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造价值的BIM,甲方凭啥买单?
土木在线官方号
2020年07月17日 14:51:31
只看楼主

  你好,这里是BIMBOX。 去年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给你做了几个云平台详细功能的评测,出了一份测试报告。 文章发布后,我们收到了很多留言,比起云平台本身的功能对比,大家更关心一个问题:我们使用云平台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把模型放上去,让甲方转一转看看吗? 过去的这几个月,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很多一线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管理人员,看他们都用平台做哪些事,收获还真是不小。

  你好,这里是BIMBOX。

去年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给你做了几个云平台详细功能的评测,出了一份测试报告。

文章发布后,我们收到了很多留言,比起云平台本身的功能对比,大家更关心一个问题:我们使用云平台到底是为了什么?就为了把模型放上去,让甲方转一转看看吗?

过去的这几个月,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访了很多一线的工程师、设计师和管理人员,看他们都用平台做哪些事,收获还真是不小。

更让人意外的是,我们顺着这趟旅程,还摸到了一些其他问题的答案,比如:

? 成本增加,设计为啥要用BIM?
? 怎么体现BIM的价值?怎么让甲方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
? 甲方凭啥要为BIM买单?
通过这一趟访谈,我们也许没法给你提供一揽子的确定答案,但至少能帮你打开一下视野,看看其他人的想法。
我们找到的是一位老朋友,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省院)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数字化设计所所长 孙昱 ,他同时也是一名结构工程师和BIM经理。
他所在的HD医疗中心团队在国内是使用第三方平台比较早的一批,趟过坑、排过雷,也有不少自己总结的经验教训。交流的过程中,他给我们讲述了团队参与 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 项目的整个过程。
孙昱从2005年重庆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深度参与了八九个大型项目的BIM工作,湘雅五医院并不是他们第一个使用BIM的项目,也不是最顺利的项目,却是故事最多、最值得聊的项目。
早在2014年,湘雅五医院的项目就在全球招标,中标方案设计的是美国 Payette 公司。
Payette和湖南省院的合作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湘雅五医院是双方深度合作的第二个大型医疗项目。
湘雅五医院作为省重点项目,关于专业设计的内容非常多,也非常精彩,孙昱已经把它们写成了《 HD深度 | 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建造纪实 》一系列文章,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详细了解,咱们今天单说BIM价值和平台协作相关的内容。
孙昱的团队从2015年开始就使用第三方轻量化平台,到了2018年,经过几轮的比较筛选,团队最终确定使用 Revizto (中文名 瑞斯图 ),采购了云账号,把模型上传到云端来统一管理。

在很多项目的报告里,模型在云端合并校审,作为一个「项目应用点」写一写就可以了,可对于孙昱的团队来说,「模型上云」并不是公司派下来找应用点的任务,他们要思考的是项目本身有哪些问题,其中的哪些可以用新方法去解决。
在众多的问题里,孙昱和我们分享了其中几个很重要的新思路。

1

数据整合
一开始大家在设计的阶段,使用的是Revit中心文件的形式,不过因为项目体量比较大,有50多万平米,项目里有犀牛模型、Sketchup模型、Revit模型,还有倾斜摄影的实景模型。
后来随着加入的专业越来越多,到2018年,一共有120多个模型,200多个视图,专业分到了十多个,建筑专业内部都单独分出了医疗专业。

建筑专业下的医疗专业模型

这么多模型和视图已经不能在Revit上来管理了,如果把所有文件放到一起,每次光是打开模型都要等很长时间。 此外,随着项目进行,模型会不停修改,他们也需要一个方法来管理多个版本的模型。
孙昱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数据整合的作用。
医院和周边的供水、供电、供气管网有着紧密联系,医院建筑有很多复杂的坡道和地下室,施工时很可能对管网产生破坏。这件事该不该归设计管呢?
孙昱的团队说,我们要管这个问题。
地区周边的原始地下管网模型并没有人建立,他们拿到了相关市政管线的坐标和标高等资料,通过二次开发,生成了区域内地下管网的模型。
然后,他们把原来方案设计的模型和生成的地下管网模型集合到一起,就发现问题了:
原方案在建筑一侧的地下室顶板开了很多洞口,还有一些其他位置做了放坡和斜板。在这个范围里,原方案会导致地下管道露出地面。

发现问题之后,他们重新调整了方案,道路标高改为水平延伸,解决这个问题。
市政管网还是有数据可以拿的,还有一些问题就没有数据了。
医院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完全平整的场地,尤其是在医院的一角,有一座山体会凸入建筑部分,这就需要精细设计来指导施工。

