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著名景观设计师及其作品,望大家跟帖
shenzuomao
shenzuomao Lv.4
2006年06月05日 23:58:02
只看楼主

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年)景观设计师、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1858-1876)。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年)景观设计师、作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1858-1876)。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奥姆斯特德相信打动人的感情是其工作的目标。这在他的公园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创造了景观通道,使游人能融入其中,体验到景观的陶冶,奥姆斯特德称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在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惟一目标是使景观体验更为深邃,所有的设计要素都要服务于此。奥姆斯特德总是追求超越现实的品味和风尚,他的设计基于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风景的"田园式"、"如画般"品质的强调。英格兰鹿园是田园景观的缩影,它具有空间扩展感,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他发现这种风格是缓解城市生活不良影响的良策。他在陡峭、破碎的地形中采用"图画般的"风格,大量培植了各种各样的地表植被、灌木、葡萄树和攀援植物,从而获得了一种丰富、广博而神秘的效果。他自己对这效果的最强烈体验是他1863年前往加利福尼亚时途经巴拿马海峡所感受到的。这两个风格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都缺乏针对性。在奥姆斯特德的表述中,"风景(scenery)"一词并不是指能清晰见到并被明确定义的可视区域。它必须包括"近处光与影的重要组合,或远处细节的遮掩"两者之一。这些品质在风景对精神的无意识熏陶过程中是必要的。另外,作为美学敏感性的培养基础,它们也是设计的关键要素。"精巧"的品质包含了丰富多变、错综复杂性,以及纹理、色彩和色调的精细层次,这是奥姆斯特德艺术与文明化目标的基础。他教导到,检验文明程度的最终试验就是这种精巧,体现在"人们愿意对形式和色彩处理上的细小差别投入研究和劳动。"

  尽管奥姆斯特德最钟爱的风景要求较大的降水量才能获得效果,但他也认识到美同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他着手为南方开发了一种独立而鲜明的景观风格,而在半干早的西部,他则注意到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水分保持的地区风格。在旧金山海湾地区和科罗拉多的6个项目中,他奠定了这一手法的基础,尤其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奥姆斯特德悉心培养了几个杰出的青年,以承继他的设计理念,但只有他的继子约翰·C·奥姆斯特德*承袭了这一角色。而他的两个学生兼后来的合作伙伴亨利·S·科德曼(Henry S.Codman)和查尔斯·艾利奥特*都先于他去世。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公司在他一生中承接了大约 500个项目。它们包括100个公园和娱乐场、200个私人庄园、50个居住社区和小区,还有为40所学院完成的校园设计。尽管奥姆斯特德在用文字表达他的理念上遇到很多困难。他仍不失为一名多产作家。在他的最观设计职业生涯中亲手书写的600份信函和报告得以保留下来,涉及了300个设计项目。他多次自费出版和公开发行重要的报告。其著作的完整名录中包括描述他的南方之旅的信函,以及由美国卫生委员会出版的各种文件,一共有300多项。

纽约中央公园南起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名副其实地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央。340公顷的宏大面积使她与自由女神、帝国大厦等同为纽约乃至美国的象征。
100多年后的今天,纽约中央公园依然是普通公众休闲、集会的场所。同时,数十公顷遮天蔽日的茂盛林木,也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免费打赏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19:51:21
12楼
位于圣莫尼卡的自宅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19:52:03
13楼
拉维莱特家具公司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0:09:10
14楼
古根汉姆博物馆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0:12:22
15楼
http://www.wswin.com/home/forumdata/viewthread_cache/55/2004/04/01/110979_1.htm###
古根海姆的更多图片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1:09:01
16楼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瑞士)

