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感想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2日 18:27:22
来自于闲聊茶吧
只看楼主

一:快与慢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持,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道经》每个地方的工程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北京比较重安全;上海比较重质量;武汉比较重进度等等当然不是认为就不重视其他的方面只是这些方面看的重一些。在北京的工地上监理开会十有八九就是安全问题(不是脚手架的设计问题就是用电 开火等等)这里很多都以安全为由取消或确定某个方案,让人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的口号。而在上海的监理会上不是整改通知单就是不停的重申本工程必须达到“白玉兰” “申安杯” “鲁班奖”等的质量要求。在武汉的碰头会上则是:为了保证工程款或相关专业的进场请在某年某月某日完成空调风管的安装工作等等。限于本人只在这几个地方工作过,其他的地方不敢瞎掰。当然每个城市的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特有的困难。但是所有的工程都必须认真的考虑:进度 质量 范围 安全 沟通等等方面的问题的要素,这些要素也是进入一个新的工地必须搞明白的,有的甲方甚至有的公司老板以为这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快 好 省 三个字就可以了。须不知道快 好 省是三角形的三边不是任何三条线都可以成为三角形的;另外这三字也是十分模糊的概念,所以甲方能够容忍的最低标准是什么,他们对这三字的理解是什么,在整个工程的进行中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快与慢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持,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老子.道经》
每个地方的工程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北京比较重安全;上海比较重质量;武汉比较重进度等等当然不是认为就不重视其他的方面只是这些方面看的重一些。在北京的工地上监理开会十有八九就是安全问题(不是脚手架的设计问题就是用电 开火等等)这里很多都以安全为由取消或确定某个方案,让人真正的认识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的口号。而在上海的监理会上不是整改通知单就是不停的重申本工程必须达到“白玉兰” “申安杯” “鲁班奖”等的质量要求。在武汉的碰头会上则是:为了保证工程款或相关专业的进场请在某年某月某日完成空调风管的安装工作等等。限于本人只在这几个地方工作过,其他的地方不敢瞎掰。当然每个城市的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特有的困难。但是所有的工程都必须认真的考虑:进度 质量 范围 安全 沟通等等方面的问题的要素,这些要素也是进入一个新的工地必须搞明白的,有的甲方甚至有的公司老板以为这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快 好 省 三个字就可以了。须不知道快 好 省是三角形的三边不是任何三条线都可以成为三角形的;另外这三字也是十分模糊的概念,所以甲方能够容忍的最低标准是什么,他们对这三字的理解是什么,在整个工程的进行中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进度无论是谁都是不可以回避的问题,每个人都是关心进度的,甲方希望早早的完成以便使用,施工方总体希望工程很快的完成以便减少人工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比如物价的上涨)施工监理 设计院等都认为因该尽快完成(在这里排除那些少数任务 ,他们完全不管工程的死活,只是为自己的利益来考虑)。这就是在所有的技术标中都必须有工程进度计划的原因(虽然这是来骗人的,但是人总是希望被骗,特别是自己无知的时候)下面以工程施工单位的角度来看进度的问题。
在整个进度的过程中无非就是快与慢的选择上,如果我们真正的明白了这两个字的关系,那么我们的现场管理也应该是很轻松了。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一开工就恨不得马上把工程都干完(特别是刚进现场,不熟悉人的时候,还有其他专业催的时候),于是就不停的让工人们快快施工把可以做的都做好,并且自己也很有激情的为工人们提供各种帮助,但是用不了几天问题就出现了:按照现有的图纸施工好像其他工种不能施工,也让部分工种的施工增加了难度,不停的有人来要求你去商量工程的问题;或忽然发现现在天天在上报材料,但是有的材料好像有多出来的样子,这样的事情已经让自己的水笔都没水了;材料员的电话都被打爆了也不来材料及时是来了也和你要的数量和质量不一致。