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人员,二十年的心得体会(让你比别人更优秀)连续更新
sm0708
sm0708 Lv.9
2014年01月02日 11:04:35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9 19:55 编辑 时光如梭,转眼从事桥梁设计领域二十个年头了,回想到前天好像我还在交大读研的时光。在这一般桥梁设计行业产值高,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还算比较高的,如果你是从事桥梁设计行业的工作,不管是大型设计院还是民营设计单位,要想在单位立足,必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只会画图,不会计算,你会发现,自己在单位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毕竟桥梁设计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现在一些大的设计院都有监理公司,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监理,而像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些集团型设计单位,会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一些勘察工作,那就是经常住在工地,做一些比民工稍微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不是那样的集团设计院,又没有监理公司,那跑龙套的工作就不一定能长久。 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都一样,很多人都会一直在跑龙套,最后被淘汰,这些人始终还不会明白真正的原因,他会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他会认为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会叹息没有人能发现自己是个天才,从来不会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9 19:55 编辑

时光如梭,转眼从事桥梁设计领域二十个年头了,回想到前天好像我还在交大读研的时光。在这一般桥梁设计行业产值高,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还算比较高的,如果你是从事桥梁设计行业的工作,不管是大型设计院还是民营设计单位,要想在单位立足,必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只会画图,不会计算,你会发现,自己在单位就是一个跑龙套的,毕竟桥梁设计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现在一些大的设计院都有监理公司,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监理,而像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些集团型设计单位,会把这些跑龙套的安排做一些勘察工作,那就是经常住在工地,做一些比民工稍微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所在的单位不是那样的集团设计院,又没有监理公司,那跑龙套的工作就不一定能长久。 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都一样,很多人都会一直在跑龙套,最后被淘汰,这些人始终还不会明白真正的原因,他会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他会认为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会叹息没有人能发现自己是个天才,从来不会去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但是现实比他想象的要残酷。
如何使你自己不被淘汰,如何使你自已成为主角,也许以下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美国前总统布什就职演说,说过一段话: everyone belongs, that everyone deserves a chance, that no insignificant person was ever born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从来没有微不足道的的人在这个世界出生。
但是一切都得靠自己(这句话不是布什说的,是我说的)
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几个特大型设计院都在铁道系统,原来直属铁道部。其中大家都知道的,铁一,铁二,铁三,铁四,这几个设计院的规模和实力基本相当,但是要想进入到这几个单位到成为佼佼者,现在来说有一定的难度。08,09年的‘刘’主持铁道部工作的时候,中国高铁快速快速发展起来了,去这些特大型设计院还是有机会的,但是现在‘刘’去了北京的秦城,铁路建设项目基本放缓。就算你是硕士或者是博士,如果没有相当强大的关系,想进入这几个特大型单位,还是相当困难的,还得对自己下很大的功夫进行修炼,这几个单位都各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对于进这些单位,修炼的方向或者科目都不是相同的,但是在这些都是人才济济的特大型设计院,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了?明天我们在继续详细的一一道来
今天就接着上次说到在人才济济的特大型设计院,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了,这个话题说下去,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大师说过“学习要有方法,要有计划,才能事半功倍”第一步,要立足,站稳脚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大家也很清楚,我们是在一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大学里,基本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到了设计院工作,要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那就要多做,多问,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样才能很快成长起来。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并不是你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哪怕是你超出了其他人很多,这只能保证你在这个单位立足了,只是表示自己已经站稳了脚根,要想成为单位里的一颗“明日之星”还需要继续修炼,如果你不想成为主角或者继续研究技术,就这样也可以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但是想要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你还需要修炼的科目不在只有技术了,而是政治学和关系学,政治学和关系学在大学里是没有的(这里说的不是学校里课的那个……..相信大家都懂得)这两个科目是博大精深的,如果修炼的不得要领,就会像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那样走火入魔,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其结果就是“双规”进“黑房”这样的例子在每天的新闻里数不胜数!下面首先介绍如何在下面的几个大型的设计院,继续修炼成为单位的主角?
