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泰国、中国三个最新养老景观设计案例
海贼王路飞1
2021年02月05日 16:42:05
只看楼主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重要问题 行业都在不断探索适老化设计 本篇分享最新养老社区景观项目 探寻人人老有所养,多维关怀的生活愿景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重要问题

行业都在不断探索适老化设计

本篇分享最新养老社区景观项目

探寻人人老有所养,多维关怀的生活愿景





01

金福林社区Jin Wellbeing County 

景观设计:Shma Company Limited


泰国首个高端养老综合体项目
2020 Landzine国际景观大奖  
https://landezine-award.com/jin-wellbeing-county/


为寻求未来社区的新类型,“金福林社区”已成为泰国首个面向高级综合用途的开发试点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单位和医院。为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该计划制定了3个重要设计原则 —— “ 可持续自然 ”,“ 身体健康 ”和“ 社区意识 。通过打造以“静修”、“联结”和“创造”等概念设计的多样化活动,来增强居民全方位的生活体验。结合对健康七个维度的初步研究,我们能更好的设计促进老年人生活的有益方式,我们将这些内容通过景观设计手法表达出来,最终打造了 “峡谷森林”中的社区


老年人需求及设计原则


不同活动及不同类型的全龄社区生活


尽管在全阶段总体规划建设中包含了大量的综合设施建筑,完成周期长,难度大,但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58,332平方米,包括金福林机构(JinWellness Institute)和通布里博拉纳医院(ThonburiBurana Hospital)以及一、二号低层住宅区。当前项目拥有22,485平方米景观绿地,包括地面和结构上的景观空间,占总面积的40%,超过了标准要求的30%。

目前完成了总图的中间段



峡谷森林中的社区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e



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空气净化



全坡道通行



全龄活动


水循环管理


每30m设休憩座椅


增加碰面机会的空间规划



应急通道


社区活动类型


鼓励社区互动


流通性与可达性




设计原则

Design Principles



/可持 续自然原则 /
Sustainable Nature


与自然和谐相处,必将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植物的选择在高度、形态和花色上各不相同,包括多年生植物、海岸线树木、地被植物。 为模仿森林系统来种植,园艺师选择混合种植而不是有序地排列在整个景观区域 。这样有助于“ 生态演替 ”过程的产生,使每个物种都能相互生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替代较旧的物种。


生态池与景观连桥实景图


水管理系统在雨季储蓄洪水,在旱季补足的水源。建议 将“小溪”作为一个主要的排水和处理系统,与“生物墙”一起,从外部收集径流。 绝大部分的纯水会流入“生态池”,用于保留和二次处理。这样既能为灌溉提供再生水源,又保证了项目景观的品质。这类适应性强的生态系统基本上成为鸟类、水生动物、昆虫和松鼠等“城市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甚至与附近生物斑块维持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循环管理图解





灌溉分布及防洪防灾


生物多样性及习性

树木供养量充足



/身体健康原 /

PhysicalWellbeing


“通用设计”是项目中另一个优先考虑的设计要求,因此景观中采用“全坡道通行”模式,并配备扶手上下,无多余的过渡台阶。这些小路不仅保证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安全通行,还达到了救护车通行要求。沿着小路 每隔30-50米就设置了座位 ,老人可随时驻足休息。 地面使用的粗糙材质 有效减少了人们打滑的风险,并为夜间使用提供足够的照明空间。

每30米以内的座椅区

疗愈花园位于金福林机构和通布里博拉纳医院附近,是整个健康概念设计中的一大亮点。使用者的五大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在花园植物的芬芳疗愈中得到锻炼 ,最终达到整体健康。这里 不仅有用各种粗石设计的足底按摩路径,还有3种特殊的物理治疗路径 —— 平路、斜坡、台阶 。以上均配备了扶手,看护人员可进行陪同复健,鼓励他们重建自己的力量。


“全坡道通行”模式


平路、斜坡、台 阶 均配备了扶手


利用五大感官



/社区意 识原则 /

Sense ofCommunity


“多代人生活社区”是项目另一个关键特色,我们使用了独立生活、家庭生活和辅助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活动树立社区精神。为达到“联结”的目标, 空间规划中设计了各种“聚会的空间”,鼓励多活动种类的互动 ,例如沿着小溪的周围安排着运动空间。当然,这里还设有私密且静谧的休闲户外空间,在绿树丛中,给人一种“隐退”的感觉。花园中还“提供”了 餐饮和作坊空间,以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有机蔬菜自主栽培区


