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举办权。2016年11月,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 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体经字〔2016〕 645号) [1] 。在“三亿人上冰雪” 的愿景下, 全国冰雪产业和冰雪场地运动设施得到了蓬勃发展。
冬季两项运动由远古时代滑雪狩猎演变而来, 兼有滑雪和射击的特点, 深受广大爱好者欢迎。从1960年斯阔谷冬奥会首次设立冬季两项比赛项目后 [2] , 国际奥组委不断增加其在冬奥会的分量。2018年平昌冬奥会比赛冬季两项共设有11枚金牌, 数量超过金牌总数的 10%。国际冬季两项联盟(International Biathlon Union, 以下简称“IBU”) 举办的冬季两项世界锦标赛是世界上观众参与人数最多的冬季运动之一, 诸多场馆各有特色 ① 。我国冬季两项运动(以下简称“冬两”)基础较为薄弱, 有必要对国际冬两场馆赛时和赛后转换运营情况调研, 为我国冬奥会世锦赛冬两场馆后续建设提供借鉴。
冬两运动兼顾滑雪和射击要求, 赛制复杂,需要统筹协调的因素较多。冬两场馆, 尤其是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冬两场馆, 不仅需要关注赛制本身, 还要考虑不同使用方(运动员团队、 观众、赛事组织方、 场馆运营方、 所在社区等) 的需求, 基于可持续导向, 围绕冬两场馆的多目标进行交流并寻找平衡。宜将各方的需求进行整理,整体转译在一个频道上沟通。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作用, 通过整体统筹达到各方面需求均衡和整体最优。通过对一系列世锦赛和奥运会冬季两项场馆的赛时和赛后转换运营实态调研, 以及和IBU专家座谈, 提出基于可持续的多目标集成冬两场馆研究框架(图1)。
3.1 提升竞技表现
3.1.1 高水平的竞技场地
冬两赛道的设计既要结合地形、 地貌,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环境, 又要尽可能满足赛道宽度和坡度的要求, 满足运动员、 压雪车、 转播用雪地摩托的使用需要, 各因素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瑞典学者通过研究指出, 冬季两项是一项要求很高的耐力运动, 需要良好的有氧运动能力。所涉及的各种速度和坡度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交替并使用不同的滑雪子项技术, 这些复杂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运动效率 [3] 。在温哥华冬奥会冬两场馆的设计中, 由于初期选址的原因, 赛场被设置在森林植被茂密、 地形陡峭的卡拉汉山谷(Callaghan Valley), 赛道的路线选择与宽度都受到了较大限制, 为赛道的建设与运动员的发挥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有研究表明, 滑雪的结果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要高于射击。在短距离和更高水平的两项运动中尤其如此。在长距离比赛中, 射击水平和滑雪时间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相同 [4] 。因此, 在短距离冬两比赛中, 需要考虑在赛道中增加更多的挑战性和观赏性元素。
3.1.2 紧凑、 独立的流线
赛时运动员的流线应紧凑、 独立, 满足赛前、 赛中、 赛后全过程中运动员的需求。冬两的赛时较长, 运动员通常需要分批次从起点出发,而起点赛道及靶场通常位于赛场核心区的中间。为避免干扰正在赛道上滑行的运动员, 通常会设置地下通道或立体桥。在平昌冬两场馆的设计中, 运动员、 媒体人员及工作人员共用一条较为狭窄的地下通道, 仅通过栏杆进行分隔, 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 运动员赛前与赛后的流线设计也需精心考虑。奥地利上菲尔茨(Hochfilzen) 的冬两场馆贴心地设想了运动员赛后从终点回到运动员区的流线, 获胜的运动员可以从看台前经过, 接受观众的欢呼, 而成绩不甚理想的运动员则可以利用看台下的流线, 避开观众的视线回到运动员区。
3.1.3 方便的赛前准备设施