或者忽然发现图纸出了技术性问题,天天都要找设计院的人,都把设计院的暖通设计师给累坏了等等。各种问题相继出现(大家这是不要下结论是谁的问题)这时因为材料未到暖通工人出现了待工的情况,而其他工种因为风管的位置不能按图施工也不能定下自己的安装空间,所以就有大批的人来问你是为什么不来装,你只有不停的解释,还有部分外包专业也不管你了,自己先安装上去再说,后来不能安装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来骂设计院抬垃圾;到了收进度款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工程量钱也不好算,这样总包和分包老板的关系越来越差,工人不停调动了,管理层也乱了,最后管理人员失去了最初的激情,这样工程越做越慢,项目部的人员相互责怪就这样工地就变成了一个相互怪罪的魔圈:有的人很开心,有的在担心,有的无所谓,有的心在滴血,有的看不明白。
这样的施工管理人员就是没有明白什么是快与慢。工程进度并不是因为要快所以快这么时髦的逻辑。很多的老板特别喜欢这样的逻辑。因为他们有一个逻辑:因为有钱所以更有钱,因为你没有钱所以没有钱。老板们发现工程进度为什么这么慢时一般都发现的问题是:缺材料,缺工人等等于是马上出钱买材料轻工人。这样做好像就解决问题了。其实老板们也只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否则他们也不是老板了,老板的方法一般只能让工地有序的的进展一两天就又没有生气了。老板对工地的作用就像春药对男人的作用,治标不治本,快因慢而生,一阴一阳相互相生快因慢生,慢因快承。只有把事情的铺垫打好了工程就慢慢的快起来了,只有工程顺利了管理人员就可以慢慢的享福了(但是很多老板就是看不得下面的人是空闲的,所以总是给你找点什么事情做做)对整个工程做铺垫就像进入一个宝藏必须在宝藏中寻找机关,如果寻找错误那么事情将寸步难行,相反如果能过正确的化解机关事情就会一帆风顺。
小结:明白机关的所在和宝藏结构是成功盗墓活动的必要条件。
免费打赏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5:34
2楼
二:灵活与死板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际,田甚荒,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由于是谓盗夸,非到也哉。
——《老子.德经》
在工地上人数甚多少则几百多则过千上万。俗话说:“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当然也有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的,在工地待久了就会发现这两句都是真理。在这里有高谈阔论的,有沉默寡言的,有游戏人生的,有的像工程但是身份是经理,有的好像很厉害很专业其实是狗屁不通,当然工地的男人都尽显本色。工地的女工有的漂亮 有的菜皮 有的淫荡,有的是来做饭的,有的是来做爱的当然也有是来做工的,这些人因工程而相互联系也是大家的缘分所在,大家因缘而聚因缘分,在工地上大家对其他的人有极大的包容,能容下任何人:小偷、警察卧底、卖淫的、人贩子等等(这些人都是真实的存在)大家都不会过分的品价你、你也不去怎么评价别人。只是有人灵活的去适应但是有人固执的坚持自己.
在工地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自以为是,不按照施工的顺序来做,还会说这是灵活处理,当你还想不明白的时候,那就一张脸对着你,对你的权威进行挑战了。但是到了最后施工的时候困难重重,这时为问题就是你管理人员的事情了,即使最后解决了也是增加了工程的难度。当然这也更为他的施工方案找到了依据。这种事情在工地里面处处存在,有些人天天在解决不同的工程问题,自信一天一天的高涨,他有时也会想如此多的问题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解决的,这地方还真是少不了他。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总是像四肢灵活的猴子一样在问题的森林中穿梭,真是一群可怜的猴子:他们工程材料不合格而不停的请监理吃饭;因设计单位不签字而不停的给别人红包;他们施工不规范,不仔细定位,为了方便为了省事。他们做工程做的潇洒,他们活的都不错,多么快乐的人生啊,但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不应该花的钱,也不知道操了不因该操的心。最后在老板面前报销的时候又像一个孙子一样。如果一开始就走正道后面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小路固然灵活但是容易误入歧途。走大道看虽死板但可通向光明。
规范施工、灵活处理、规范管理、灵活应变是工程的管理方法。以正合以奇胜。
小结:走正道虽然要被无知者嘲笑但是我们应该走下去。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6:08
3楼
三:对“做活时不要留尾巴”的分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大直若拙,大巧若拙。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天下正。