此外,在金福林机构前还有 瀑布、森林、绿色草坪和供锻炼的游泳池 ,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时间,也可以沿着场地慢跑。同样,在二层,有以米为单位的小型泳池、水疗泳池、热浴盆和泳池甲板,适合不同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不同区域的泳池


总而言之,金福林社区无疑是一个与自然和生物和谐相处、生活质量良好、充满宁静和多代人精神的生活综合体。


项目名称: 金福林社区

景观设计单位:  Shma Company Limited
官网: https://shmadesigns.com/
设计负责人: Prapan Napawongdee

景观设计师:  Napajorn Srichatsuwan, WoraweJamsomboon, Pawida Bualert, Prueksachol Chutchawanchaiphan, ThitaCherdkiadtikul, Supika Sukjamsai
园艺师:  Supaluk Paorik, Tanee Sawasdee
施工经理:  Thitiwat Chintanavitch
项目位置(街道、城市、国家): 89 Moo 3, Khlong 1, Khlong Luang, Pathum Thani 12120
设计时间: 第1阶段 –2016-2020
完成时间:  2020年



02

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公寓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SWA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速,2019年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25年,中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真正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在这样的趋势下,老龄群体的养老和住房问题成为了我国的重要社会议题。


在过去的25年里,SWA作为唯一指定景观建筑设计团队,与日本Half Century More 集团(HCM)紧密合作,开发设计了18个不同规模的高端养老社区项目,同时参与了后续周期性的景观维护与升级,成功地打造了一系列受全球养老产业关注的标杆项目。也因多方团队合作遵循的精细化、严谨化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这些养老设计屡获全球各大设计类奖项。

日本太阳城东京立川养老社区

Tachikawa Showa Kinen Koen

日本太阳城横滨养老社区

( Yokohama)

日本太阳城 冢口 养老社区

(Palace Tsukaguchi)

日本太阳城柏市养老社区

Kashiwa

日本太阳城银座养老社区

(Ginza East)

其他太阳城项目(可左右滑动) 

?SWA Group David Lloyd/Tom Fox 


今年,日本太阳城神户养老社区再次斩获2020年ASLA北加州分会荣誉优异奖,进一步肯定了SWA在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的丰富见解和经验。这个项目的景观效果的呈现,得助于景观设计团队早期加入与建筑师和客户的协调,以争取景观空间最大化,也得助于团队与施工的紧密合作,携手建造了高质量的景观空间。今天我们在此分享景观设计师们如何一步步打造适宜老年人生活的社区空间并呈现真正的适老化设计愿景的历程 。


项目背景

日本神户的地形狭长,神户快乐活力之城(Happy Active Town)的想法来源于1995年神户地震之后, 通过充满活力的居住、文化和公共机构来发展区域,取代原有的重工业,以此作为关西地区复苏的转折。离神户海只有一个街区距离的林荫大道上,分布着兵库县立美术馆、世界卫生组织-神户中心和几家国家级博物馆。



神户地震前后-场地 卫星图  ?SWA Group


项目总览

对于整个城市和神户快乐活力之城项目来说,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为区域内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口提供住房。作为日本太阳城品牌生活规划社区的开发商/运营商, HCM接受了建设神户快乐活力之城的挑战,建造了共483个单元,其中包括98个护理单元,配备护理室、社区诊所和药店。HCM充分利用北侧的罗克山和南侧的神户港的美景,打造了一个塔楼式的高端养老社区。


?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景观设计概念

项目的总体景观设计沿了用传统的景观理论 “因地制宜”和“以小见大”——融合城市、山脉、与海洋的地域特色,并利用当地的丰富的资源,在小尺度的场地里再现当地的辽阔的自然景观。


?SWA Group


罗克山有各种各样的季节性树木,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观鸟地,也是著名的采石场和水源。此外,神户的艺术节很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所以艺术也被纳入了景观设计的核心元素,作为对丰富艺术场景的回应。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在场地内,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花园庭院:入口庭院、南花园、中庭主花园和屋顶花园,相互连接并延伸到建筑,通过自然构建体验,促进室内外的交流和对话。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丰富的花园空间  

