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巧搭“积木”——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海中桥梁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知识渊博的刺猬
2023年09月22日 16:25:17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跨海段桥梁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座、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主跨2×150m,标准跨90m,钢箱梁宽39.4-52.6m。采用钢管复合桩+装配式下部结构,承台、墩身、盖梁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节段间采用预应力粗钢筋连接;上部结构采用闭口整幅钢箱梁,整孔吊装施工。桥位处水深5-18m,基岩面起伏剧烈,存在多条风化深槽,E2地震峰值加速度0.795g。大跨径宽体钢箱梁、复杂地形地质下强震区采用装配式下部结构是本项目设计难点,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跨海段桥梁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座、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主跨2×150m,标准跨90m,钢箱梁宽39.4-52.6m。采用钢管复合桩+装配式下部结构,承台、墩身、盖梁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节段间采用预应力粗钢筋连接;上部结构采用闭口整幅钢箱梁,整孔吊装施工。桥位处水深5-18m,基岩面起伏剧烈,存在多条风化深槽,E2地震峰值加速度0.795g。大跨径宽体钢箱梁、复杂地形地质下强震区采用装配式下部结构是本项目设计难点,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复杂的建设条件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是在建的厦门第二西通道工程的东延伸段。起点与本岛侧环岛东路互通相接,终点与翔安侧滨海东大道互通相接。路线全长12.321km,其中海中段桥梁全长3.27km,海中段跨越中航道、东航道和西航道三个航道,均采用双孔单向通航的方式。中航道桥采用2×90+2×150+2×90m,其余桥梁跨径均采用90m。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该桥址区域处于东亚季风区,东,西风带交替影响的过渡区,风速较大。厦门多年平均风速为3.4m/s,强风向为ESE向,最大风速38 m/s。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海域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常水位下,一般水深8~15米,可满足大型浮吊吊装要求。


本场地地层结构较单一,但地层岩性、厚度和埋藏分布等在空间分布上变化较大,特别是花岗岩岩面起伏大,基岩埋深较浅。


场区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对应的地震烈度为Ⅶ度。


 


本项目处在高崎机场的航空限高区内,桥型选择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桥面最高点标高为48m,永久结构及行车界限不超航空限高;施工设备需突破航空限高至150m。


本项目跨海段桥位均沿白海豚核心保护区外围通过,距离为190~280m。


 

图2 本项目与高崎机场航空限高区的关系


全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


总体设计


海中段桥梁全长3926m,海中段除起点位置采用总长约600m的混凝土梁方案外,其余均采用钢箱梁方案。钢箱梁桥含主通航孔桥(2×90+2×150+2×90=660m)、东通航孔桥(4×90=360m)、西通航孔桥(4×90=360m)、非通航孔桥(均为90m跨径钢箱连续梁)。


钢箱梁均采用整幅单箱方案,主通航孔桥梁高3.5-7.0m,其余90m跨径梁高均为3.5m;主梁横断面挑臂长度8.0m;实腹式横隔板间距10m,两道横隔板之间设置3道横肋;顶板宽37m,全断面布置4道腹板;顶板、底板、斜底板均采用U肋加劲,腹板采用板肋加劲;全桥钢箱梁顶板、顶板U肋、顶板板肋及横隔板部分区域采用Q420qD,其余构件均采用Q345qD。


 

图3 钢箱连续梁主梁标准横断面 (单位:mm)


下部结构采用预制承台和墩身。墩身按高度分为2-3段预制,下节段与承台整体预制,上节段与盖梁整体预制;墩身节段之间采用干接法连接,具体连接构造有预应力粗钢筋、剪力键及环氧树脂涂层;桩基采用钢管复合桩。


跨径布置


根据本项目建设条件,控制设计主要因素为航空限高、白海豚保护区、通航要求、景观要求等,故本项目要求桥梁建筑高度需在航空限高范围内,同时尽量缩短海上施工周期、合理降低造价等。增大海上引桥跨径,减少海中基础数量,既可缩短海上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费用,又可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保证总体的低阻水率和景观效果,就高跨比例、经济性及缩短工期等方面而言均是合理的。


结合以上要求,同时响应国家关于推广钢结构的政策,本项目海中桥梁均采用重量轻、跨越能力强的钢结构作为上部结构。考虑到100m跨径整幅整孔吊装重量(在满足航空限高的条件下)超过目前国内现有起吊设备极限值,相对80m跨径而言90m跨径的景观性好、建造周期短、阻水率小,因此推荐采用90m跨径。


墩梁连接方案


1.墩梁固结

本项目位于海中,运营期桥梁的养护工作环境差、效率低、难度大,采用墩梁固结形式,可以减少支座数量,减少养护、维修工作量,降低运营期间管理养护费用,降低全寿命周期内综合费用。同时,墩梁固结形式有助于提高结构整体性,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本项目引桥上部结构推荐采用大跨径钢箱梁或者组合梁。对于钢箱梁,若采用墩梁固结,则墩梁结合段(钢箱与墩身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构造较为复杂,需要研究合理的固结措施,如设置竖向预应力、墩梁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等。对于组合梁,若施工阶段即实现墩梁固结,则墩顶梁段将承受较大的负弯矩,对混凝土桥面板受力极为不利,故可按照简支变连续、最后墩顶固结的施工顺序,保证施工阶段一期恒载时墩顶无负弯矩;桥面板铺设结束后墩顶桥面板无拉应力。此种施工顺序对应的施工过程也较为方便。