在整个空调工程中分项之多对大工程来说事情十分的繁琐。只要看看资料员的检验批就知道了。对于多个工程同时施工的时候管理更加的困难(有时解决一件事多让你去忙半天)。可能东边做的差不多了,西边还有一大段没有做。有的因为其他专业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暂停种种这样的问题,到了最后连施工人员自己都不知道哪些没有做完了。特别是到了隐蔽工程,系统试压,系统调试的时候。那个丑态百出,在监理、甲方代表的面前可是没又面子。以前有一个工程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然是我自己管的工地了。在湖北武汉一个工地上因为工地比较大(工程量不大)所以施工的时候队伍做了这边又去另外一边做了,对冷却水系统进行压力试验时,灌水是直接在给水总管上开的一个头接在冷却水泵处的泄水阀上就下班吃晚饭了,也没又留人看着。等我吃完饭来一看冷却塔处像是喷泉一样的往上冲水。这一下把我给吓坏了,还以为是我买的钢管太水货了(不好意思D108的厚度只有2.3mm)可最后一检查原来是冷却塔的进水阀门还没有接上冷却塔。但是因为太阀门太水货也没关严,本来以为没事了放心了。但是所有的电焊机都已经搬走了并且冷却塔还是放在山上的,最后活活的把大家累到了半夜。另外还又一个是上海的工程那个工程相当的大,也是在系统试压的事情,本来要分层试压的但是因为闲太繁琐所以最后做了一个整体试压,那灌水足足灌了一天,可是到了最后打压的时候才发现又几个位置在冲水,一看原来是此处只是把焊给点住了而没有烧晚,这一下麻烦了,如果要泄水后再来焊再试压那简直是要死人太麻烦了,最后只好把几个漏的地方记下来放水后烧好就可以了。
正是因为留尾巴是如此的麻烦所以做事不要留尾巴就成了我在工程现场的教条了。但是对于次教条还要反过来看:在整个空调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据本人统计足足又两三百中这还不包括设备在类,也就是说要完成一个系统材料都需要几百种,所以在工地上不可能需要什么材料就马上可以又的了,又的东西还又一个生产周期(当然如果公司内部配合的相当好的话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正好就是差一个弯头(这种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我相信如果在材料员两天没有拿来大家都会忘记这一回事,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很多尾巴(大工程更是如此,我在上海待的那个工程面积差不多十万平米)这样的尾巴在工程收尾阶段那是最头痛的了,不可避免的要其他专业拆东西。我曾经对我的那些同学说过:“现在的工程都是做一半时间,开始收尾一半时间”虽然有点夸张但是收尾的工作量还是相当客观的。既然尾巴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必须正视它们,把尾巴消除在萌芽阶段。如果你去分析这个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公司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这里的一段主要是从本人所处的公司的感受来的)。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个:1)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2)工程项目现场的人员不配合 3)公司管理与项目管理相冲突 其中以第三种最盛,第二种也是因为第三种,第一种出现的情况在刚刚进安装行业有阿能)
小结:其实很多的问题都和政治相关,如果你所处的公司没有很严重的政治气氛,我想那应该是非常快乐的。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6:42
4楼
四:为什么不能按图施工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乀,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德经》
只要做过现场的人都知道没有不更改的图纸也就是说不能按图施工,当然对设计院说这句话也许他们“不怎么明白”其中的奥秘。不能按图施工,那按照什么施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一般地施工对的班长认为应该根据现场来施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考虑的则是如何能够创造更多的技术核定单和现场签证单。做工程其实不等于建房子装空调等等。工程本身是一个财富分配的大磨盘就看谁可以在这个磨盘中得到利润。对于一个工程特别是在现在材料价格十分透明的时代,技术签证是大发横财的方法(详见《下篇:工程利润从哪来》)对于是否按图施工国外的工程界就比国内的认识层次高一些,他们的设计师更加重视原理系统的布局,而施工图的形成由施工单位完成。不过幸好中国不是这样否则最后一点的横财都没有了,那是中国的公司就只有相互比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了。
除了施工单位故意为了技术签证外,图纸也会存在大量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
