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房降噪减振技术
wux7788_6569
2020年09月15日 13:59:08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01 常用减振技术缺点 1)水泵减振 水泵底部虽然装有弹簧减振器,但减振器规格相同、布置均匀,由于水泵的重心不在水泵底座中部,造成弹簧承受压力偏差较大,降低了应有的减振效果。 2)管道系统减振 冷冻供回水管的支架与管道间通过木托支承,因管道、木托、支架之间是刚性连接,而支架架设在楼板、梁和柱子上,且支承点分布广,噪声及振动容易通过固体传声的形式向上下楼层传播。从测量的噪声情况看,水泵运行在低频范围内噪声值最强,而楼板及玻璃幕墙的固有频率也是在此低频范围内,由此造成共振效应而严重降低维护结构隔声量。 


01 常用减振技术缺点

1)水泵减振

水泵底部虽然装有弹簧减振器,但减振器规格相同、布置均匀,由于水泵的重心不在水泵底座中部,造成弹簧承受压力偏差较大,降低了应有的减振效果。


2)管道系统减振

冷冻供回水管的支架与管道间通过木托支承,因管道、木托、支架之间是刚性连接,而支架架设在楼板、梁和柱子上,且支承点分布广,噪声及振动容易通过固体传声的形式向上下楼层传播。从测量的噪声情况看,水泵运行在低频范围内噪声值最强,而楼板及玻璃幕墙的固有频率也是在此低频范围内,由此造成共振效应而严重降低维护结构隔声量。 


02 减振降噪技术优化手段

1)水泵隔振

在水泵底座下加装钢筋混凝土配重块,增大水泵总体重量,使水泵重心位移至中部,让减振弹簧受力均匀。同时将原底座下的弹簧减振器更换为高频减振器,将泵体原来高频率、低振幅、高振量的振动通过一级减振后转变成低频率、高振幅、低振能的振动,并在配重块下加设低频减振器,进行二级减振。

水泵进出口处的不锈钢 软接改为双球橡胶软接,可有效隔开水泵与管道的振动传播。 在与集分水器连接处加设橡胶软接,进行二次隔振。


2)风机隔振

将吊杆上部原有的弹簧减振器进行检查和调整,对于减振量不合适的进行更换,不需更换的减振器在吊杆穿过减振器圆孔处加设橡胶圈,避免吊挂与减振器外壳发生碰撞。在设备底部加设高频减振器。


3)管道隔振

对于固定在楼板的支架,通过在梁间加设工字钢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工字钢上,减少支架直接对楼板的扰动;在原橡胶减振托架改为柔性硅胶减振托架并在下方加设二级高频减振器;将原槽钢支架两边吊挂切断加设弹簧减振器。对于落地式支架,切除与地面连接的钢掌板,加设高低两级减振器。 

风管的隔振,机房内接入静压箱的排风管口加设消声弯头,消声量20dB(A); 通过办公区天花内的风管各加设一个管道式消声器进行隔音。 由于送回风管截面积较大,如果风管安装强度及其整体刚度不够,就会产生摩擦及振动,因此,经过检查对刚度不够的风管在外表面用L40×4角钢进行加固。 在风管吊架处加设橡胶减振垫,以减少风管振动产生的噪声。

图1  风机二级减振

4)维护结构的隔振

将机房内天花上的低密度吸音棉更换为高密度吸音棉。玻璃幕墙与上下层楼板之间的空隙在机房内加设隔声封堵,做法为:(底层和面层)0.5 厚彩钢板+(中间层)50mm 厚、100K岩棉板,板与结构间加硅胶密。

西面轻质墙体及风井墙壁加设 100mm厚隔声墙,做法为:(底层)双面彩钢板中间夹100K岩棉板 50mm 厚+(中间层)50mm 厚80K岩棉+(面层)0.6 厚、1.8 全孔、穿孔率 25% 铝。静压箱内壁三面加设隔声板,隔声板为:(内层)50mm 厚、80K吸音棉+(面层)0.6 厚、1.8 全孔、穿孔率 25%铝板。

水系统与风系统同时运转产生的噪声混合后与机房东、南、北面的玻璃幕墙产生共鸣效果。

图 2 隔声墙

5) 压缩机降噪

一般压缩机降噪主要有以下常用方法: 现场动平衡法降低工频振动; 校正电动机轴与压缩机主轴同轴度减振; 更换不同形式的柔性联轴器,降低整机噪声; 改善排气孔孔口形状降噪。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管道孔板、不锈钢波纹管、外包吸声材料等管道减振等措施。


cof1647327004018
2022年06月08日 09:24:08
2楼

江苏东华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客户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难题,致力于为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提供设备结构的减振降噪综合治理服务。
服务领域涉及汽车、摩托车、高铁、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水泵、风机、电机等。
服务范围包括结构噪声优化设计、气动噪声优化设计、电磁噪声优化设计等,为客户提供从声源定位到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的专业技术咨询服务。
减振降噪的一般流程
1、振源/ 声源定位技术:通过测试或者专业设备,找到振动和噪声产生的源头。
2、仿真分析:通过专业的仿真分析软件,计算复现振动噪声结果。
3、结构优化设计:结合仿真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避开共振,消除噪声。
4、量产试做:试做打样,对比优化前后的振动和噪声,确认效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