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让“芙蓉花”盛开梅溪湖畔
co111123
co111123 Lv.2
2019年05月07日 23:04:36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QQ截图20190507230352.png (252.2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9-5-7 23:04 上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盖房子不再是按照图纸一砖一瓦弄出来,建筑工人也不必对着满桌子的图纸按图索骥。“简而言之, BIM 技术就是把平面的图纸立体化。”在中建五局大厦的“蓝扳手工作室”,周毅熟练地打开电脑软件,向记者介绍什么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盖房子不再是按照图纸一砖一瓦弄出来,建筑工人也不必对着满桌子的图纸按图索骥。“简而言之, BIM 技术就是把平面的图纸立体化。”在中建五局大厦的“蓝扳手工作室”,周毅熟练地打开电脑软件,向记者介绍什么是 BIM 。“现在建房子和以前不同了,我们在建一栋高楼大厦之前,先在虚拟的三维空间建一栋楼。”周毅用通俗易懂的话说。

BIM技术 把设计、施工和运维整合到一个模型上

受图纸平面化局限,在建设过程中修改方案是常见的事。而利用 BIM技术 ,可以在项目开工前就在虚拟空间做出一个竣工模型。建筑施工人员按照这个模型各司其职,设计人员无须再返回设计院修改图纸。因为模型方案清晰可见,一目了然,确定后不必再浪费人、财、物、时,可以大幅节约工期和成本。而操作这一技术的就是“ 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员”,周毅就是这个新职业大军中的一员。

“以前建筑施工是一个个‘孤岛’,设计方画出了平面图,施工方按照平面图去施工,后期运行维护又是一个系统。”周毅说,现在不一样了,BIM技术把设计、施工和运维整合到一个模型上面,是一个完整的信息链,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

“很多年前,我们去工地都要带着一大堆图纸。现在,只需要一个移动信息终端比如手机、iPad,就可以进行施工,而且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周毅回忆说,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正式拉开BIM在中国应用的序幕。也正是从那时起,周毅接触到了BIM技术,并深深爱上了它。

BIM技术让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矗立梅溪湖畔

“你不要小看BIM。这样和你说吧,如果没有BIM技术,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能不能建起来,还真难说!”周毅告诉记者,犹如几朵美丽的芙蓉花盛开在湖南湘江新区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就运用了BIM技术。

该项目由英国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设计,各单体为整体流线感极强的异形建筑结构。异形结构给机电施工中的施工工艺、管线排布、管线连接等工作增加了难度,带来了挑战。为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中建五局安装公司决定从项目前期图纸深化阶段就引入BIM技术,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建模。

“我们用BIM技术深化设计,共设计出了土建模型、钢构模型、机电模型、幕墙模型和精装模型。并把这一技术运用于建设的全过程。”周毅说,在建设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时,他们建立了基于云平台的现场管控,对发现的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iPad在模型和图纸上进行记录并拍照,派发给相应的责任班组跟进并限整改完成时间。同时自动同步上传至云端,项目执行人员、建筑工程师、监理人员等都可以在云端看到。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异形建模难题被顺利攻克,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最终矗立梅溪湖畔。

“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员工作,BIM技术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精通施工技术,还需要懂计算机、懂现场等知识。”周毅告诉记者,BIM技术所提供的设计可视化、建筑生命周期模拟、整体进度规划、成本预算、工程量估等一系列应用,使日常工作更高效、更立体,更省时省力,未来发展将大有所为。“BIM技术将会在建筑领域推广和普及,越走越远。”周毅信心满满。

新职业简介

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员(BIM):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人物名片

周毅,中建五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首席BIM工程师。

职业感悟

BIM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成为人社部颁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意味着BIM技术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BIM技术的迅猛发展,今后建筑施工将实现设计、施工、运维的协同管理,为建筑业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必将为建筑业发展带来全新的变革。


来源:重庆BIM联盟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