1:没有考虑风管 水管的厚度,其支吊架的安装空间。
比如:1)保温玻璃钢风管的壁厚就是30mm,法兰变就是70mm。故实际空间要比图纸上大150mm,另外支架的角铁一般也会有60mm 2)如果结构预留洞只是比图纸上大10cm那么风管的法兰就没有办法过去了 3)在标高方面设计师总是不考虑支架槽钢的厚度比如¢108的无缝钢管其木垫的高度约180而槽钢高度约为100所以空间高度约为30cm。比设计师想象的要高两倍,这样吊定的高度大大的减少了,风管的也同样。4)有些设计师好像所有的风管水管是浮在空中似的根本就不考虑风管应该吊在什么地方。5)有时候管井也太小了根本就不考虑竖井也是要设支架的,特别是主立管的支架都是很大的。
2:外墙 隔墙 楼板的预留孔不正确
1) 由于外墙设计和空调设计的人不同有时设计师的沟通不到位而引起外墙预留孔过小而导致最后在外墙风口的截面积减少影响空调的效果。
2) 有时外墙上预留洞的标高与空调图中不一致大小不一,这样风管的标高也不能按图施工了。
3) 隔墙的预留洞更是大问题因为其他原因不能按图施工导致预留孔大多作废,而这些预留洞口可都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去预留的哦,最后又要补洞开洞,有时候为了迁就洞口还必须根改图纸上的管道大小。
4) 楼板洞口的问题就更多了,特别是在多种专业的管道井内,所有专业的管道定位都没有定位尺寸哦简直是头大。
3:没有考虑工程的施工顺序和特点
比如:经常有的设计师的穿墙风管的高度正好在圈梁的位置。
4:没有考虑水管阀件的安装高度
5:有时特殊空间内的风管大小总是确定不正确。
比如:在弧形网架内的风管是多大,大部分的设计师其实他也不怎么明白就花上去了。
6:没有考虑常规材料的形状和大致的尺寸:比如静压箱的厚度,一般的管件的大小等等。
7:各种专业工种的标高分布不正确十分的严重。
8:没有很好的考虑梁柱子,有的风管标高都在梁的下口之上了。有的还根本没有考虑安装的误差空间。在上海有一个设计师我告诉他说有一个地方不能安装,他说能,最后他就开始计算真的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计算进去了,真的是可以并且还多了两公分。我没办法了,我告诉他安装的时候没有那么准确的,他的回答是那是你们施工单位的问题。最后我也只有把它改小了。
9:有时一个专业的图纸发生了变动其他专业的没有跟着变更
10:有时空调专业要一地漏但是水专业就是没有设计。有的设计师还有劲些只要是排水就表明一句:排入地漏,也不考虑附近是否有。
以上的都是安装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因为不能按图施工所以不能按图施工的。比如:本来风管是靠墙1000mm安装进入机房,而实际是靠墙500mm进入的机房。那么机房内风管或静压箱的接口位置就不能按图施工了。又如:本来风机盘管是靠墙1000mm吊装的但是实际是1200mm这样的风口就没有图纸上好接了。
总之在现实的工程中不能按图施工是正常的因为东西是人做出来的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我们就必须像寻找黄金一样的寻找错误。
设计院的图纸出现错误是肯定的,不出现错误的图纸那只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图纸哪个地方容易出错。这样我们在现场巡视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不至于在那里瞎转。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7:18
5楼
五:技术核定单的必然性
从宏观的意义上来讲没有技术核定单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没有技术核定单施工单位不会因要签字给设计师红包,也不会请监理娱乐,施工单位更是没有钱赚。甲方代表更不用说了,审计师那个位置的杠杆原理也是很明显的。从这个发面说技术核定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从微观的角度说图纸有错误,现场无法安装,专业配合,工艺技术等问题都会直接形成技术核定单。
由技术核定单而形成的签证单更是具有技巧其中:反复签证,签了不做,签了不改,签了不报、签小不签大 以小博大 无中生有 等等(详见《下篇.技术核定单》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7:54
6楼
六:如何控制材料
现场管理人员有时部分的时间都师消耗在上报材料 分布材料 检查材料 收集资料等等上了。对材料管理总的要求就是购买正好合适功能要求的材料随时都有足够的材料不少报不多报工程最后不剩余施工现场不堆压材料。
在空调工程中包括:设备 构件 材料 消耗品 工具 附材等前前后后不下几百种之多。工程之大,材料错重复杂,有时候图纸变更等等所以对材料的统计要求十分的高。并且也不能因为图纸的变更就对材料统计大局由影响。
下面提供一个参考表格:
序号 楼层 系统编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已到 已报 供应单位 备注
GG00001 A区1层 AHU-1-2 镀锌钢管 DN80 1000 米 否 是 天津友发 06年3月2日上报距今以15天