关键词:注重材料,注重立面的真实表皮效果,强调回归建筑的本体,对材料和构造进行研究。
特色:混凝土印刷,丝网印刷等。


这个瘦削的瑞士人。在接受采访时他常挥动着手臂横过空气,似乎带着不容质疑的坚定,即使他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设计“鸟巢”遭到巨大的批评和争议,这个设计在他的心目中仍然有着令人惊异的位置。他认为,“鸟巢”和当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同样饱遭诟病,但多年后,在北京,鸟巢的价值和埃菲尔铁塔于巴黎之意义也是可比较的。尽管如此,赫尔佐格决非固执,他甚至可以说异常谨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会告诉对上一个问题的补充。
赫尔佐格的家乡在瑞士巴塞尔,欧洲最高水准的艺术展在这里举行,或许巴塞尔位于南欧与北欧的分界线是一个原因——南欧的抽象理性与北欧的浪漫自然在这里兼而有之。他说,“我的思想实际上两种文化兼而有之,当然,我从中国、日本等东方文化中也吸收了不少东西,所以看起来我身上的文化标签的地域性不那么强。”
在概括自己的建筑思想时赫尔佐格说了两点:一、不追从任何一个潮流,不会遵循哪一种风格,当然也不会刻意与谁区别;二、随性而成,你看看一棵树的变化,在夏天是那么丰盛,在秋天开始凋零,到冬天就会变成枯枝,不同的时空总是造就不同的情形,所以我的建筑是自然的。
从设计中国国家体育场开始,赫尔佐格常常往来于中国,他愉快地发现,他的主张在这里似乎在这里更容易感受一种契合感。

今年,他为北京中关村地区设计的新地标TPT大厦,创造了一个建筑多面体。赫尔佐格打破了顺着弧形道路布置弧形建筑体量的这种惯用建筑手法,把弧形立面分解为一个多种折面,它的整体外形与高速公路的速度和流动性形成反差,成就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建筑体量。人们从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建筑特征。整个建筑的外观可以理解为一颗巨大的水晶体、一个布满星星点点反光的纯净闪亮的外壳。建筑内层幕墙的暖红色与外层幕墙的反光交互作用,更增加了立面的空间深度与层次感。因此打破了常规写字楼二维、密闭呆板的立面形象。随着光照时刻和气候变化,建筑的立面色彩也会持续变化:从白天反射蓝天白云到晚上散发出一片嫣红,使北京整个城市景象成为一种人文观景。
这个设计被甲方接受了。北京开始认可个人色彩强烈的作品,并且把他们作为城市的新代表,这多少会让有些人感到惊讶。但在赫尔佐格看来,由于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国人早已阅历了各种形式,所以他们能够接受建筑设计师的那些奇怪方式,从而见怪不怪。


材料也有思想
建筑历史中,“表皮(surface)”不是一个清晰和单一的概念,与此相反,它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
每一个建筑师都会对材料,这种构成建筑表皮的要素,有自己的理解,从没有一个建筑师会否认它对于建筑的塑造能力。但在众多的建筑师中,再没有谁会比赫尔佐格和德穆隆更加热衷于此,并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组合的多种可能性。他们所使用的材料,从玻璃,铜皮,胶合板,石板,到彩色混凝土,不胜枚举。同时,他们又对各种材料的组合与构造方法非常重视。
正如赫尔佐格所言,“有些东西不太引人注意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住在用混凝土造的房子里和住在用木,石建造的房子里是不同的,材料不只是行成了围合空间的表面,而且也携带并表达着房屋的思想。”
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同于1950年生于瑞士巴塞尔,又同于1957年毕业于瑞士的苏黎士高工(ETH—Z)。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使他们在事业上走到一起,1978年他们合伙开设了一间事务所,从此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最初他们以设计小住宅,公寓,工业建筑,在他们的家乡巴塞尔小有名气。而近年来,他们的业务范围已经从瑞士本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并且逐渐获得了国际建筑界承认。2000年落成的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的新泰特画廊,标志着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建筑真正走上了国际舞台的中心。2001年他们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赫尔佐格和德穆龙自7岁相识,于1978年合开建筑事务所,最初他们以设计小住宅,公寓,工业建筑,在他们的家乡巴塞尔小有名气。而近年来,他们的业务范围已经从瑞士本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并且逐渐获得了国际建筑界承认。1997年,他们正式采用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名称。现在赫尔佐格与德穆隆事务所在伦敦、慕尼黑、巴塞罗那和旧金山设立了分支机构。他们的建筑作品遍及欧洲、美国和日本,在中国著名的奥林匹克体育馆也落座其“鸟巢”设计方案。

