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企业转型
素颜男神
2018年08月25日 22:12:48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1、前期准备,团队分析。 首先就要有满足项目需求的软件和设备,再而对团队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找出需求点,来做为切入。 2、理清概念,制定标准。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概念,而软件只是实现BIM的工具;当然在使用工具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一套合适的标准,因此基于需求,需开发应用流程或功能平台,相关人员参与培训,制作操作手册。



1、前期准备,团队分析。
首先就要有满足项目需求的软件和设备,再而对团队自身的条件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对工程项目进行分析,找出需求点,来做为切入。
2、理清概念,制定标准。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概念,而软件只是实现BIM的工具;当然在使用工具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一套合适的标准,因此基于需求,需开发应用流程或功能平台,相关人员参与培训,制作操作手册。
3、 拓展BIM的几种应用点。
(1) 工程资料的管理方式不同。
技术的出现丰富了项目质量检查和管理方式,将质量信息挂接到BIM模型上,通过模型浏览,让质量问题能在各个层面上实现高效流转。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文档记录,可以摆脱文字的抽象,促进质量问题协调工作的开展。
(2)通过BIM技术制定施工策划及总平面布置。
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结合BIM在施工前通过BIM技术绘制3D现场综合平面布置,3D模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尺寸,立体展现施工现场布置情况,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交通组织,避免现场混乱;同时为高空安全吊装提供数据








(3)结合BIM设计深化及图纸审核。
施工管理人员结合BIM三维建模过程中对设计图纸进行校核和深化;对建筑、结构、机电安装各专业图纸进行碰撞审核,从而在施工前解决图纸的错漏问题。对机电安装进行管线综合,保证精准的管线综合布置。再结合三维碰撞检查,实现零碰撞。



4、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管理人员结合BIM在模型量化的基础上,将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连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反映到模型中,实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管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划分已经完成工程量,输出施工进度,进行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的对比;可以直接对现场进度情况进行分析诊断,更直观、可视、清晰,改变了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模式,确保了进度计划合理和可行。



5、数字化加工。
施工管理人员可利用BIM模型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安装构件快速放样,实现工厂预制,将模型应用到现场放线控制中,满足了施工精度要求。通过模型与现场实物对比,采用数字化验收,实现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
6、BIM团队的注意事项:
(1)Revit是属于团队的。
(2)Revit需要统一软件版本。
(3)使用工作集或者链接进行合作。
(4)BIM模型文件命名非常重要。
(5)BIM族的基本参数和参数列表需要确定。
(6)族检入数据库时,检查标准需要明确。
(7)族的编码工作非常重要,加密也重要,但不是必须的。
(8)构件的颜色必须统一规定。
(9)团队网络架构很重要。
(10)模型的拆分规则要提前设定,不同专业各有不同。这个需要团队的负责人来分配,我做哪个楼层,你做哪个楼层。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