免费打赏
力挽狂澜
2014年01月17日 17:56:11
42楼
坐等。。。。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18日 08:47:31
43楼
插一段关于桥码软件消息,桥码软件已经于2014年1月6日进行了第六次更新,更新后支持箱梁预应力自动布束,目前全面实现了等高、变高、变宽异型箱梁的输入、出图、计算的一气呵成,所有过程数据均可自动生成。
今天有事,帖子下午更新......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19日 20:41:07
44楼
本帖最后由 sm0708 于 2014-1-20 16:57 编辑

说完铁四院再说中铁咨询,这个单位在北京。关于北京的历史,大家都会很了解,阿汤哥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这个单位原先的主体是铁道部专业设计院,简称铁专院。原先在北京的西交民巷,初看这个地址很容易想到北京郊区的农村的某个巷子。其实不然,那个地方可是风水宝地,那地方到人民大会堂只需步行三分钟,在地图上很容易找到。不过现在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已经不存在了,那地方与现在的中铁咨询也没有关系。当时铁道部将铁专院与北京铁路局设计院、济南铁路局设计院等单位合并重组,组建成现在的中铁咨询,办公大楼就在现在的北京西客站南广场边上,那次的重组还集中了中铁大桥设计院、铁四院等几个大院的很多精英,就好像水泊梁山除了宋江的108条好汉以外还召集了曹操、刘备、孙权的各路人马,再加上东邪西毒、郭靖黄蓉,以及后来的霍元甲、陈真,只是少了灭绝师太,那是因为她在12306网购火车票时刚好电脑死机,等到重启以后再进入12306,那火车票已经全部都卖光了,连站票都没有。重组以后就叫中铁咨询。这个单位非常奇特,这里所说的奇特之处就是,各路好汉都是顶尖的高手,集合在一起还能够相互协调,相安无事。
如果你有幸到了这个单位,问阿汤哥有什么好的建议,那阿汤哥也是建议你读一本书,这本书就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走为上”,为什么说“走为上”,你懂的。如果再问走到那里去,阿汤哥可以建议你去一个单位,那就是”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简称大桥院。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21日 09:10:23
45楼
今天写完最后一段大桥院的故事,年前就不再写了
回复
小和尚
2014年01月21日 09:53:07
46楼
sm0708 发表于 2014-1-10 09:51 感谢您的关注,这是因为阿汤哥都是经过实地考察的。阿汤哥看来出书比演电影更合适!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21日 10:56:59
47楼
小和尚 发表于 2014-1-21 09:53 阿汤哥看来出书比演电影更合适!感谢您的评价,春节过后继续更新。
回复
小和尚
2014年01月21日 13:10:44
48楼
sm0708 发表于 2014-1-21 10:56 感谢您的评价,春节过后继续更新。嗯,期待楼主继续上传,楼主一支笔啊!
回复
likuairuo
2014年01月21日 14:45:31
49楼
楼主是内部人吧,对这个这么熟悉
回复
sm0708
2014年01月21日 17:54:50
50楼
中铁大桥院也在武汉,原先在汉阳的晴川街晴川饭店边上。那时候一个院子三栋很平常的四层小楼,后来武汉市把那地方拆了,让大桥院搬到沌口。现在的大桥院也是一栋五层楼,不过占地面积很大,那栋建筑就像一个乌龟壳子,说是乌龟壳子这里完全没有对大桥院不恭敬之意,只是无法用其他的语言去形容那栋楼层不高,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
据说这栋建筑的由来是这样的:
有一位已退休的大桥院前领导一直在当时的晴川街那栋四层楼里上班,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电梯,这位领导有一次去北京出差,住在一家带电梯的宾馆,也算是平生第一次乘电梯。那天中午应酬时吃得酒足饭饱,回宾馆休息,刚进电梯没多久,那电梯就出现了故障,要知道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少,可偏偏那领导第一次乘电梯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当时那位领导极其恐慌、高度紧张。只听”扑哧“一声,本应是在宾馆的卫生间里完成的一件常规动作,在宾馆的电梯里完成了,就好像是黄河决堤、汹涌澎湃、一泄千里,怎么回事?原来是大便失禁。从此以后那位领导就患上了”电梯恐惧症“。所以后来这位领导在审查大桥院现在这栋办公大楼的设计方案时,坚决要求不能做高楼,也不能安电梯,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反对,后来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那办公大楼只做五层,电梯还是要安装,所以大桥院的办公大楼就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你去过大桥院,就会发现即使安装了电梯,大桥院的领导也不会乘电梯,那是因为大桥院的领导都在二楼办公,领导的办公室离楼梯很近,离电梯很远。从领导的办公室到电梯的距离比从楼梯下到楼下的距离还远。
大桥院在中国桥梁界的地位,是其他单位无法相提并论的,即使铁道一、二、三、四院,一般在比较桥梁专业的技术实力时,也会有意回避大桥院。
有一位大学生在大桥院的求职信上引用了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一段话“我于茫茫人海中向贵单位投递一份简历,追求我人生之唯一终身职业,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注:徐志摩原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如果说这是一个片面的事件,那么以下事实就可以说明大桥院的地位。一般大桥院的退休技术人员在到南方一些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都会被这些单位当成专家,大桥局的一位司机退休以后到一个乙级设计院当上总工,也会有这种可能。
回复
qyf1013
2014年01月21日 18:15:37
51楼
楼主真是博才多学,见识了很多东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