拿到美方的景观设计成果,他们发现方案的犀牛模型和Revit场地模型有很大冲突,对不上位置,也很难查清问题所在。
真正问题的答案,只能是在周边的实际地形数据。
他们使用无人机采集了大量现场照片,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建立了1:1的实景模型,然后兵分两路,一方面利用Autodesk Recap生成了点云格式进入Revit,一方面把实景模型上传到Revizto上进行比对。

现场的山坡上有一堵永久性的支护挡墙,是设计之前就已经存在的,通过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作为参照物,把实景模型放到了正确的高度,再经过对比就发现,景观犀牛模型的正负零标高取值偏小了5.3米。

后来对模型的调整不仅影响了景观建筑本身的标高,还决定了景观结构空腔做力学计算时候的覆土厚度。孙昱的团队根据最新的高度重新计算了结构受力,定好了空腔结构,美方的Payette公司再根据他们提供的结果做了二次深化。

重新进行力学计算的结构空腔

对此孙昱总结道: 这部分设计工作充分体现了BIM思维下的设计方式,可视化协作、有理化推敲,逐渐让成果逼近最优解。

2
模型检查
孙昱是结构第二专业负责人,同时也是整个项目的BIM负责人,在使用Revizto的时候,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检查其他成员的设计成果。
他每天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在云端检查BIM模型的进展,查看多个模型合并之后有哪些错误,发现问题就在Revizto里记录,把问题标记在模型的关键位置,再提醒相关的人员查看。

很多设计院认为,基于模型的内部设计质量校审不太重要,只是BIM应用点中的一个,甚至觉得传统的图纸审核已经很完善了。 而孙昱认为,模型质量审核,审的不是模型,而是审整个项目,模型是把项目问题摊在明面上的工具。

他们用新方法代替Revit来管理模型,改变了很多工作方式,让他对问题和模型质量的掌控比原先强了很多,这对于后面要推进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早期用Revit中心文件开展协作、检查问题的时候,大家是把所有文件链接到一起,使用截图+标注的办法,同事再按照截图自己去找问题的位置,效率就比较低。
换成平台管理之后,就不需要每次修改都链接到一起检查,每个人的模型修改后各自同步上传,在平台端合并。

大家可以在Revit或者Revizto上发起问题,平台负责把双向同步的问题视角记录下来,收到问题的同事也不需要去原文件里找位置,可以一下子从平台跳转回Revit对应的视角解决问题。

团队在Revit端发起问题并同步到云端

设计阶段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三维视图发现,很多需要修改的问题是直接体现在图纸上的。 通过图纸和模型双向联动,模型上标注出来的问题会体现在图纸上,图纸上标注出问题的小气泡也会标注在模型上。

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结合

此外,很多模型的问题光靠人眼是没法识别出来的,孙昱的团队用Navisworks检查模型的空间位置问题,用Solibri检查模型的规则和质量问题。
自动审查工具查出来的问题会非常多,孙昱作为BIM负责人,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把不重要的问题过滤掉,帮助他的同事专注于那些关键问题。他利用插件,把这些问题按重要性进行筛选,再导入到Revizto里,和其他问题一并处理。

导入Revizto的Solibri检查结果

这几个工作方式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传统设计里,这么大体量的项目,很多问题都因为低效的原因根本不会被揪出来。
但是,等等,这里其实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本质思考: 作为设计师,为啥要去揪出那些原本不需要揪出来的问题?不是最快效率的出图才是王道吗?
这又引出来一个问题:人们用BIM协作,到底是在干啥?

3

关于协作的三个层次
我们和孙昱探讨了这个问题,他的思考是:设计是一件多人完成的工作,本来,设计师无论用不用BIM,都需要协作的。
用CAD画图、用Revit建模、用中心文件互相查看模型、用微信QQ沟通信息,这些是我们一直在做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类为第一层协作: 基于生产的协作
大家在上云平台的时候经常会问的问题是:我们已经有了协作,为啥还要用云去协作?
从前面的例子你能看出来,BIM的数据整合和平台的模型检查,能暴露出很多二维方式无法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这在技术上基本是没有争议的。
唯一的争议是: 我们要不要花成本去暴露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就不是技术层面的考虑,而是商业层面的考虑了。
如果你已经在做BIM了,你就需要向公司内部证明你的价值,要让公司知道,已经投入的成本不是建一个大家只看不用的模型,而是让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次的协作: 基于内部质量管理的协作。
如果你的企业希望获得更多回报,或者想服务要求更高的客户,你一样要向他们证明你的服务价值,在过程中告诉他们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而不是把问题默默解决掉,最终给他们一份图纸。
要达到这个目标,光靠一份汇报PPT是远远不够的,这又是第三个层次的协作: 基于外部客户连接的协作。