冬两的赛前准备较为复杂, 涉及雪板、 枪支等多样化的竞赛装备, 其储存、 调试及安保等相关要求都较高, 应结合运动员流线, 设置充足的、 紧凑的、 高配备的辅助空间。冬两运动员的发挥受竞技装备的影响较大 :滑雪所用雪板需要打蜡 ;射击所用枪支需要试枪, 并按当地规定执行严格的安保措施。打蜡房是运动员场院的核心空间, 奥运会场馆多采用临时建筑, 并需要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平昌的冬两场馆运动员区距离比赛场地较远, 运动员需要步行较远距离才能到达比赛起点。上菲尔茨冬两场馆作为定期比赛场馆与训练基地, 则将主要蜡房与运动员休息室等综合设置在永久建筑内, 并与赛场通过地下通道连接, 为运动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1.4 可持续的竞赛水平提升
专业竞技型冬两运动员需要具有全季性、综合性的训练与康复设施。其训练主要包括滑雪技巧、 射击技巧及体能训练等。德国奥伯霍夫的冬两场馆内的赛道采用沥青铺设, 在非雪季可以作为轮滑赛道使用, 供运动员模拟滑雪训练。同时, 其还开设了德国第一个室内滑雪隧道, 并配备射击设施, 使得与该运动相关的训练和公共娱乐活动在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运动员的及时康复设施与训练和比赛设施同样重要。有研究对挪威148名女冬季两项运动员肌肉、 骨骼疾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 由于未能及时康复而导致的疾病使得73.5%的受访者停止了训练或竞赛 [5] 。
冬两场馆还需要考虑一线科研实验的需求。冬两比赛的成功除了滑雪的需求外, 还需要准确而快速的射击条件, 同时要从高强度滑雪中恢复过来。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身体摇摆、 触发行为, 乃至心理) 都会影响射击性能 [3] 。
冬季两项的复杂性需要在滑雪转换和射击过程等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 方法包括心动反冲监控、 脑电图、 机器学习等。
研究表明, 由于每次心跳产生的心动反冲, 射击精确度受心动周期阶段
的影响。
为了获得最佳结果, 可以训练运动员在心动周期的特定阶段内射击 [6] 。
通过研究最大心血管负荷对冬季两项射击前脑电图(EEG) 活动的影响, 发现更大的神经效率对射击有利 [7] 。
瑞士学者使用基于4个赛季的11.83万张照片训练各种机器学习模型后发现, 第一次俯卧射击命中率低于第五次站立射击 [8] 。
这些科学的体育研究有助于提升冬两竞赛水平。
3.2.1 近距离感受比赛激情
作为冬季雪上运动, 冬两的赛场大, 赛道长, 观众在小小的看台上很难感受到比赛的全貌。赛事中最具观赏性和趣味性的部分, 莫过于射击和终点冲刺的过程。韩国平昌的冬两场馆是利用原有场馆与高尔夫球场道路改造而来的, 其整体布局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 :处罚圈位于射击靶场与观众看台中间, 增大了观众到靶场以及转播屏幕的距离 ;观众看台距离赛道之间有约10 m的间距, 即使是第一排的观众也无法近距离观赛 ;该场馆的观众站席没有临近赛道设置, 而是设置在看台旁边, 大大降低了运动的观赏度。在意大利的安霍尔茨(Antholz) 冬两场馆中, 观众看台第一排紧邻比赛赛道, 并设置了大量赛道周边的观众站席, 观众与运动员获得了极具热情的互动。
尽管在赛事中观众更愿意看到终点前运动员冲刺的场面, 但为了安全, 运动员往往都要绕开观众席正前方的射击场地。位于挪威奥斯陆霍尔门科伦的(Oslo Holmenkollen) 场地, 为了让更多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呈现在观众面前, 将冲刺前的赛道围绕赛场核心区观众席布置, 其中部分赛道位于靶场正后方, 为了避免打靶子弹带来的潜在风险, 在赛道一侧设置防弹玻璃。这样现场观众能看到更多激动人心的比赛冲刺场面。
3.2.2 良好的观众服务与交通配套设施
在冬季观看户外项目时, 观众需要充足的服务设施。平昌的冬两场馆为观众设置的暖房面积较小, 内部设施也较为简陋。比赛时, 大量观众因寒冷聚集其中而分外拥挤。各种临时设施也没有考虑无障碍需求, 冰冷、 湿滑的地面环境不利于使用。冬两观众的到达流线应尽可能短, 并且与其他人群分开。平昌的观众在场馆外围下大巴后,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步行才能到达观众看台,且其路径与转播、 运营等场院机动车流线均有交叉。鲁波尔丁(Ruhpolding) 冬奥会场地则通过坡道将观众引向看台后排, 实现垂直分离;索契(Sochi) 冬奥会场地则利用缆车将观众运送至场地中央, 而后通过单独的流线进入观众区 ;其余的场馆则使观众流线在场地内某一点与后院流线分离, 单独进入观众区。
3.2.3 多维度、 更直观的场馆体验
