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景观中,植物是所有设计元素中比重较大的景观元素,但在设计过程中,植物一般都是在完成整体布局、节点设计后,被当作填充工具用来填空补缺。 即便如此,植物配置方式规划好,不仅仅能使植物发挥出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成为非常生态的围合空间。 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 使用植物构成空间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设计的目的和空间的性质。通常而言,利用植物构成的空间布局主要有五种:
园艺景观中,植物是所有设计元素中比重较大的景观元素,但在设计过程中,植物一般都是在完成整体布局、节点设计后,被当作填充工具用来填空补缺。
即便如此,植物配置方式规划好,不仅仅能使植物发挥出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成为非常生态的围合空间。
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
使用植物构成空间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设计的目的和空间的性质。通常而言,利用植物构成的空间布局主要有五种:
开敞空间: 利用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主要元素。这种空间设计,开敞外向、无私密性,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之下。
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其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从而限制视线的穿透。
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是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阴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这种空间设计常以“隧道式”空间示人,由道路两旁的植物树冠交叉形成,从而增强道路前进的运动感和透视感。
完全封闭空间: 完全封闭空间的顶面和垂直面均被植物封闭,常见于森林之中,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封闭感。
垂直空间: 垂直空间是运用高高而细的植物构成的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这种空间很多时候使用圆锥形植物,比较常见于教堂、纪念馆之类的植物种植设计,非常有利于烘托严肃庄严的景观感受。
植物景观的设计程序
1.确定植物在整个设计中的角色
园艺设计中,植物有主景和配景之分。因而设计的时候,必须首先确定植物是做主景还是配景。
主景树,一般都是枝干优美、色叶变化的树种,如银杏、五角枫、榉树、朴树等。其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孤赏树、三五颗组合种植作为视觉中心等。
配景树通常会根据不同空间的需要,分隔或围合成空间。配景树主要利用群植和丛植作为背景林。
2.分析植物围合空间的类型
一般而言,开敞空间需要采用草坪、乔木 地被、行道树,而半开敞空间则是使用乔灌草组团种植,需要留出一定的视线空间。
如果植物围合空间是作为私密空间的话,需要采用绿篱围合、乔灌草多层次搭配以及植物结合挡墙等小饰品成景。
3.根据空间及周边元素的边界线标出林缘线
标记林缘线的时候,需要注意地形、道路和广场边界线等。边界线虽然存在凹凸变化而形成开合空间,但是必须得要求其线型优美。不能有太多的折角和扭曲。
4.根据设计原则进行植物群组的平面初步设计
进行植物群组的平面设计的时候,切忌选取的植物树种过多过杂。一般而言,设计理念是质地、色彩、外形等既有对比又能统一的植物素材,还要做到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有3至5种色彩或外形突出的主要树种最佳。
5.结合意境确定植物组合的基调树、主调树、灌木等植物种类
园艺景观中,基调树种以乔木居多,通常是1-2种树型。基调树种主要是用来做背景林,形成屏障。主调树是符合园艺景观意境最主要的树种。如果你想设计四季树叶色彩变化的植物景观,其主调树可以选择银杏、水杉、榉树等。
有时候为保证疏林冬季的景观效果,设计园艺的时候会选取1-2种的常绿树种,如圆柏、雪松、龙柏等。园艺景观中,灌木主要是用来延续视觉,断断续续的灌木丛可以和整个园艺景观保持连续与呼应,同时又可以作为竖向的第三层,增加植物空间的丰富度。
一般而言,同一片区中,灌木以2-3种比较好,因为灌木很多都是开花的树种,季节性比较强,而且灌木和乔木、地被相结合,能在开花季节形成花团锦簇的景观。
地被通常是用来形成舒缓的边界线的,其一般都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很适合生长在阴湿环境中。地被多是草本或者藤本,其高度多在60cm以下。常见的地被有二月兰、扶芳藤、矮牵牛、常春藤等。
草坪种植的品种通常有马尼拉、麦冬、结缕草、早熟禾等。
6.结合立面效果不断推敲平面设计
园艺景观设计的时候,既要结合平面设计又要考虑三维效果。植物景观需要多角度思考其整体效果,不仅要求围合平面空间,也需要考虑林冠线的变化,及立面形成丰富多变的天际线。
7.确保植物种植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编辑留言: 设计植物景观的时候,要多多检查植物的设计是否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如果缺乏统一,可以使用植物过度连接不同的景观节点,孤立进行每个空间的植物配置,是非常不妥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