以上使用Exel制成表格在统计材料的时候分层分系统一步一步的统计这样形成文档
在整个统计过程中必须仔细认真的对待,每下笔一个数字都必须有依据。在对材料统计的苦头我还是吃了不少了的。记得还是在北京的一个工地计算镀锌管件后,公司就按材料清单购买了所有的管件,可是最后使用的时候发现有的管件有的就多出来了或少了,在北京做过工程的人应该知道三环以内白天是不准货车进入的,而缺管件工人只能被迫停工。当时大家都看着我,我真是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啊,这样既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又增加了采购费用,后来仔细检查原始数据发现有的是算多了,而有的则是因为管件名称表达不一致在使用Exel的检索功能的时候有部分没有检索到。比如:弯头 DN50和弯头DN50这在检索的时候就会按照两种不同的材料来计算,而算多的部分大部分是因为当时不能明确如何施工时随便统计的,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最后寸步难行,被公司的项目经理直接赶回公司去了。所以在统计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各种阀门是什么系统是哪一层一定要明确的分清。比如:竖井内的管道和水平管道处的关断阀是分属哪个系统那一层,材料的名称格式一定要是唯一的比如木垫有时写成垫木 木托 木马 其规格也是五花八门的表达方式 供应单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参数。这样在采购材料的时候有好处。总之这十二项的内容都必须认真的思考,每个元素都有可能出错,必须小心当然如果形成了规矩以后就没有什么了,按部就班就是唯一的技巧。
在空调工程中,材料的质量验收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个重要性不是说做给监理看的,而是必须明确如果使用了水货有什么后果。下面对空调工程中常见的东东进行分析:
1) 钢管
在空调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钢管是镀锌钢管和无缝钢管
在对镀锌钢管的验收的时候必须明确货物。钢管的镀锌分为热镀和冷镀,冷镀和热镀相差还是很远的,冷镀的钢管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起皮生锈。
对于无缝钢管特别要注意真正的无缝钢管与假无缝钢管的区别(通过观察和敲打来判断)
钢管的厚度、内径、外径必须满足国家的要求。1)在国家标准中钢管的厚度允许误差范围是十分大的,但是钢材的经销商则是按照理论重量来卖的。2)如果镀锌钢管外径不足那么在丝接的时候很可能和管件密封不严密(所以镀锌钢管的外径一定要保证)冷镀的钢管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给它套丝的时候丝口很容易坏掉。而无缝钢管与标准的冲压弯头连接的时候可能和弯头的外径相差太远而大大的影响工程的美观,钢管的厚度必须保证(再次强调)所有在验收钢管的时候必须严格确认个方面另外还要看看钢管管口处是否圆整,对其进行敲打看看钢性是否正确,收集合格验证报告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2) 圆钢等其他型材
圆钢在空调工程中主要用来吊风机规格大部分是#8 #10 #12,在吊装风机的时候因为一般需要设置减震吊钩所以圆钢的末端需要做成钩状故不能用镀锌的通丝吊杆代替以防出现断裂的现象。
通丝吊杆大部分都用来吊风机盘管 风管 水管一般配合膨胀螺栓使用。
扁铁主要用来做木垫的抱箍
角铁槽钢都用来做支架,由于在工程中所买的型钢厚度不足在设置支架的时候必须慎重考虑(比如减少支架的间距)以防出现安全事故。
3) 阀门
风管阀门主要有VD FVD FVDH 等等几种,阀门钢板的厚度法兰边的宽度必须满足要求,比如保温玻璃钢风管的风管法兰为7cm所以必须明确风阀的法兰也是7cm必须钢板的厚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当然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解决问题了)。
水管阀门就是更加五花八门了必须明确阀门代号的意义如Z41H-16C等等,同样作用的阀门代号不同价格相差很远的,更不用说不同的品牌了,在空调工程中最多用的:自动排气阀 铜阀 闸阀 截止阀 蝶阀 平衡阀 动态平衡阀 电动蝶阀 止回阀 过滤器等等每种阀门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表达方式可参见《阀门的基础知识》)
1:自动排气阀这个东西是一个极可恨又可爱的阀件。在每个需要排气的地方必须设置,并且在空调系统中排气的重要性那是相当的啊。但是现在国内的排气阀基本上都存在问题。如果把排气孔拧紧那么就不能排气,而不拧紧则会冒水,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买的是手动排气阀。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自动排气阀门是没有发挥自动的作用的。如果曾经把自动排气阀拆开过的就明白其原理了并且也知道为什么会冒水了(其原理类似浮球阀)