这本质上是一个建立品牌的思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先有服务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才有BIM和云平台,而不是先考虑增加成本购买工具,再去给用户找解释。
这就好比市场上有很多20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多数人希望的是提高效率,多做几碗面;而你要创立一个30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品牌,你不能跑去跟客户说:你先给我30块钱,我再去买上好的食材给你做出来。而是要做两件事:先做出比别人家更好的面,再告诉主顾,为什么它值30块。
咱们回到湖南省院的案例,来给你说说第二层和第三层协作。

4

协作2.0:内部质量管理
一开始使用云平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买很多账号,也没有区分角色。 随着问题越来越多,孙昱意识到,如果问题最终不落实在具体的人上、不设置deadline,很多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
于是他们又买了几个账号,具体的负责人每人用一个账号,每个礼拜,他们都会把所有模型合并,然后开例会,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最后把这些问题记录在Revizto里。
他们不只记录问题的位置和修改意见,还会记录问题的优先级,把问题分配到具体的人身上。下次开会之前,对应的同事要把问题解决,并且记录修改的过程,最终把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变成已完成的任务。

在云平台追溯问题修改

这样,每周开会的时候,他们就用问题过滤器,把已经完成的任务和不重要的问题暂时过滤掉,专注讨论那些比较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样规模的医院项目,各种问题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每个重要的模型版本就要处理几百个技术问题,积累下来有几千个问题要处理,BIM协作的价值就越来越明显。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开辟了一条区别于微信和QQ的专属问题追溯路线,每个问题来自什么地方、有哪些困难、需要谁来协调、最终被谁解决,都在平台以聊天记录的形式储存下来,这样所有问题就都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不会被淹没在群聊天中无法查找。
另外,设计院还保持着邮件交流的习惯,孙昱也会定时把Revizto上记录的问题生成一份报告,以PDF的形式发送到同事的邮箱,提醒他们关注相关的问题。

从平台导出报告并发送邮件

项目设计结束之后,孙昱进一步想做的事就是内部经验的积累。他们把所有问题记录都导出来,把关键错误做统一的梳理,大家一起讨论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以后可以怎样优化工作流程来避免问题,这样再有新项目的时候,就不用所有人都把工作重新来一遍。这为新员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案例,对团队长期发展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5

协作3.0:外部客户连接


孙昱认为,用BIM做设计,核心的价值并不在正向设计和出图,他甚至认为,正向设计和出图没有必然的联系。
湘雅五医院是三边项目,全BIM出图是不现实的,湖南院的做法是建筑专业初设100% Revit出图,施工图70% Revit出图,结构和机电专业则是三维辅助设计,二维出图,有一部分翻模的工作,每交付一部分图纸都用三维模型验证。
那么,不以正向出图为目的的BIM,去做它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罗列那些「应用点」,而是通过解决项目实际问题,提升工程质量,也就是提升设计院对施工方和甲方的服务质量。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孙昱他们「额外操心」了很多事,除了前面说到的市政管网问题、景观标高问题,他们还为项目顺利进行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主动做了很多二次开发来服务项目。
二次开发生成、统计1万多根不同长度的锚杆
但设计院是企业,从事的是商业活动,如果付出了这些额外的工作,最终却还是只交一份图纸出去,甲方当然不会觉得设计院用BIM有什么价值,甚至会觉得解决这些问题本来就是设计师应该做的。
所以,孙昱和他的团队希望通过云平台,和施工方、甲方在项目过程中保持随时沟通,让他们时刻知道,设计在做什么、在解决那些问题,在给大家帮什么忙。
他们把Revizto的一个账号分享给了总包方,让他们也参与到协作里来。总包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提出问题,也可以把现场照片和模型问题关联到云端,帮助办公室里的设计师发现问题。


对于业主方,孙昱和我们说,甲方和设计院都有很多人负责不同的事,双方的人点对点对接,其他人可能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题。
而大家共享一个信息源,所有人对全局都有一个把握,设计能随时知道项目进展和甲方的需求,甲方也真正看到设计利用模型解决了哪些问题,认可BIM的价值。
他也对未来基于云平台解决问题的方式做了几个畅想:
? 方案团队各专业模型整合在一起,与业主方共享视口,进行远程方案汇报,然后由业主控制视口,添加建议,设计师对方案进行深化,并更新云端模型,针对甲方问题更新状态。
? 设计团队内部每个人都有账号,设计人负责上传更新自己的成果并接收校审意见,校审可以不断添加问题,将问题指定给责任人,限定整改日期。不同专业间同样可以互相提出问题,所有的职责都没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行为都被记录了下来。
? 施工方拍一张现场照片,添加对应问题,设计方立即就此问题做出答复和修改;设计方在现场发现了某处与模型不一致,拍下照片,提出问题,责令施工方整改。施工服务是否及时有效,再也不是口头之争。