入口庭院:沿着石头铺装的车道进入地块的西侧,确保南边林荫大道连续的景观不被打断。宽敞的入口天篷部分,由大量的石头和常绿植物组成,以营造高雅又谦逊的到达体验。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南花园:入口庭院旁的南花园利用墙壁和树篱,为室内的活动大厅、俱乐部房间、茶室和教堂提供了日式移门形态的景观,并且为养老院与繁忙的林荫大道之间形成了绿色缓冲。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中庭主花园:这个花园的路径是由有趣的曲线和平行的直线几何交叉组成的,让人回想起南花园景观的日式移门形态。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出于安全和维护的考虑,这些小路都是平坦的并与室内无缝相连,这也是整个适老景观设计的考量之一。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周围的建筑就像坐落在水面上,树木的密度有效地遮挡了后面的建筑立面, 为围绕着庭院的的各个功能活动区域提供怡人的景色。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David Lloyd


水从多层次的池塘和远处的小溪缓缓流向访客,微微倾斜的日本枫树像是在与访客打招呼,将它的枝叶伸向绿意盎然的小径,同时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洒下了斑驳的树影。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中庭花园的另一边,一个柔和的小瀑布被雕塑般的白色“岛屿”分割开来,与南花园的两个白色现代雕塑互相呼应,后面探出的白色看台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码头”。


?SWA Group - David Lloyd


我们仔细研究了当地植物的多样性,以便将鸟类的栖息引入到场地中。图中的这一家,在养老院开幕之前就“入住”进来了,之后更成为老人们的团宠。每天为团宠拍照然后“打卡”分享给亲人,成为了老人们的新娱乐方式。


?Hidekazu Takeuchi


?Hidekazu Takeuchi


屋顶花园:遍布于高层塔楼和低层护理大楼的各个空间,提供了更多可用的开放空间,并提供雨水管理和城市热岛缓解。各种各样的小屋顶花园丰富了整体景观,为建筑上层的其他公共空间提供了景观视野。


?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通过建筑为景观奠定基础

在这个项目开展的十年之间,我们不断研究场地的限制和挑战以争取景观的发展条件,为项目最终呈现的总体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场地坐落于一条嘈杂的高架桥和一条安静的林荫大道之间,除了噪音之外,它的场地基地空间的限制也是一个设计师们面对的挑战。景观建筑师的在项目早期介入,与建筑师在建筑体量、位置、布局上的不断共同探讨,为场地获得了更多开发的机会。

?SWA Group – 灰色方块为塔楼体块


首先,通过开发立体停车库来代替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使地面景观区域达到最大化。同时把建筑的体块尽量往场地边界挪动,在场地条件十分限制的情况下,为项目打造了一个 1600平方米的中心庭院,既提供了一个可供住户们散步、休憩、互动的空间,也降低了周边环境对场地的负面影响。经过与建筑师的不断沟通,最后决定把分布在场地西北角和东南角的两栋塔楼合并为一栋位于场地西北角35层的公寓塔楼,这样能既保证了中心庭院的日照最大化,也不会失去周边景观视野的机遇。


?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地块西南角的山形屋顶建筑包含了大堂和活动中心,将塔楼和位于地块东边的五层高的护理楼连接起来。设计师们通过运用建筑体块和景观元素,为护理楼提供了更高的隐私屏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为了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流线,我们与建筑师团队共同协作,设置了贯穿地块的室内连廊,它围绕着中庭花园,将项目中丰富的活动空间以及公寓楼连接起来,同时透过通透的落地窗,让住户们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都能感受到室外生机勃勃的庭院景色。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David Lloyd


纵观整个项目,不难发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无间合作,通过室外景观的延续性,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创造“宁静的港湾”——一个安静、舒适、优美而祥和的场所。无论身处项目中的任何一处,映入眼帘总是茂密、宁静的花园景致。


工匠精神的秉承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组照片,都是在开幕前天拍摄的。能在早期就达到这么成熟的高质量景观效果,源于团队对设计的精雕细琢、设计效果的坚守和施工的质量把关。设计师们在施工两年期间每个月都飞到日本驻留一段时间,亲自到场挑选材料、参与各个元素的安装调试和控制施工进程。同时,我们不但一直与当地的园艺大师合作,而且不断为项目寻找来自世界各地适合养老院的艺术雕塑。


?SWA Group - 入口庭院设计阶段对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南花园设计阶段对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罗克山山形小景模型对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项目经理在现场协助雕塑安装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左: 雕塑设计师Sophie Elizabeth Thompson 

