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思路本质 2.1. 两个思路 2.1.1.高延性,低弹性承载力 2.1.2.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 2.1.3.注意事项 1、首选提高结构(局部)或构件的变形能力并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 2、仅提高承载力,安全性有相应的提高,但使用上变形要求不一定能满足 3、仅提高变形,结构在小震、中震下的损坏情况大致没有改变,但抵御大震倒塌的能力提高 4、侧重于通过提高承载力,推迟结构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并减少塑性变形,必要时还需同时提高刚度以满足使用功能的变形要求,而变形能力的要求可根
2. 思路本质
2.1. 两个思路
2.1.1.高延性,低弹性承载力
2.1.2.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
2.1.3.注意事项
1、首选提高结构(局部)或构件的变形能力并同时提高抗震承载力
2、仅提高承载力,安全性有相应的提高,但使用上变形要求不一定能满足
3、仅提高变形,结构在小震、中震下的损坏情况大致没有改变,但抵御大震倒塌的能力提高
4、侧重于通过提高承载力,推迟结构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并减少塑性变形,必要时还需同时提高刚度以满足使用功能的变形要求,而变形能力的要求可根
据结构及其构件在中震、大震下进入弹塑性的程度加以调整
5、性能设计寻求的是结构或构件在承载力及变形能力的合理平衡点
6、考虑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对工程设计中的延性要求宜适当提高
7、对混凝土结构,低延性高弹性承载力不建议采用,钢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