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设计、施工、业主三方推行不下去的原因何在?
知识渊博熊猫
2019年10月12日 15:15:19
只看楼主

先来说说国内的BIM应用现状及局限。从6个角度来说:施工企业、设计院、业主方、咨询单位、政府、学校。本篇介绍施工企业、设计院和业主方。 1、施工企业: (1)现状 现在施工企业BIM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一是招投标阶段,现在很多项目都要求出示BIM技术方案,所以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在这里弄一个BIM技术方案,涉及的层面主要是模型的建立、碰撞检测、装修方案、造价算量、建设排程、虚拟漫游等,常用两大软件revit和navisworks;二是在机电管线安装前,由于现阶段BIM应用的限制,BIM对施工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其次是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碰撞检测可以找出图纸中的空间错位,减少施工的工期延误和返工率;造价算量可以有助于施工单位控制成本(当然还有其他用处,下面来讲);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有助于给甲方汇报,也有利于申报奖项或者增加金额。而在人员配比上,我看到的那些公司倒是不区分建筑、结构、机电之类的,施工单位的BIM人员都是要一起做这些。

先来说说国内的BIM应用现状及局限。从6个角度来说:施工企业、设计院、业主方、咨询单位、政府、学校。本篇介绍施工企业、设计院和业主方。

1、施工企业:

(1)现状

现在施工企业BIM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一是招投标阶段,现在很多项目都要求出示BIM技术方案,所以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在这里弄一个BIM技术方案,涉及的层面主要是模型的建立、碰撞检测、装修方案、造价算量、建设排程、虚拟漫游等,常用两大软件revit和navisworks;二是在机电管线安装前,由于现阶段BIM应用的限制,BIM对施工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其次是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碰撞检测可以找出图纸中的空间错位,减少施工的工期延误和返工率;造价算量可以有助于施工单位控制成本(当然还有其他用处,下面来讲);虚拟漫游、装修方案等有助于给甲方汇报,也有利于申报奖项或者增加金额。而在人员配比上,我看到的那些公司倒是不区分建筑、结构、机电之类的,施工单位的BIM人员都是要一起做这些。

当然现在来看施工企业对BIM的应用情况已经好很多了,施工企业已经会主动去认识学习BIM了,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整个大环境的变化。

(2)局限

我认为施工单位BIM应用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软件层面的局限 ,施工单位的软件使用主要还是revit和navisworks,(铁路和少量建筑工程可能会用到Civil 3D之类),而施工企业对于插件的运用整体偏少,现阶段他们也不会进行相关的API开发,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施工单位除了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之外,就很难再去实现其他功能,如施工安全模拟、当日耗料信息反馈、场地布局规划优化等。

二是模型深度的限制 ,国内的侧重点还是在碰撞检测和造价算量。可如果模型深度达不到这种深度设计上的很多问题往往很难发现。我以前做过一个车站的BIM项目,当时图纸中有部分梁的配筋问题很大,钢筋之间间距非常小,密密麻麻排了两排,钢筋完全配成了钢板,而且还没有保护层,这种情况根本没法进行施工。

三是BIM人员的不足 。BIM人员的不足有两个层面:建模人员的不足与BIM技术深化的缺乏。即使是中建三局八局这种技术强的单位,施工企业的BIM人员占整个项目人员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如果自己建模就这么点人肯定要累死而且往往难以按时完成任务。如果建模分包,那么施工单位的BIM就应该做的更深化,将模型与现场情况结合起来,如具体的施工过程或者精确到钢筋,但由于施工单位现在的BIM培训体制往往针对的是软件的操作学习,而且参加培训的大多是缺少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所以也很难做到这么细,更别提开发了。

四是缺少可操作的模拟方法 。现在施工单位没法进行施工工序和操作的模拟,施工单位往往无法在动工前进行模拟来找出最佳操作方法,对于复杂工序是“事前专家论证 事后动画展示”的方式来进行,但论证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模型 模拟操作”的方式。而有些技术不复杂但是现场条件受限的工序施工单位也不能对其很好模拟,如两台吊车同时吊设备怎么不互相影响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是BIM可以解决的问题。

五是缺少可视化的技术和设备 。以AR技术和Holograph技术为例,当图纸过于复杂时,即使是施工企业的人看了模型调出来的样子,也不一定能准确跟工人描述出来。如果现场配有移动设备,再运用AR或者Holograph技术,那么施工效率其实是可以大大提高的。当然可视化技术不仅包含AR和Holograph,但不管怎么用,目的都应该是提高施工现场的沟通效率。

