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官网发布了“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的批前公示”,标志着这一备受关注的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根据公示文件,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统筹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水安全问题的综合方案。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采取调枯不控洪的方式运行,在鄱阳湖汛期(3月-8月底)闸门全开;9月至11月底,枢纽按照鄱阳湖自然形成的多年平均水位线进行调节;12月至次年3月,枢纽最低调控水位9米缓解湖区水位过低导致的生态和民生问题。
以下来源于江西省水利厅官网对鄱阳湖水利枢纽的介绍(略有改动):
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这个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具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汇聚江西全境2400多条河流,奔腾入湖,经长江而入海。
鄱阳湖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生态安全屏障,在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鄱阳湖是全球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鄱阳湖是除长江之外江豚最大的栖息乐园。 长江江豚是全世界唯一已知的江豚淡水种群,因翘起的天然嘴角看起来如同微笑,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长江的微笑”,目前数量仅存1000头左右。其中,约450头分布在鄱阳湖水域。
然而,由于鄱阳湖缺乏控制性工程,近年来出现了枯水期延长、枯水程度加剧的现象,2019年鄱阳湖星子站出现历史次低水位5.44米,低于6米的极枯水位持续时间创下新的记录。
近10余年来,围绕解决鄱阳湖问题,江西省提出修建 鄱阳湖水利枢纽 工程,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研究。
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是一座开放式的、顺应自然水文节律的可调式全闸工程,而不是长期固定高水位的水坝,不会造成江湖全阻隔。拟建于鄱阳湖的入江水道,位于屏峰山与长岭山之间,上距庐山市区(原星子县城)约12 千米,下至长江汇合口约27 千米,工程设计闸轴线总长2993.6 米,拟设置64孔泄水闸,其中为江豚迁移专门设置了4孔净宽60 米的大孔泄水闸;枢纽左岸设置3线单级船闸;在枢纽左岸、中间和右岸共布置3线4条鱼道。
目前, 枢纽项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研报告已经过水利部水规总院技术审查 。
但是,项目推进仍然面对着巨大困难。
2020年8月10日, 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召开 枢纽立项攻坚战动员大会 ,会上提到:
枢纽立项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面临的困难异常艰苦,存在诸多制约性因素,前期工作进展缓慢。
来源:水投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