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一旦开工就如打仗,事情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现场乱作一团,这几乎成为常态。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还是造价咨询人员,均是如此。 一、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忙 本来是可以不用这么忙的。 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有很多,本文只讨论BIM能给你带来什么? BIM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以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旧管理模式的改变和突破。 BIM工具就是利用BIM强大的工程量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代替人的劳动。BIM技术已经可以部分实现计量与信息处理自动化,项目与个人对待BIM的态度与使用BIM程度决定其工作效率的高低。
工程项目一旦开工就如打仗,事情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现场乱作一团,这几乎成为常态。不管是业主还是施工单位还是造价咨询人员,均是如此。
一、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忙
本来是可以不用这么忙的。
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有很多,本文只讨论BIM能给你带来什么?
BIM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以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旧管理模式的改变和突破。
BIM工具就是利用BIM强大的工程量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代替人的劳动。BIM技术已经可以部分实现计量与信息处理自动化,项目与个人对待BIM的态度与使用BIM程度决定其工作效率的高低。
二、BIM如何减少你的工作量
造价成本人员之所以整天忙忙碌碌,是因为没有好的工具或者说没有使用好的工具。
1、BIM是可信赖的计算
是否有一种更加高效又低成本的造价管理方法?有,BIM可以近似地实现快速的计量也是可信赖的计算,可以提供基础数据。同时,BIM又具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并且能实时动态掌控项目资源计划和变更情况,数据及时更新,同步联动。可以按时间、按材料、按标段、按部位、近构件分类统计,为采购、招标、进度款支付、签证、索赔、分包结算等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工程量不是消耗量。
工程量是以自然计量单位或物理计量单位表示的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工程数量。如砌体工程量,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按图示尺寸进行相关的扣减计算出的实体工程量。
消耗量是完成工程量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的用量。如对砌体工程量进行分解,得出人工、砌砖、砂浆、机械、水、电等消耗量含量。
材料采购用量不是按工程量而是按消耗量,计价软件自动对工程量进行分解,采集到人工材料机械的基础数据。
由于国内政府定额是作为计价依据使用,而不是按照实际消耗量测算,这是现有定额的缺陷,只能用于计价。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其消耗量能真实反映实际消耗,如此可以准确制订投标策略,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2、共用一个BIM系统
业主与承包商可以共用一个BIM系统,真正实现数据的透明化和一致性。甲乙双方面向的是相同对象,同一项目同一工程,无需各算各的,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相互核对的环节。承包商无需担心数据透明后“无利可图”,本来就应该取财有道,赚取合理的利润,别觊觎本不属于你的利润。
3、让设计提供BIM
业主要求设计院提供BIM模型,最好是带量的BIM,如果是为了好看或者符合政府规定搞个华而不实的BIM就没意义,为了BIM而BIM,看不到任何BIM应用的主观能动性。既然花了钱,就要让它产生实际价值。
业主应该真正重视设计概算的编制。现在设计院编制设计概算太粗,有时有糊弄人之嫌,工程量基本不算,按指标,概算精度低,除了报建办手续用之外,项目造价控制的意义不大。
如果设计提供带量BIM模型,既解决设计概算的工程量计算问题,也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提供方便,设计BIM要么成为建筑全生命周期通用或唯一的信息平台,那么与施工单位或第三方建的BIM模型相互兼容数据共享。
Revit的BIM是应用关系数据库来创建的三维建筑模型,可以生成二维图纸和大量相关的、非图形的工程项目数据。
国内造价软件厂商所开发的图形平台,不管是以基于CAD平台,还是自主开发的平台,都没有强大逼真的三维功能,其所谓三维是假三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维。同时,造价软件建BIM,需要导入Revit或AutoCAD 电子图,进行转化,或者从零开始输入参数画图建模。
而基于Revit平台的工程量造价模块,可以直接调用Revit模型中的实体属性以及按计算规则计算的工程量。
三、让BIM成为你的助手,减少你的工作量
BIM算量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国内专业图形算量软件具有强大的算量功能,甚至不用画图,可以直接从Revit或CAD中导入。当然,由于国内算量软件还没有完全成熟,不是说导入就万事大吉,还需要人工处理和干预,因为导入不是百分百的正确,识别率低,容错性差。原模型或图纸越规范,那么导入的准确率就越高。如果让设计院提供规范标准的模型或图纸就可以大大减少图形转换产生的错误。
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造价中最繁琐、最高频的一项工作,消费造价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合约成本人员也不只是算量计价,他们的工作重心在招标、合约、成本等方面的管控,但工程量作为基础性数据,仍是一切工作的依据。
其次,计算设置标准模板调用,同样的模型,不同的计算规则和设置,计算出来的结果完全两样。
第三,设计变更及时更新。为了对变更前后造价作比较,所以建议另存为变更1文件变更2文件,这样,各个变更所发生的费用变化就一目了然。模型对设计变更的处理比较方便,直接在模型上作改动就会自动更新。如果是原始的手工方式,处理太繁琐,数据分析难度较大。
国内设计变更太频繁太随意,至于变更后是否更优没人考虑,有的可能还不如原设计,破坏设计师的理念、整体性和风格,缺乏对设计师的尊重,最后弄得不伦不类。错误性设计当然要变更,功能性改变也需要变更,但有的变更毫无道理,纯粹是为变更而变更,是领导的判断和意志,有的则是施工单位为了谋取不当利益故意提出变更要求。
也有的变更发生可能是因为没有使用BIM,如果应用BIM可以减少30%的变更,既节省造价也减轻造价人的劳动。目前BIM的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和虚拟施工等功能可以及早原设计错误,减少变更和返工。
第四,有些项目划分不同的标段不同的分区和不同的进度节点,手工分割,是非常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BIM模型可以随心所欲地圈定范围,分别进行统计。
通过BIM模型与进度计划的关联,可以实现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实时动态对比分析和造价预警等功能,完善成本管理。
四、BIM是造价管理之锚
国内造价业不缺少政策法规,但一些深层次问题至今无解,造价管理仍然是粗放,相对落后。工程基础数据的计算、生成、采集、使用、交换、储存,既效率低下,也缺少精度,更缺乏透明度,这就使得造价管理丧失了一个基本的“锚”。
三维设计BIM,让业主能够更直观形象全面了解设计成果的最终形态,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沟通障碍。
BIM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减少重复计算和不同计算主体导致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BIM数据透明,减少浑水摸鱼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现象。
多专业模型整合和冲突检测,避免碰撞,减少项目成本追加。
以综合BIM模型为载体,实现跨阶段信息融合与共享,各参与方信息交互与协同,减少计算成本和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