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启「拆坝」时代,但有影响力的大坝没有一座被人为拆除
枕头不睡觉
2021年05月28日 13:45:52
只看楼主

本文来源于 国家地理中文网、科学时报 如今,每当新闻中出现美国大坝的报道,总是关于大坝被炸的消息,而不是新建大坝。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大坝拆除计划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支持。联邦官员、俄勒冈州和加州以及太平洋电力公司签订了两项协议,开启了拆除克拉马斯河上4座水电站坝的序幕。类似的大坝拆除项目使其辖区内的河流和渔场获得了重生。这些项目也折射出美国人对待河流态度的巨大转变,河流的作用不再只是水力发电、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工具。

本文来源于 国家地理中文网、科学时报


如今,每当新闻中出现美国大坝的报道,总是关于大坝被炸的消息,而不是新建大坝。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大坝拆除计划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支持。联邦官员、俄勒冈州和加州以及太平洋电力公司签订了两项协议,开启了拆除克拉马斯河上4座水电站坝的序幕。类似的大坝拆除项目使其辖区内的河流和渔场获得了重生。这些项目也折射出美国人对待河流态度的巨大转变,河流的作用不再只是水力发电、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工具。


国内屡屡有人引述“美国拆坝”作为洋依据来反对水电开发,力图造成这样的印象:以前发达国家建水坝是不知道水坝不好,后来觉悟了,不但停止建水坝,而且进入拆坝时代了。“美国拆坝”经一些媒体渲染,给公众留下印象,似乎我国现在建设水坝、开发水电,是在重复干别人知错已改的傻事。
 
对此说法,有几点基本事实需要澄清:

一是美国经历了反坝运动和建坝工程共生的百年历史,在争议中完成了几万座水坝的建设;

二是美国近些年所拆的几百座水坝全部是废弃坝、病险坝,绝大多数与水电无关;

三是尽管美国的水电资源开发度已达到70%,但其并未完全停止水电开发。

下面予以简要说明。
 
建坝与反坝的百年历史
 
确实,很多人以前有一个错误概念,以为西方的反坝运动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实际上,在美国,反坝运动基本上是伴随现代水坝工程的建设而同步书写的。
 
1902年,美国垦务局成立,掀开了美国大规模水利水电开发的篇章。此后不久,围绕赫奇赫奇峡谷(Hetch Hetchy Valley)的建坝计划,建坝者和有组织的反坝运动开始了首次激烈的正面交锋。这个旨在为旧金山解决远程供水的水库恰恰位于风光旖旎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引发了激烈争议,美国最早的自然保护组织之一“山地俱乐部”发起了长达7年之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美国国会组成专委会,在最终权衡环境和经济利益得失后,于1913年通过了建坝提案并由总统批准兴建。
 
此时至二战前的二三十年,是美国建坝的第一个高潮。以巨型大坝为特征的多功能水利枢纽建设如火如荼,胡佛、大古力、邦尼维尔、沙斯塔等著名大坝都在这一时期建成,这些项目的建设主旨是增强西部乃至全美国的经济实力。美国反坝人士麦考利在其著作《沉默的河流》中也承认:“西部水坝的电力帮助美国打赢了二战。”
 
二战后,美国迎来建坝的第二个高潮。虽然建坝工程遭受众多非议,阻力愈来愈大,但这一时期还是建设了数量最多的水坝,包括格伦、奥罗威尔、大古力扩建等大型项目。但是,也有一些建坝计划激起了规模甚大的抗议浪潮而被否决或被迫取消,如回声谷、大理石谷等项目。至上世纪80年代,美国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就水电建设而言,技术经济性较好的坝址大多数都开发完毕,水电资源开发度接近70%,美国水电开发步伐逐渐放缓乃至停滞。
 
回顾过去,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反坝运动由来已久。远不止一个水利水电工程被提交到国会审批或听证或质询,在长达百年时强时弱的建坝是非利弊论辩中,美国人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修建了几千座大坝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主坝,水电规模雄踞世界第一(直到2004年被我国超越)。
 
今天,从那些在坝面上飘扬、厂房内高悬的星条旗来看,从他们以其尊敬或崇拜的英雄如总统、探险家等的名字为那些大坝、水库命名来看,从有的大坝及水库一年居然能吸引上百万计的观光客来看,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传递特意安排经胡佛坝顶通过时在坝面上挂出一面160米高、70米宽、一吨半重的巨幅美国国旗来看,美国人没有觉得自己的选择是一个错误或耻辱。
 
激进的拆坝主张并未成为现实
 
在反坝运动中,有些人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拆坝主张。但在美国,拆坝主张并未得到广泛应和,实践中更未占据主流,这是明显的事实。连拆坝运动组织编写的《拆坝的成功故事》中也写道:“对所有的坝,包括美国水坝中的绝大多数来说,拆坝并不都是适合的。”拆坝网站的一句旗舰口号,“通过有选择地拆除那些已没有意义的水坝来恢复河流”,在欲拆之坝前也加有“已没有意义”的定语。
 