湘雅五医院项目在创新杯、科创杯、优路杯等比赛斩获大奖,还在2018 AU大师汇全球卓越BIM大赛中获得了大型项目组最佳实践奖,孙昱本人也入围全球年度创新者大奖。

现在,孙昱所在的HD医疗中心团队,所有的医疗项目无论业主是否要求,都会主动采用BIM技术,当然也包含Revizto云平台,并且会主动给业主方提供账号,建立多方云平台协作机制。这种工作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甲方的认可。
总结下来孙昱认为,通过先主动提升设计质量的方式,他们不仅成功地将自己的牛肉面卖到了30元,而且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和宣传者,主动来找他们设计医院的甲方逐渐多了起来。卓越的医疗工艺设计与BIM设计能力,成为了他们团队的核心竞争力,BIM到底有没有用,在他们那里已经不再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6

BIMBOX观点
当我们用BIM去做设计的时候,往往花了很大力气,把模型建得特别精细,最终交付的还是一份图纸,甚至都不愿意让甲方看我们的模型,以免增加修改的麻烦。 对于甲方来说,当然不愿意为单方面的「效率降低」而增加费用。
很多人提到BIM,提到高质量的设计,首先想到的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哪有精力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孙昱的团队用行动说明一件事:如果设计师真能帮甲方提高工程质量,并且让他们实打实地看见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那么甲方是会去算这笔账的。
甲方不会为你的工具买单,甲方只会为你的服务买单。
孙昱给我们分享湘雅五医院案例的时候,对于花里胡哨的BIM应用几乎只字未提,他谈的都是那些棘手的、麻烦的、用传统方式很难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BIM还是平台,都不该是作秀的工具,而是在新技术背景下,面对项目品质、团队价值等问题,让你能做出不同选择的工具。而这些不同的选择会把你带向不同的客户。
当一位设计师说:设计就是要用最快的效率出最多的图纸,其他多管闲事的行为都是耍流氓。这真的一点毛病都没有,因为市场上永远有人不需要新技术解决问题,他们要的就是用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快的图纸。只要双方需求匹配,生意就有得做,只是在这个泥潭里,大家就不要抱怨在低价区间里拼效率。
而当一个设计团队去操心工程质量,把项目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包揽在身,当他们不怕模型被甲方看见,甚至引导甲方和施工方多看、多使用模型,让他们在日常沟通和交底中感受到服务的价值,他们这也是公开地做了一个选择:不止出图,我还愿意做一些别的事,如果你有这样的需求,可以来找我。
而这种选择,会把他带到另一群甲方的面前。
说到底,这就是商业竞争下的品牌竞争策略——如果希望在均价20元的牛肉面市场里创立一个价值30元的品牌,你就要把价值做出来,并且让你的用户知道它凭啥卖30元。
孙昱说,这个项目很多事不是甲方推的,是他们作为设计去主动承担的,如果项目是甲方主导这种云平台的协作方式,推进起来一定会更顺畅。
和孙昱聊完之后,我们又找到了他们使用的Revizto公司,向他们询问有没有甲方主导协作的项目?
我们得到的答案是:有不少。这些甲方都是尝过了甜头,就不再回去了。
比如龙湖集团已经在全国BIM项目上采取模型与协作来解决多方审图、审模和管理的问题;博世集团、万华地产、普罗地产等甲方,要求所有项目的施工方和设计方和他们一起使用Revizto做为统一平台,由甲方分发账号,从方案到施工阶段全员在平台上沟通问题,甚至每周都有BIM专题例会。
不只是大项目才用这种方式,Revizto还和我们讲到一个只有8000平米的小会所项目,甲方也要求全部参建方所有专业用模型进行云协作,整个过程运行了近1000多个问题,BIM不是目的,优化管理才是目的。

而这一系列的项目,甲方要求的最底线,就是设计方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做BIM,都要有能力用模型和协作解决工程品质的问题,这同样是一种双向选择。
在二维图时代,无论你是选择快速出图,还是选择解决难题,拿出的成果都是一份图纸,没什么区别。而新技术本身并不能帮你做出选择,它们的作用是给那些做出选择的人,展现自己的机会。
They limit themselves to making BIM work on the floor, while overlooking the necessity of selling their (and BIM’s) value back to the business, and ultimately to the client.
他们把自己局限在BIM的基础应用点上,忽略了让自身和BIM的价值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并最终把价值卖给用户。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