六是造价算量的被迫不当应用 。虽然现在施工企业会比以前更主动的去学习了解BIM,但依旧有很多不当应用。以前施工单位抵制BIM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方案变更来增加收入,这种情况是被市场行情逼出来的,也就是我说的被迫不当应用。现在他们开始使用BIM以及相关的造价算量软件,各个造价算量软件之间的由于算法问题会存在一些误差,有的偏大有的偏小,有些施工单位对甲方会用偏大的成本,对分包商会采用偏小的成本,然后自己卡差价。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好事,但为什么会有呢?还是市场行情逼出来的,也是被迫的不当应用。这种不当应用会阻碍施工企业去发展BIM技术。


2、设计院:

(1)现状

很多设计院已经成立了BIM应用团队,但据我的了解,设计院的BIM现在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在业务范围上来说 ,大部分设计院的BIM团队还是把BIM等同于revit,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围绕“建模、翻模、光照能耗、二维图纸优化”,但在业务上还是把BIM当做一个加分项,而不是主营业务。

在流程上来说 ,BIM往往是以往设计流程走完了然后再加个revit建模及分析,或者是每前后两个专业晚了之后用revit来check一下有无设计错误。

在软件使用层面来说 ,设计院用的软件种类会比施工单位多,他们会使用lumion、fuzor之类的展示软件,当然也有其他设计类的revit插件,甚至会自己开发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用revit做模型,用ecotect等做光照能耗分析,navisworks也会用一些,展示的话就是上文提到的。

人员配比上来说 ,设计院的BIM人员数目会多于施工单位项目现场上的BIM人员,这点也正常,毕竟是设计院。人员会区分建筑、结构、机电等不同工种的BIM工程师。

(2)局限

设计院BIM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流程的限制 。如上文所说,设计院做BIM往往是在传统设计流程后加了个revit的建模工作,这种建模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检查之前设计中的错误,如构件错位、碰撞问题等。然后再加一些光照能耗或者展示性的优化。这种流程下BIM完全就成了优化二维设计和做展示的工具,所做出的修改几乎都是微调,而对于概念设计、曲面变更等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去真正改变设计理念或者在设计时就进行优化。

二是应用层面的限制 。上文也提到了,现在国内设计院对BIM的应用还是集中在“建模、翻模、光照能耗、二维图纸优化”,这种应用层面其实是很浅的,对于BIM模型的绿色能耗分析(如温度、用电、保水、固碳等)、结构抗震分析等等,都可以使用BIM去分析解决的。但现阶段设计院确实是没用到,而且也不会用。至于开发层面,现在倒是有不少设计院都尝试进行revit的二次开发,但是开发的方向貌似都集中在如何方便建模或者方便展示这种事情上……这思路我觉得不适合。

三是盈利能力的限制 。现阶段BIM对设计院创造的效益不大。我记得前几年做BIM的价格有10-12块一平方米的,现在建模成本低的就只有几毛钱了(听说这还是在上海)。当然有些技术强、口碑好的公司依旧能维持10块以上甚至更高的价码,但对大部分建模公司来说建模的利润真的是很低了。由此可以看到设计院BIM的利润得有多低。但设计院不做BIM又不行,所以对于大部分设计院来说,现阶段BIM依旧是种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四是使用习惯的限制 。很多年纪大一点的设计师都不会用revit这些软件,年轻的会用软件但又没有工程经验,这点在施工单位也是一样的局面。这种使用习惯会限制设计院对BIM的使用。


3、业主方:

对于业主方需要分类讨论,所以这里现状和局限就放到一起来说。

(1)以住宅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型开发商的代表是万科,万科最近喊BIM也喊的比较凶,也弄出了一些数据。但实际情况是,高层想推但是没思路,中下层对BIM这东西很排斥,觉得没什么用。不仅是万科,其他以住宅为核心的业主方也都是一样的态度。我始终觉得这类业主方的BIM思路不对,这类业主应该把BIM应用在其小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运维、管理和小区居民的管理上,而不是用在住宅的,因为房屋住宅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了,也并无太大难度,在建设阶段使用BIM反而会效果不大。


(2)以商业地产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代表如龙湖,其实也差不多,也是不怎么待见BIM的。建设过程中也许还不出BIM,但我觉得在商业地产的管理与运维上,BIM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3)以地标和大型公共建筑为核心的业主方:这类代表如世茂中信以及政府等,业主方比较欢迎BIM,但由于其公司(或政府)本身技术限制,所以其BIM的限制程度取决于BIM分包商的限制程度 公司领导人对BIM的支持程度。

蒋以华
2019年12月17日 11:53:48
2楼

施工单位的BIM人员都是要一起做这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