2:铜阀,当然也包括铜闸阀(截止阀) 自动排气阀。铜阀有个好处就是承受能力强所以体积比较小美观。但是随着铜价一飞冲天,生产厂家都在铜阀上面动手脚了:可能阀体比较大或和正常的相差无几但是阀体的厚度很薄,有的为了作人耳目会把接口处做的比较厚实一些但是里面就还是比较薄的,这与很多镀锌钢管管件的偷工减料的方法一样,另外阀芯可能是镀铜的,甚至阀体也是镀铜的,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否这在压力试验的时候会吃亏的,特别是在对阀门进行单体试验时有时会试到2。4MPA这样就有大问题了。
3:闸阀 截至阀 分暗杆 明杆 阀体有铸钢 锻钢 密封面有石墨等等之分。(具体的参见《阀门的基础知识》
4:蝶阀,这种阀门本人是很喜欢的其特点是价格公道 重量轻便 美观大方 体积小巧,但是对其严密性一致不敢肯定,虽然有不少厂家都说密封性能每问题但是心中还是不放心,所以在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一般不会去使用它。蝶阀的种类也是很多的(详见《阀门的基本知识》
5:平衡阀在现在的设计院的设计中平衡阀是占有很大的分量的其效果决定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好坏。但是从现在中国的环境来看平衡阀是没有多少用了,以致于很多工人说高科技越多越坏事。因为现在中国空调的能耗虽然被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约束,所以只要系统吹出冷风就可以了,大部分的空调系统的平衡阀没有经过调试都是聋子的耳朵成摆设。反正现在设计院的水泵扬程 流量都很大,主机也选的大,末端设备也很大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很多小厂都可以生产动态平衡阀、压差控制阀以至每次看到这种水货的时候我都想到中国制度建设的不和谐。
6:电动蝶阀这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电动蝶阀一般用在空调主机处起到防止分流的作用,电动蝶阀最好买进口的。
7:止回阀现在也有很多种应用在空调系统中:消声止回阀 对夹止回阀 普通止回阀 ,消声止回阀比较美观价格也不贵报价也比普通的要高一些,设计师应用的理由也很充分应该是以后止回阀的主流。
8:油漆在空调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防绣漆和面漆,这种东西一定要好,有的油漆都不用加松香水就可以刷了,这样的油漆根本就没有什么黏稠度,防绣的效果完全不行,如果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不出一个星期就会漆黑点了。所以在使用油漆的时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防绣漆两道,面漆两道。
9:压力表温度计这种东西作用大价格低也是形象工程。
10:保温材料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11:丝麻这种小东西我在北京的一个工地上居然也想使用水货,但是问题出来了,因为麻丝的纤维太短不好使用最后工人都不放麻丝了以至镀锌钢管到处漏水,可把我给害苦了。所以价格比较便宜的用量比较少的东东一定一定要好。
另外还有减震器 减震垫 减震吊钩 消声器 风口等等都有应该注意的地方。
对于设备:水泵 风机 主机 末端 消声器 静压箱
水泵到货以后一定要核对铭牌上的参数和设计参数,检查进出口径,对于水泵的检查我也吃过大亏的,当时公司在上海连成水泵采购了8台水泵因为当时没有检查铭牌结果我就安装完了以后才发现冷却塔水泵的扬程37m,而实际只要17m。其他几台水泵的参数也和设计参数完全不一样,后来只要调试不成功就说是水泵有问题。
风机除了检查参数以外还要检查进出口的方向是否和设计相一致否则最后机房内会完蛋的。
静压箱的接口尺寸必须反复检查现场核对才能绘制到生产厂家那里去。如果按图施工订货的话一般只有死路一条。
以上都是一些常见的材料且经常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材料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当然还有其他材料也要小心;内外膨胀螺栓 单头双头螺杆 法兰片 垫片 电焊条 金属软管 软风管 帆布 钢丝网等等。
对材料质量的把握是在谈判过程中的利器。
回复
panzhengxiongwj
2008年02月23日 07:58:40
7楼
七:施工的顺序与工艺知识
在空调工程安装中从安装的角度可以分为楼层风管 楼层水管 机房风管 机房水管 竖井风管 竖井水管 机房设备 末端设备以上的分类是从工程安装的角度来分的。当然从其他角度分类也就不同了(比如从技术来分有七个分部),从安装角度分成这几类有以下考虑:1)主机设备都是工程进行一段时间才会进场的因为可能机房内的基础 墙面 地面还没有完成,而楼层内的风水管在结构完成以后就可以施工了,而机房一般需要基础和墙面刷完了才可以施工。从这个角度来说机房因该延后分开施工。2)从装饰的角度来考虑机房内只有本专业的人员施工不可能有相互专业纠纷的情况,而在楼层内如果不首先安装完那么因水电占用了空调风管的空间的话,那就难办了,并且装饰进场以后就更加难做了,所以必须首先把楼层与机房分开,风水的分开是因为专业工种的分类。3)其他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 4)一般情况下机房的详图也是比较晚才出来的,即使是同时出来也必须让所有的设备都来了核对无误才能施工。
