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课程设计 某自来水厂设计
applekop
applekop Lv.2
2011年11月05日 21:33:19
只看楼主

出厂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 最高日供水量4.7万m³/日 出厂水压0.37MPa 怎么选择处理工艺流程 如何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如何选用混凝剂.消毒剂.怎么决定其投量 .

出厂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 最高日供水量4.7万m³/日 出厂水压0.37MPa 怎么选择处理工艺流程 如何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如何选用混凝剂.消毒剂.怎么决定其投量 .
免费打赏
huangzhimin
2011年11月07日 15:02:29
2楼
上述有关问题可参见《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有关规定及条文说明:
一、有关选择处理工艺流程
1、规范第9.1.1 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经过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工艺组合的试验或参照相似条件下已有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操作管理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
2、条文说明第9.1.1 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是净水处理能否取得预期处理效果和达到规定的处理后水水质的关键。原规范只提出“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这次修订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实际,结合当前水源水质的现状和供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增加了经过调查研究以及不同工艺组合的试验,以使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更科学合理,更切实际。
二、有关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1、规范第9.1.2条: 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自用水率应根据原水水质、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设计水量的 5%~10%。当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可适当减小。
2、条文说明第9.1.2 条:规定了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量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
水厂的自用水量系指水厂内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排泥水、溶解药剂所需用水、滤池冲洗水以及各种处理构筑物的清洗用水等。自用水率与构筑物类型、原水水质和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关。根据我国各地水厂经验,当滤池反冲洗水不回用时,一般自用水率为 5%~10%。上限用于原水浊度较高和排泥频繁的水厂;下限用于原水浊度较低、排泥不频繁的水厂。当水厂采用滤池反冲洗水回用时,自用水率约可减少 1.5%~3.0%。
三、有关选用混凝剂及投量
1、规范第9.3.2 条: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原水混凝沉淀试验结果或参照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等,经综合比较确定。
2、条文说明第9.3.2 条:关于混凝剂和助凝剂品种选择的规定。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品种直接影响混凝效果,而其用量还关系到水厂的运行费用。为了正确地选择混凝剂品种和投加量,应以原水作混凝沉淀试验的结果为基础,综合比较其他方面来确定。
采用助凝剂的目的是改善絮凝结构,加速沉降,提高出水水质,特别对低温低浊度水以及高浊度水的处理,助凝剂更具明显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对助凝剂是否采用及品种选择也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缺乏试验条件或类似水源已有成熟的水处理经验时,则可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来选择。
四、有关选用消毒剂及投量
1、规范第9.8.2条: 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依据原水水质、出水水质要求、消毒剂来源、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可能、净水处理工艺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可采用氯消毒、氯胺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及紫外线消毒,也可采用上述方法的组合。
2、规范第9.8.4 条:消毒剂的设计投加量宜通过试验或根据相似条件水厂运行经验按最大用量确定。出厂水消毒剂残留浓度和消毒副产物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3、条文说明第9.8.2 条:关于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选择的规定。
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为氯消毒和氯胺消毒,也可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以及各种方法的组合。其中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从国外的最新发展趋势看,紫外线消毒正在成为净水处理中重要消毒手段之一。美国环保总署正在修订的饮用水处理标准中增加了隐孢子虫作为卫生学指标之一。国家现行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 中,也增加了兰氏贾第虫和隐孢子虫指标。根据美国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是控制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等寄生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同时,组合式消毒工艺,即多屏障消毒策略将逐渐被净水行业广泛认同和接受。
如果单独采用臭氧消毒或紫外线消毒时,出厂前应补加氯或氯制剂消毒,以满足出厂余氯要求。
4、条文说明第9.8.4 条:关于消毒剂设计投加量的规定。
设计投加量对于水质较好水源的净水厂可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对多水源和原水水质较差的净水厂,原水水质变化使消毒剂投加点目的不同,会使投加量相差悬殊,因此有必要按出厂水与投加消毒剂相关的水质控制指标,通过试验确定各投加点的最大消毒剂投加量作为设计投加量。
回复
shangchunmeifeng
2011年11月08日 14:58:36
3楼
处理工艺流程一般都是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进水水质好的时候可采用过滤-消毒,进水浊度很高的时候需要增加预处理(前面增加预沉池,进行两级沉淀)......处理工艺流程需要看原水水质。
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和药剂、消毒剂的投加量可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3册,城镇给排水
回复
hndxhhj_163
2012年01月06日 10:04:24
4楼
没有给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啊。楼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