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时代变革大潮裹挟着 大数据、人工智能、GIS、VR 等一系列新技术呼啸而来。 这些高新技术与BIM的衔接与融合,硬核支撑了BIM技术落地项目日常。
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时代变革大潮裹挟着 大数据、人工智能、GIS、VR 等一系列新技术呼啸而来。
这些高新技术与BIM的衔接与融合,硬核支撑了BIM技术落地项目日常。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以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终端使用。
基于云计算强大的计算能力,可将BIM应用中计算量大且复杂的工作交给云端,以提升计算效率;
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可将BIM模型及其相关的业务数据同步到云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并与协作者共享。
云计算使得BIM技术走出办公室,用户在施工现场可通过移动设备随时连接云服务,及时获取所需的BIM数据和服务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BIM与物联网集成应用,实质上是建筑全过程信息的集成与融合。BIM技术发挥上层信息集成、交互、展示和管理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则承担底层信息感知、采集、传递、监控的功能。
二者结合可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
,如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作业人员不配带安全帽、安全带等,系统可以识别并定位,以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 可根据系统确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并对设备及重要资产监控维护,显著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依靠BIM技术进行建筑构配件的预制划分,由工厂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加工,运送现场进行装配。
基于BIM精确的模型数据,制造出的构配件误差小,同时大大缩短建造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D激光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采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可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物体空间结构的3D坐标数据,测量速度快、精度高。
BIM与3D扫描集成,可以辅助工程质量检查、完成快速建模。
1.将施工现场的3D激光扫描结果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可检查现场施工情况与模型、图纸的差别,协助发现现场施工中的问题。而传统方式下需要工作人员拿着图纸、皮尺在现场测算,费时又费力。
2.对现场基坑进行3D激光扫描,基于点云数据进行3D建模,再利用BIM软件快速测算实际模型体积,方便快捷地计算土方量。
3.在施工中,现场实际测量数据往往与施工图有一定误差。通过扫描生成的点云数据可以确定真实尺寸,将误差降低到毫米级,能够很好的确定物体形变量。
VR,是一种三维环境技术,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等为一体,借此产生逼真的视、听、触、力等三维感觉环境,形成一种虚拟世界。
VR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加强了可视性、真实性、具象性。
BIM模型只能传递建筑物单一尺度的部分信息,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展示一栋活生生的虚拟建筑物,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可以将任意相关信息整合到已建立的虚拟场景中,进行多维模型信息联合模拟。
可以实时、任意视角查看各种信息与模型的关系,指导设计、施工,辅助监理、监测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虚拟建造,分析方案可行性及合理性,优化改进施工工序,整体上提升施工效率,提高工程质量。
GIS以直观的地理图形方式获取、存储、管理、计算、分析和显示与地球表面位置相关的各种数据。BIM与GIS集成应用,可提高长线工程和大规模区域性工程的管理能力。
BIM的应用对象往往是单个建筑物,利用GIS宏观尺度上的功能,可将BIM的应用范围扩展到道路、铁路、隧道、水电、港口等工程领域。
如,邢汾高速公路项目开展BIM与GIS集成应用,实现了基于GIS的全线宏观管理、基于BIM的标段管理以及桥隧精细管理相结合的多层次施工管理。
BIM与GIS集成应用,可增强大规模公共设施的管理能力。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以三维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逐层打印或粉末熔铸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方面的前沿技术。
1.在设计阶段利用3D打印机将BIM模型微缩打印出来,供方案展示、审查和进行模拟分析;
2.在建造阶段采用3D打印机直接将BIM模型打印成实体构件或整体建筑,替代传统施工工艺来建造建筑。
① 利用3D打印技术建造房屋,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作业过程基本不产生扬尘和建筑垃圾,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较传统工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② 利用3D打印进行复杂构件制作,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且精度非常高,可以保障复杂异型构件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和实体质量。
BIM与3D打印两种革命性技术的结合,为建筑从设计方案到实物的过程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也为复杂构件的加工制作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案。
时代在飞速发展,新兴技术与BIM的集成应用,在建工领域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未来的设计、施工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必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