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标准(JGJ476-2019)的应对措施
夏闰
夏闰 Lv.2
2020年12月01日 13:41:27
只看楼主

收录于话题 自3月1日起,抗浮标准(JGJ476-2019)已实施9个月。 实施效果如何呢? 根据本人的切身经历,支持者寡,批判者众。 广为诟病的,是下面这条。 我们参与的深圳地区的工程,基础设计等级,均为甲级。按照上面这条规定,必须采用预应力锚杆。 但是,过去的9个月,我们尚未看到哪个项目,以此条为据,采用了预应力锚杆。


自3月1日起,抗浮标准(JGJ476-2019)已实施9个月。

实施效果如何呢?

根据本人的切身经历,支持者寡,批判者众。

广为诟病的,是下面这条。

我们参与的深圳地区的工程,基础设计等级,均为甲级。按照上面这条规定,必须采用预应力锚杆。

但是,过去的9个月,我们尚未看到哪个项目,以此条为据,采用了预应力锚杆。

个别审图单位主张,JGJ476-2019只是行业标准,非国家规范,不必完全执行,可以借鉴。比如,他们借鉴了1.1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

大部分设计单位主张,JGJ476-2019执行难度太大,标准过高;多数设计单位以裂缝控制为主。

建设单位主张,安全经济即可,地下的玩意儿,不要创新,不要第一个吃螃蟹。

我一点都不怀疑,必然有一些审图单位,试图捍卫新标准的尊严,对锚杆裂缝耿耿于怀。

这势必对从业者造成很大困扰。

2020年5月4日,北京市出了一份文件,《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尺度研讨会议纪要。


该会议纪要规定,“...新建、扩建与改建的建筑工程抗浮稳定性应满足《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的第3.0.3条的规定”。

这份会议纪要比较含蓄,虽然没有明说,但大家好像都意会到,“抗浮标准的7.5.8条可以不执行”。

但广东省没有这样的会议纪要。这意味着,抗浮标准的执行问题,依然是一个可以扯皮的好战场。

作为一名资深的结构工程师,私下里的扯皮,早已屡见不鲜。但这次不一样。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27日,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学术报告会》的会议现场,会议末尾,有一个问题解答会。

第一个问题,就是抗浮标准的执行问题。

方小丹大师,对此问题作出解答。

原话是,“按照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执行,控制裂缝0.2mm”。

方大师讲了一个案例。

广州某审图单位,坚持要执行抗浮标准,设计院向方大师求救,方大师讲,可以把北京的会议纪要拿给审图单位读一读,如果还是不行,可以组织专家写一个意见。

当然,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原因是设计院使出了杀手锏,威胁审图单位,“你们要是再闹,以后我们院的图纸都不给你们审了!”

这个小故事,蛮有趣。因为它反映了技术对决的终极形态。

“年轻”的工程师通过技术争锋论输赢,专家通过资历和权威论输赢,现实社会以利益论输赢。



jqnotzr
2023年05月17日 09:10:12
2楼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