中:SWA 副董事/项目经理 Shuntaro Yahiro

 右: SWA董事/主创设计师: John Loomis


主创设计师寄语:

环境心理学研究已经确定了景观在许多方面对人类的影响,其中包括审美、健康和幸福感。总的来说,自然景观比城市景观对健康有更强的积极影响。神户太阳城项目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不但对老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为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带来了放松的工作环境。神户太阳城响应号召,将老年社区从郊区搬到城市,是各个国家和城市未来建造城市中塔楼养老社区的典范。老年人渴望在他们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环境中建立社区,也希望能更多地接触自然。城市体验和文化与令人惊叹的视觉景观相结合,是日本日益增长和有鉴赏力的老年人的最佳组合。协同的愿景、场地规划、建筑体量和景观设计,重塑城市环境,创造一个令人难忘的标志性的生活社区,在神户的山、城、海的视觉环境中拥抱长寿和健康。

——John Loomis, 主创设计师


项目业主:Half Century More, Health Care Japan 日本太阳城

建筑设计:Richard Beard Architects
室内设计:BAMO
施工方:Kajima Corporation
SWA团队: John Loomis, Shuntaro Yahiro, Taizo Horikawa, Ayaka Matthews


03

成都锦瑭养老机构

景观设计:纬图景观




  项目背景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急速加深。2025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适合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功能的居住生活场所,也加速了老年产业迅速崛起。
 
被称作天府之国的成都,有着独天独厚的养老条件—— 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闲逸悠然的生活氛围 ……项目选址位于成都平原温江区万春镇,温江作为专注深耕大健康产业的区域,已经吸引了许多大型康养项目落地,逐渐形成完整的养老产业。



▲总平面图





项目概况  



项目以“锦瑭”为名,瑭者,玉也,锦瑭,锦城之玉也,寓意江山如佳玉之水固,国寿如高山之绵长。这是一个规划及落地的AIP(Aging In Place)全龄养老社区。结合 独立养老--护助养老--护理养老 三个不同阶段,打造符合全生命周期的景观设计。设计针对老年群体的行为模式特征以及身心需求,在空间里植入 五感花园(感官刺激花园),园艺疗愈园(园艺体验、芳香种植园),五行药理花园(中医五行对照人体脏器),康养健身花园(运动活力花园、适老器械、适老空间),康复花园(失智老人疗愈园) ,以及利用屋顶空间打造的都市农业体验疗愈园。

▲景观功能分析





设计策略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景观设计希望打造一个被赋予 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被尊重、自我价值 的身心灵安放之地,将老成都人的记忆与现代养老方式相结合,在空间里还原品茶、遛鸟、听戏等伴随老一代成都人熟悉的休闲场景,让老人置身其中犹如平凡日常,并从食、住、养、娱、护五大方面,让他们在此生活能 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护


在流线上,主次分明和差异化设计利于老人分辨与记忆路线,全区无障碍设计满足老人出行安全。园区所有 通道宽度至少1.5m ,可以保障轮椅老人无障碍进入区域。根据老年群体的身心灵需求,在设计细则上充分遵照 适老化无障碍、安全性、易于识别、易于控制和选择、易于到达、易于交往等原则等进行道路、安全、标识、桌椅、绿化体系 的设计考虑。植物以 安全性、特色性、功能性 为主,引入四季香花植物,保证四时景观,利用植物的静心配置,给人最舒适的视觉和嗅觉体验。


▼请横屏观看





设计亮点  



落客空间



入口利用地形的微高差形成温婉柔和的层层景观叠水,其设计灵感源于古时园林模式之“一池三山”,一池指 太液池 ,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 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并有仙人居之。三颗特型罗汉松屹立其中,寓意长寿,平安,吉祥,衬托出山水画卷。流动的水景景观也有效的提高和保持水景水质,带来灵动的景观效果,源源不断的水流也象征着生生不息。



景观对建筑屋檐进行一定的延伸,形成一处遮阴避雨的廊庭。车辆可沿着入口水景直停靠在廊庭下的落客区,既可避免日晒雨淋,也塑造出一种尊贵大气的体验。


 

水岸生活园



穿过体验中心便是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流淌的潺潺水声,可以刺激老人的听觉感知。中式水景赏心悦目,静坐水岸边,呈现出山水栖居的诗情画意。