另外提前说明一下机房图纸与楼层施工的不同之处(如何确定对图纸的灵活度将详细说明)对楼层内施工来说平面施工图是十分重要的且无比按图施工因为太多的专业可能发生碰撞所以不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对于机房来说系统图是最重要的,平面图 剖视图基本每什么用,因为一般的设计师在设计阀门的时候都每有怎么考虑阀门的本体所占有的空间大小所以施工图基本上没有什么用相反原理图就十分重要了,机房内的管道走向基本上以方便、美观为主大致方向参考图纸施工图设计。
一般来说工人们都不去去全面的考虑整个工程。他们的任务是把活做好,只保证质量不保证对错,所以要他们尽量的按图施工就必须保证:定位必须按图定位(如何按图定位详见《下篇.图纸会审》
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在这一个工序中必须对现场带班的反复灌输定位的重要性,因为一般的工人都有一个印象空调施工中没有什么精确的东西,以后不好做的时候再想办法,这是工人们的一项思维,为了保证工程不是越做越复杂必须做好定位工作。再空调工程中的定位有:风管 水管支架的定位 支架横杆打孔定位 设备定位 风口定位 预留孔定位这些定位是整个工程的中心是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管件所在。但是很多人都对定位没有怎么重视甚至项目部内部的人员也是这种想法,以为差个10cm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其实这是没有分析工程问题的原因,很多大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小问题因出来的。
对于定位包括水平定位 标高定位 对于一般的空调安装工程来说都是结构完成的时候就要进场了,有的已经完成了隔墙 外墙,但是地面 外墙的涂刷还没有完成,这样就决定了施工图中的尺寸必须明确是完成面还是结构面等等,为了统一标高在施工现场必须明确相对标高线,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没有怎么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是尽量向上吊装的,这样即使不能保证吊顶空间要求也不会是自己的错。不过这是一种部负责的态度,但在现有的工地中是十分普遍的。在上海的一个工地的贵宾室的吊定高度只有2.10m看了就好笑,可是大家都视而不见,其实这是一个很好办技术核定单的机会,不过难度有点大(详见《下篇.技术核定单》)。
风管水管支架必须有正确的定位,风管水管在何处开设三通必须依照施工图一般情况下风管三通都和风口的定位相关,如果三通的定位部准确那么以后风口下接的风管就必须做的很不规则这样既不美观又增加施工的难度。而水平管道定位不正确的时候很容易就占用其他专业的空间,在风管的安装过程中支架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作出来的管道才是十分美观;水管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水管的支架一般都是固定支架如果支架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管道是不可能做直的,而这样的管道也只有返工的命运。除了定位需要准确以外,支架也不能随便做必须参考标准的图集,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的:有一个工地的水管支架就因为比图集上做大了一点正好挡住了装饰的窗帘盒了,需要我们更改我们说根改可以但是必须签证但是甲方代表认为是因为支架做的不规范。幸好我们做了一下其他方面的工作要设计院把装饰图改了。
支架横杆上的打孔正确,这主要是对水管而言的,一般空调供回水都是共用一个支架,这样水管使用木垫固定,因为水管会变径所以每个横杆上的孔间距都不一样所以要认真的计算,否则苦头就吃在后头了,可以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北京有一个工地上使用镀锌钢管比较小所以大多地方使用的是吊杆局部使用固定支架(我有一个习惯:放任工人、施工观察他们施工、引导他们达到我的要求),因为横杆上的孔没有计算准确最后管道上去了以后才发现抱箍穿不进去,即使勉强传进去了水管都变形了,当时监理不停的说我们做的太差了要整改正好我也想要他们整改,这样我当着工人和监理的面给他们上了一堂定位重要性的课,那效果是相当的不错啊。
回复
qrhui2006
2008年02月23日 16:37:29
8楼
如此好的文章咋没人顶啊!兄弟你了不起,咱给你顶起!!!!!
回复
clyycn
2008年02月24日 11:44:02
9楼
期待中。。。好东西需要分享
回复
gsh999
2008年02月26日 12:46:55
10楼
很不错。。。。施工中的确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回复
cyjme
2008年02月26日 19:38:50
11楼
收藏!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