2.墩梁支座连接

墩梁采用支座连接可简化施工过程,简化墩顶区域主梁和桥墩构造,降低施工难度,也有助于保证计算模型中的边界条件和结构实际受力状态吻合。通过设置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采用合适的支座类型,可以有效地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避免落梁风险。同时,采用支座连接也可以减小温度作用下结构内力响应。


墩梁固结和支座连接方案的对比如表2所示。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抗风研究


本项目对中航道桥和西航道桥开展了抗风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设计风参数的确定,包括设计基准风速、静风稳定性检验风速等参数计算。

(2)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动力特性分析(包含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

(3)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主梁节段模型涡振风洞试验。

①涡激共振振幅允许值确定;

②节段模型和实桥涡激共振幅值的换算;

③涡激共振发生风速范围、振幅测定。

(4)主梁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

针对大桥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进行主梁节段模型测力试验,试验结果包括风攻角-10°~10°的主梁升力系数、升力矩系数和阻力系数。

(5)非线性静风稳定分析。

(6)综合风洞试验分析结果给出两座桥桥型方案的抗风性能评估。


BIM技术应用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辅助结构设计,并基于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包含施工模拟与施工工艺可视化交底。充分发挥BIM技术优势,将三维模型与时间整合,形成一个可视的4D施工模拟,直观、精确地反映各个环节的施工进度。对关键分项工程、重要工程节点的施工工艺动态、直观模拟,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专业的交叉施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图4 钢箱梁BIM模型


热轧变厚度U肋技术


我国大跨度桥梁中,大多采用U肋加劲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目前普遍使用冷弯U形肋,但是冷弯U形肋存在诸多问题,除疲劳问题以外,还存在一系列包括设计、加工、制造等问题。热轧U形肋是解决正交异性桥面板和U形肋如上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


传统冷弯U形肋采用热轧卷板开平、切毛边后冷弯而成,存在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热轧U形肋利用相当于原有生产板材环节所需的能耗,直接完成成品U形肋的生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热轧U型肋弯角通过万能轧机一次热轧成型并通过平立矫直,降低残余应力,避免了冷弯U形肋由于冷弯,导致折弯处残余应力较大,使得U形肋失稳,并且疲劳性能降低。热轧U形肋产品是由钢坯直接轧制而成,通过增加U肋角壁厚,增加与桥梁顶板接触面积,提高顶板刚度,从而提升顶板的抗疲劳性能。


结构安全受力分析


钢箱梁局部受力分析


结构的总体受力满足规范要求,但本项目跨径较大,且桥宽较宽,存在多体系受力的问题,结构空间效应明显。因此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支点及跨中等重点部位进行详细分析,经计算可知,结构支座横隔板、支座附近的人洞及过焊孔受力较大,存在应力集中现象。通过合理调整板厚及结构构造,使得钢结构的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图5 钢箱梁局部分析模型


预制装配连接局部受力分析


连接的安全可靠是预制装配结构的设计重点,预制承台与桩基之间采用现浇孔进行连接,现浇孔内设置联通纵横向钢筋及剪力键。本项目为高桩承台,在竖向、纵向及横向风载和波浪荷载的作用下,连接部分受力较大,对该部位进行局部分析,计算考虑混凝土材料的受压和受拉非线性,并对新老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承载力及抗裂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图6 预制承台及现浇孔构造示意

 

图7 桩基承台连接局部分析模型


抗震计算分析


本项目地震烈度大,抗震设防等级高,基于桥梁的抗震合理安全度原则,在确定桥梁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时,主要考虑桥梁的重要性,以及桥梁结构功能丧失可能引起的经济损失;地震破坏后,桥梁结构的抢修和加固的难易程度;以及建设单位所能承担的抗震防灾的最大经济能力三方面因素。本项目海中桥的设防标准如表3。


 


常规体系下,E1地震横桥向作用下,桩顶截面发生屈服,能力小于需求,横向固定支座水平支座剪力均较大,最大达到支座吨位65%,支座的构造设计上存在困难,因此采用考虑减隔震支座设计。考虑E1地震作用时结构进入减隔震体系,在E1及E2地震作用下,各桥墩与桩基截面处于弹性状态,支座位移能力满足变形要求,满足抗震性能目标。


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是厦门市进出岛交通网络规划中的交通要道,本项目设计中主要受控因素为:厦门市为国家重点旅游城市,景观要求高;项目处在高崎机场的航空限高区内;桥址附近有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等。结合以上特点,本项目海中桥梁段上、下部结构均采用有利环保的预制化方案,上部主梁采用跨越能力较大的钢箱梁,下部采用预制墩身结构;国内同类型桥梁设计经验相对较少,为保证结构在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受力合理性,对结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该项目的设计,为我国在该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刊载 / 《桥梁 》杂志

2023年 第4期 总第114期

作者 / 文锋

作者单位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编辑 / 陈晨

美编 / 赵雯

责编 / 王硕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