国内的反坝宣传大讲美国进入拆坝时代,拆了几百座水坝,同时为达到宣传效果,反坝文章配上胡佛、格伦等大坝的图片,又把拆坝统计中坝长、坝高的数据删去,迷惑了不少读者。其实,美国经济建设中修筑了大量堰坝,形形色色,其目的包括消防、采矿、灌溉、饮水、航运、防洪、发电、休闲等,很难讲清其到底有多少水坝。按官方权威的收录标准,陆军工程师团的数据库中统计了8万多座水坝。按这些水坝的用途区分,大部分用于灌溉和供水,用于水力发电的水坝数量最少,只占约3%,大概2500来座。如果按水坝的已使用年限来区分,约60%已使用30年以上,约25%的坝已使用50年以上。了解到以上数据,稍作推算即知,美国拆几百座水坝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惊讶,如果水坝基数按几万座、一般寿命按100~200年计,每年都可能有上百座水坝退役或废弃,年年累积下来,功能丧失而可以拆除的废坝又何止数百座?
 
拆坝的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点,美国这些年拆除的水坝大都是修筑在支流和溪流上的年代久远、丧失功能的废坝、弃坝或病险坝。其中,约400多座查明坝高的均值约6米,100多座查明坝长的均值约65米。
 
国际大坝委员会的大坝(Large Dam)定义标准是15米坝高(或低于15米但高于5米且库容大于300万立方米,以此计算,全球约有4.5万多座大坝,其中中国约20000多座,美国约7000座);主坝(Major Dam)的定义,指那些坝高超过150米的巨型大坝(全世界拥有300多座,美国占据首位,拥有约50座)。其实,美国拆坝网站中规中矩,不在统计数据和图片上作假,人们一览而知——无论是已拆除的抑或计划拆除的水坝,绝大部分都是小水坝,根本称不上是大坝,更别说是主坝。
 
事实非常清楚,迄今为止,美国有影响的大坝没有一座被人为拆除。有趣的是,美国垦务局前几年曾拆除过3座较大的旧水坝,但又在原址建起新水坝。全美近10年来兴建的超过15米高的大坝达50多座,远多于同期所拆高过15米的废弃大坝。
 
另外,美国所拆的水坝绝大多数与水电无关(汇总其所有已拆、拟拆退役水电坝的总装机容量,大约占美国水电装机容量的1.5‰,以单座电站容量计,全部属于小水电。)以“美国拆坝”作为反对水电开发的依据,除了能混淆视听为反坝宣传增加一点声势外,逻辑上其实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仍被鼓励开发
 
与兴建其他大型基础设施一样,修筑水坝、开发水电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毋庸讳言,水坝工程改变了河流生态,对环境是有负面影响的,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否定水电开发的意义,因为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本身也是对环境的保护,特别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方面,水电具有较大优越性。
 
反坝组织抨击水电,讲水电落后、不可靠、昂贵,也不能再生(理由是水库和大坝寿命有限),这并非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其实,水电被视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而予以鼓励开发,正是源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峰会)、200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2004年波恩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2004年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以来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签约文件和国际组织所认同的。联合国、世界银行、美国能源署等国际机构或政府机构均非常明确地将水电列为鼓励开发的可再生能源。
 
美国水电资源开发程度已经比较高,但并没有完全放弃水电的开发。其水坝建设步伐放缓,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对而言,剩余资源开发的技术难度高、建设成本高,有的项目环境友好性差,对这些水坝工程的项目评估环境审查就愈发审慎;上世纪能源危机后,美国转为赤字财政,加上越南战争等庞大军费开支,联邦财政的预算压力使其在水利包括水电领域投资开发的能力减弱;建坝反坝之争中交织的社会经济利益平衡以及学科间的技术论争和产业间的商业竞争也掣肘着水电开发项目决策。
 
客观地看,美国政府对于水电的政策是明确的,白宫2001年发布的《国家能源政策》指出:“水电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其发电成本低且不产生温室气体,它仍将是未来美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奥巴马政府与低碳经济相连的新能源政策的逐渐明晰,美国水电产业也在酝酿新的变革和布局,在新兴能源建设背景下的“新水电”概念呼之欲出,主要为风电、光伏发电、智能电网配套的以抽蓄为主同时包括常规水电、潮汐和波浪等新水电在内的开发规划。目前,在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申请许可的新水电项目容量已经达到1000万千瓦之多,这是许多年以来从未出现的情况,值得业界密切关注。近来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是上世纪中叶在俄亥俄河为航运而兴建的5个非水电坝上改造加装共35万千瓦径流式水电站的项目获得批准今年启动,8月6日其首个梯级肯内尔特水电站的破土仪式举行,联邦议员及肯塔基州长参加庆典。旧水坝非但不拆除,还改建为水电站让其焕发青春,充分显露了水电作为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服务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潜力。这是澄清以“美国拆坝”反对水电之不实宣传的最新证例。
 
回顾发达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的历程,澄清“美国拆坝”等歪曲事实的报道,可以帮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公正理性的方式评议水电建设相关议题,正视水电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种种负面影响,进而研究如何更合理、恰当地有序开发水电,尽量把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取得经济民生环境多赢的结果。

本文来源于 国家地理中文网、科学时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