一条无障碍风雨连廊贯穿公寓两侧,实现了园区无障碍通行。长廊也可作为艺术展廊,展示老人们的书画、手工等艺术作品,让他们充分感受老年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连廊在细节设计上考虑了适老化需求,顶部采用木格栅与玻璃结合的形式,满足日照的同时也能起到防雨效果。连廊中配有综合服务设施,可以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热水、清洁、储物等服务,亲水休闲卡座营造惬意的户外交流区,玻璃矮护栏保障老人在湖边的安全。



 

樱花剧场



这是一个以小空间串联形式组成,并融入了老成都生活元素的本土化庭院空间,还原了老一代成都人再熟悉不过的都市情景。每个小空间容纳人数为4-6人,在满足老人喝茶、棋牌、听书及部分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也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



与风雨连廊中部相邻,设计利用连廊的灰空间设置了一处包含舞台区与户外观看区的剧场空间,老人们可在此进行茶艺、戏剧观演及活动交流。户外观看区使用可移动组合桌椅,桌椅尺寸符合老人身体尺度,且方便腿脚不便老人使用。休闲庭院中间,点缀了树形优美的樱花树。樱花纷飞的春天里,老人们与家人一起在此喝茶听戏,悠闲而自在。




竹园



不同大小的竹林围合,形成了不同规模且相对独立的空间,既有与好友家人休憩的交往空间,也可获得静谧的独处空间,具有一定 私密性 ,也满足老人们不同的社交需求。竹是令人内心平静安宁的植物,可为体弱老人提供静养观景的空间,在景观上也营造了丰富的景观效果。



竹林外围设置了适老化扶手,满足轮椅老人的穿行需要,也可供行走缓慢的老人短暂停靠休憩。在地面铺装材料上,选择平整、防滑、防眩光材质,保证行走的安全与舒适。




五感花园



在五感乐园,设计通过感官环境设置综合刺激人体五感(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具有 缓解压力、安抚情绪、恢复精神和复建心灵 的作用。风铃装置、虫鸣鸟叫、植物与水的特性可以刺激听觉,水的质感、互动小品与材质变化刺激触觉体验,药用芳香植物营造的嗅觉体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而康体卵石道地面可以加强锻炼老人的前庭系统和体觉系统。

▼请横屏观看


五感刺激之外,这里还是一个亲子互动乐园。以塑胶等软性的地面材质做铺装,边角处理圆滑的活动设施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磕碰,不同区域满足不同年龄层孩子的活动需求,并保证足够多的休憩坐凳提供家长看护,不失为乐享天伦的亲子空间。



 

康体健身花园



为了保障健康老人与介助老人无障碍到达园区各功能空间,园区道路最小宽度在1.5m及以上。设计围绕建筑内圈做了一条贯穿整个园区的康养步道,方便步行和轮椅推行。

康体花园位于步道最宽处,也在园区中心区域。园区内设置了可容纳10-20人同时活动的康体广场,配置器械健身区,作为复合型空间,老人们能在此锻炼活动。地面铺装平整、防滑,器械则以舒缓的、具康复功能的体能训练及认知训练类的适老化器材为主。




在晚上9:30之前,这里都有足够的照明保障老人的安全。器械一旁设置了休闲花廊供老人休憩、闲谈,植物与廊架交织在一起,斑驳的阳光恰到好处的洒到适老化座椅上,空间开敞而温暖。



除以上功能空间,设计还为体弱老人提供静坐观景的休闲空间,静坐于林下,伴随微风冥想放空,感受植物疗养身心的舒畅,享受静谧的时光。考虑到老人喜爱摆弄花草,设计还提供了花艺操作台便于老人亲近、触摸植物,通过对过去掌握的技能寻找到一种归属感与参与感。



纬图一直致力于创造适宜居住和生活环境,并十分重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基于十余年人性化景观实践和三年的适老化景观研究,目前我们已经有许多适老化研究成果,形成了文献综述、全球养老现状及国内外养老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报告、专项研究、适老化设计细则等5大成果板块,且被逐步运用到相关项目中。



当我们在思考如何从容地度过晚年生活时,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一壶清茶陪伴的悠闲下午,顽皮的儿孙在一旁嬉闹,志趣相投的好友们坐在树荫下谈天说地,感受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追忆着各自以往的精彩人生……对于一名设计者而言,我们希望晚年的人生是被完全尊重与善待的,也希望用专业打造一处饱含情怀与温度的身心灵安放之地,并始终满怀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