观众来到赛场, 希望在观赛之外, 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场馆设计应注意渲染体育运动氛围,并在运营中提供多样的体验项目。鲁波尔丁场馆主体建筑周边也设置了诸多雕塑、 石刻等, 渲染了良好的体育休闲氛围。上菲尔茨、 奥伯霍夫等场馆更是开展各种观摩、 体验项目, 拉近普通民众与体育运动的距离。
3.3 提升组织效率
在场馆设计中, 应在看台建筑预留位置合适、 面积适中的功能房间, 并在功能区对应的场院中预留足够的空间, 供建设临时设施与停放户外工作车辆使用。临时设施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至关重要。在平昌冬奥会进行过程中, 场馆媒体中心与新闻发布厅本来是两个紧邻的独立帐篷。后因为天气原因, 导致新闻发布厅的帐篷被大风吹走, 故新闻发布厅被挪到了场馆媒体中心的敞篷内, 挤占了记者的工作空间, 并给新闻发布和采访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干扰。
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冬两场馆运输距离过远, 且通勤班次安排不合理, 影响了整体使用效果, 宜规划不同人群的流线, 避免流线交叉, 保证场馆高效运行。如上菲尔茨尽管只有一条公路进到场馆, 但充分利用了周边的铁路站点, 保障了赛时3万多观众的疏散。
每场比赛的更多观众是在世界各地通过电视转播画面观摩比赛。电视转播团队要求画面内运动员是绝对的主角, 其余的景色应以雪景为主,避免出现杂乱的设备及工作人员。在鲁波尔丁的场馆平面布局中, 运动员的热身区等各功能场院设置在场馆看台的背面, 不会出现在转播画面与观众视线中。在上菲尔茨的靶场右侧靠近靶棚的位置, 设置一个小木屋, 将远端的摄影机藏在里面, 保证转播画面干净。
3.4 提升经济效益
与赛时使用群体不同, 场馆运营方不仅要保证场馆在赛事期间的需要, 更要肩负场馆赛后运营所带来高额运营成本。因此, 建筑师理应在设计阶段考虑便捷、 高效、 低成本的场馆转型策略, 减轻赛后运营的经济负担。无论是观众座席数量还是场地空间设置, 服务重大赛事使用的新建场馆建设规模都往往高于日常使用需要,为避免场馆赛后空间利用困难, 应通过采用临时座椅、 临时地面等手段, 在减少固定设施建设规模、 压缩固定设施投资的同时, 增加空间转换灵活度, 降低改建成本。鲁波尔丁场馆固定看台座位数量设置极少, 大量座椅储存在仓库内, 赛时可搭建起能容纳18 000人的临时看台, 满足赛事峰值要求。
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的冬两场馆是一栋永久建筑, 由于种种原因年久失修荒废后逐渐被淹没在山区的森林中。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冬两场馆则是利用原度假中心旧建筑改造, 做到物尽其用。设计应做好前期策划工作, 提前预判赛后空间使用状态, 预先测算场地尺寸并分析空间组合,避免结构二次施工, 满足改造机动性和多样性。
场馆赛时与赛后的功能定位可能存在差异,赛后场馆运营常常只保留一小部分赛时使用功能, 大部分空间被作为大众运动健身、 演艺娱乐、 商业会展空间使用。设计应考虑场馆功能转换问题, 合理划分区域流线, 充分布置服务组团, 尽量保留大空间、 通用空间以提升场馆多功能使用能力。
3.5 提升公众健康
体育场馆在非赛时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公众提供运动场地, 因此, 场馆设计需要考虑日常运动空间形式和流线问题, 以积极应对赛后民众使用需求 :一方面, 满足民众的日常运动需求 ;另一方面, 也可以引导群众接触冬两运动。奥伯霍夫场馆作为公共运动健身场地, 可举办越野滑雪、 徒步、 夏季山地自行车、 轮滑等活动,也为访客和青少年提供短期冬季两项体验或长期训练教学课程。
作为唯一拥有枪支和靶场的雪上运动场馆,冬季两项场馆尤其需要突出和放大这个特点。有些场馆对普通群众开放, 让更多人感受冬季两项的快乐。比如奥伯霍夫场馆提供付费的体验课,人们可以跟着专业教练学习, 然后参加滑雪和射击比赛。也有场馆与军方合作, 上菲尔茨场馆就是军民两用场馆。因斯布鲁克Seefeld小镇曾举办过 1964和1976两届冬奥会冬两比赛, 2010年又重建了冬两设施, 举办2012年首届青年冬季奥运会比赛, 该射击场地现在对旅游者开放 ② 。
场馆与赛道资源借助良好的赛前策划, 在赛后改造为优质的旅游资源。奥伯霍夫场馆的冬两酒吧装修使用了大量的冬两明星元素, 又具有顶层绝佳视野, 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前往。每逢BMW冬两世界杯时, 会有约 10万冬两粉丝蜂拥而至 ③ 。非赛时, 小镇里总有世界各地来此训练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冬两产业的发展又为更多游客参与丰富多彩的户外锻炼提供了支撑, 两者相辅相成。
