 渠首在四川新律县城东南岷江支流南河、西河与岷江的汇合处


通济堰是有坝引水,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壅竹笼堆筑,一般夏秋冲毁,冬季岁修再建。 通济堰之名最早见于《新唐书·地理志》 ,而其历史则可以上溯到东汉建安年间。


唐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从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到眉山县西南入江,灌溉农田六百顷。渠建成后名“ 通济堰 ”。


这一时期章仇兼琼在岷江中游兴建的主要水利工程还有蟆颐堰(岷江左岸,在眉州境内引水)、鸿化堰(岷江右岸,在青线境内引水),在成都平原南部形成了仅次于都江堰的又一岷江灌溉体系,这些工程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通济堰有较大发展,渠首和灌区都有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据记载,拦 河坝长约860米 ,可以灌溉新津、彭山、通义、眉州四县农田3万亩。

明末清初通济堰因年久失修,废弃近百年,到雍正年间才开始回复。嘉庆七年也就是1802年在渠首上游开白鸡河154丈,引都江堰外江干渠沙沟河、黑石河水入西河全归通济堰。

至此通济堰灌区与都江堰外江灌区相连,提高了水源保证率。这是历史上通济堰渠首工程的一次重要改建。

1955年拦河坝由竹笼工活动坝改为 浆砌混凝土坝 ;后又多次扩建和改造灌区渠系工程。现在的灌溉面积为50余万亩。


京杭运河

宋元

京杭运河, 从北京至杭州的运河 ,全长1790km以上。春秋时开始开凿,元代最后开通。

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是 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扩建、续建京杭运河济宁至杭州段工程,将沟通运河至钱塘江的航道,扩大港口吞吐能力,并使运河单向通过能力达到3500~4000万t,承担起年总运量达1亿t的货运任务。


从已建工程效益来看,具有 投资少、运量大、成本低、占地少、燃料消耗低的优点


高家堰

高家堰原名 洪泽湖大堤 。明嘉靖中始见记载,当时系指今江苏省淮阴县高堰村附近的一段淮河堤防(明万历年间成书的《河防一览》等书认为系东汉陈登创建,不可信),是 2000多年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堤坝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条雄冠天下的长堤巨堰巍然屹立。

解放以后,毛泽东同志也很关心高堰大堤的修固,并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以便泄洪保堤。

建国初这里发大水,周恩来同志乘坐飞机来到洪泽湖上空察看大堤,并致电省市政府“一定要修筑好洪泽湖大堤,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放以来的半多个多世纪。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这条人工巨堤不断得到加固修筑,使其更为完美。
淮阴市政府于2003年已经启动程序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坎儿井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 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 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 以吐鲁番地区最多 ,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

“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 “井渠法” 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现代工程篇






南水北调

现代

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改善和修复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由于黄淮海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


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巨大。



因此,确定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标为: 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 涉及44座地级以上城市 ,受水区为京、津、冀、鲁、豫、苏的39座地级及其以上城市、245座县级市(区、县城)和17个工业园区。

 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 长江上、中、下游调水 ,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 ”的总体格局。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现代

三峡工程全称为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 防洪、发电、航运 等综合效益。

文章来源:水闻天下、水利家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