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利物浦一号”:城市中心的有机更新
安静的毛衣
2020年12月16日 11:10:14
只看楼主

如同日升月沉,草木枯荣,城市发展建设和更新也在时光交叠中不断地交替循环。 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城市更新问题的国家。“利物浦一号”作为英国城市中心有机更新的成功案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今天我们通过“利物浦一号”的案例,总结可以借鉴的城市更新的经验。

如同日升月沉,草木枯荣,城市发展建设和更新也在时光交叠中不断地交替循环。


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城市更新问题的国家。“利物浦一号”作为英国城市中心有机更新的成功案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今天我们通过“利物浦一号”的案例,总结可以借鉴的城市更新的经验。


1

“利物浦一号”所在地块的历史回溯

17世纪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利物浦历史上的中心——利物浦城堡旧址,它的下方曾有一条小溪,被称为“泥泞的港湾”。这个称谓就是利物浦名字的来源,也 利物浦历史开始的地方。       

18世纪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为了营造一个不会受潮汐影响的港口,1708年利物浦在泥泞的小溪上建造带阀门的石砌船坞,形成一个封闭的水面——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湿船坞。也就是位于“利物浦一号”城市更新范围内的老船坞。

20世纪90年代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落后的基础设施、战后一直未开发的场地、被70年代的一些改造破坏了贯通性的环境、缺少投资和实施行动,但却又拥有着古老建筑优秀遗产和通向滨水地带的良好视廊。


这一区域是利物浦 最具有历史价值 的部分,代表了城市和港口的起源。这些历史背景和街道形态构成了城市的肌理,也促进了“利物浦一号”地块的形成。


2

“利物浦一号”地块现状和更新定位


那么这样一块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地块,在规划中如何发挥其潜在的最大潜力呢?我们总结出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保持场地的贯通性和鼓励回归中心城区生活方式的商业区塑造 。那么又是通过什么手法达到这两个目的呢?接下来将详细讲解。


贯通性

01

创造视觉通廊


通过在场地内部的建筑高度控制和道路方位的调整,确保城市地标能够在项目中加以利用和借景。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02

“发现轴”联通国王码头、场地及绳索区


如何巧妙地衔接滨水区域和旧城区(绳索街)?通过在“发现轴”两侧设置充足的公共空间和令人兴奋的业态,引导人们的进入和通过。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03

椭圆形公园的设置


相较于矩形,椭圆形的边界更为模糊,焦点更为明确。因此在靠近滨河大道一侧设置一个椭圆形的公园,可以将椭圆形的中心作为放射状的核心以强化焦点,将延伸向各个方向的街道拼接起来。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04

利用风雨走廊和地形使不同高度之间贯通


以南约翰街为例。该街道两侧建筑设置风雨走廊,在不同高度进行联通,大大提高场地的贯通性。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05

与周边街道的衔接


面向老城区的街道建筑体量更小,放置也是较为多样的小型零售行业。在靠近滨河大道的区域是充分的公共空间。使用这样的方式形成更加自然的过渡。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城市中心的回归

01

多功能业态引入


在业态组成上,规划师认为将 购物、休闲和居住 等功能混合起来是激活城市中心活力的最有效方式。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在业态的分布上,天堂街项目其基本原则是不能将它建设成一个仅仅看似天外来客般的“MALL”。相反地,它必须适应街道形态,并在更大尺度上街道以及历史建筑。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02

公共空间组织


相对于商业空间的紧凑,公共空间如街道等则更加开放。

没有一条街道是相同的宽度,每个建筑都有不同的网格,给人惊喜的空间体验。


01

02

03

04

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03

灯光设计


成功的城市更新不能只是关注白天环境的质量,而是24h 的服务。照明设计力求在白天减少到最低的视觉冲击,但在夜间产生最大的影响。



灯光配景需要与公共空间设施如长椅扶梯等衔接,还需要考虑建筑的哪个立面需要被点亮,哪些路线相比较其他路线需要一个更明亮的灯光,同时还要考虑人及车流的影响。



照明设计还用于影响之前与基地没有联系的地方。例如,电影院的连桥。桥的底下或侧边。


            (图片来源:作者改绘)


3

规划编制的创新


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利物浦一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一系列分散在众多 不同机构里的创造力 ,塑造出了一个全新而又颇具规模的城市区域,其整体效果被证明优于简单的各部分之和。整个场地被分为22各地块,由十多个建筑师或设计公司 分别进行设计 。这些概念设计汇总后,再结合百殿公司所规划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和遍布各处的照明设计,形成统一整体。


                                            地块设计分区图                                           

 (图片来源:《利物浦 城市中心区的更新》)


总体规划过程吸引了许多民众,乃至整个社会的参与。为了整合把控各个设计师的设计,形成了有序、频繁且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对话的“周四检讨会”:即每周四上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设计展开检讨,这为规划提供了创新的工作模式。



编者有话说: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更新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到的只是手法,具体如何实施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将适合的理念通过设计手法巧妙地融合进场地设计中去。


参考文献:

[1]戴维?泰勒,特里?达文波特(著);韦飚(译),利物浦:城市中心区的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程亮,李峰.英国利物浦城市中心更新实践与经验[J].理想空间,2010(08):106-111.

[3]唐乐,宁爱凤,宋伟.英国后工业城市更新对中国的启示——以利物浦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9(03):75-82.

[4]李真,盛况.利物浦产业转型中城市更新的路径与手段[J].城乡建设,2016(06):85-87.

[5]张薇.通过改造再次激发城市中心活力——解读英国利物浦一号更新历程[J].住宅科技,2016,36(04):43-49.

[6]徐博,庞德良.从收缩到再增长:莱比锡与利物浦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J].经济学家,2015(07):79-86.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0年12月16日 21:49:07
2楼

很好的建筑设计,学习了英国“利物浦一号”:城市中心的有机更新理念,多谢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