在借鉴国际冬两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成败基础上, 结合 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古杨树赛区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国家冬两中心提出了提升要点如表1、 图2所示。■
① 详见https://www.biathlonworld.com/about-biathlon。
② 详见https://www.seefeld.com/en/a-biathlon。
③ 详见https://www.biathlonworld.com/about-biathlon/venues/oberhof。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 国家旅游局. 关于印发《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 年)》 的通知 [EB/O L] .(2016-11-25)[2020-9-26]. 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2] International Biathlon Union. The International Biathlon Union (IBU) was founded in 1993. Biathlon made its Olympic debut at the 1960 Squaw Valley Winter Games[EB/OL]. (2019-11-14)[2020-9-26]. https://www.olympic.org/international-biathlonunion.
[3] LAAKSONEN M S, JONSSON M, HOLMBERG H C. The Olympic Biathlon: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after Pyeongchang[J]. Front. Physiol., 2018, 9: 796.
[4] JAROS?AW C, DAGMARA G, MICHA? S, et al. Analysis of structure of the biathlon runs[J]. Acta Universitatis Palackianae Olomucensis. Gymnica, 2005, 35(1): 35-42.
[5] ?STER?S H, GARN?S K K, AUGESTAD L B. Prevalence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Norwegian female biathlon athletes[J]. Open Acces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3, 4: 71-78.
[6] GALLICCHIO G, FINKENZELLER T, SATTLECKER 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hase of cardiac cycle and shooting accuracy in biathl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2019, 19(5): 567-575.
[7] GALLICCHIO G, FINKENZELLER T, SATTLECKER G, et al. Shooting under cardiovascular load: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activity in preparation for biathlon shoo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2016, 109: 92-99.
[8] MAIER T, MEISTER D, TR?SCH S, et al. Predicting biathlon shooting performance using machine learning[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18, 36(20): 2333-2339.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策划与设计院院长、 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