“传统”材料的现代手法
在赫尔佐格和德穆隆的早期作品中,是以胶合板作为主要原材料。瑞士是个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使用木材,石材这些地域性的传统材料,具有悠久的传统。但是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却没有停留在传统作法上,而是大胆尝试人工合成的木材——胶合板。和天然材料相比较,这种材料更具有廉价和不易变形的优点。
美国加州的多纳米斯葡萄酒厂(DOMINUS WINERY),是他们创造性地使用石材的经典之作。像大多数他们的作品一样,外观同样是个简单的矩形,因当地气候日夜温差很大,适合酿酒用的葡萄生长,但是对酒的储存和酿造不利。所以在这一次的设计中,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又把注意集中在了表层的材料。他们试图使用当地特有的玄武岩作为蓄热材料,白天吸收热量,晚上将热量释放出来,这样可以使得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平衡起来。但是,在当地可以采集到的石块非常小,无法直接使用,于是,他们利用一种金属丝编织的“笼子”,把形状大小不规则的石块,装到“笼子”里,形成了“砌块”,再把它们挂到混凝土外墙和钢构架上,这就形成了新的表皮。取自当地的火山岩,又和当地的景色融为一体。石块的大小密度都不同,这样使得墙面密实与通透结合起来,也消除了石材的厚重感。
在位于法国的第戎的伯艮大学学生宿舍工程中,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对混凝土的表现潜力,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宿舍楼为简单的条状外观,由深色和浅色两种清水混凝土构成,深色为现场浇注而成,浅色部分在工厂制作。相同材料的不同施工方法,在视觉上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
德国的杜伊斯堡的库珀斯勒德国当代艺术馆(KUPPERSMUHLE MUSEUM DUISBURG),是由一栋6层高的红砖厂房改建而成的艺术博物馆。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建筑形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改建。一些楼板拆掉,一些窗子被堵上,从而形成三个大的展览空间,同时加强了建筑外观的整体感。不规则的楼梯间,采用彩色混凝土浇注而成,混凝土中添加了氧化铁粉,保持了和原有建筑颜色的统一,体现了新建筑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对原有建筑的尊重。


材料的表情
在瑞士巴塞尔火车站附近的沃尔夫信号塔(BASEL CENTRAL SIGNAL BOX),与其说它是建筑体,不如说是一件物体。六层高的混凝土外,被20厘米宽的铜片包裹着严严实实的。它看上去有些神秘,又令人感到迷惑。铜片的光亮感与周围铁路的锈迹斑驳的环境形成了对比,在窗户的位置翻起的铜片,使光线和景观进入到塔里。夜晚,从窗户翻起的铜片中透出的灯光,又透露出建筑的尺度。



材料的视觉特性
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丝网印刷术,在建筑表皮上的运用进行尝试。并运用在各种材料上,包括玻璃、石材、混凝土等,他们试图通过图像,使原有的材料人性化、艺术化。
在德国的埃伯斯沃德技工学院图书馆(EBERSWALDE TECHNICAL SCHOOL LIBRARY)的设计中,赫尔佐格和德穆隆挑选了德国艺术家托马斯·鲁夫收集的旧报纸上的历史照片作为题材,运用丝网印刷术连续地印制在建筑的外立面上。这时不同的材料(混凝土和玻璃)被印上相同的图案,不同的材料具有了统一性,同时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赫尔佐格与德穆隆
代表作品:
中国国家体育场
日本东京Prada旗舰店
德国的杜伊斯堡的库珀斯勒德国当代艺术馆
美国加州酒场
德国的埃伯斯沃德技工学院图书馆
TPT大厦

主要获奖
1987年获德国艺术学院建筑奖
1994年获德国1993年度建筑评论奖
1995年作品“沃尔夫信号站”获美国1994年度布鲁内尔(BRUNEL)奖
1996年作品“巴塞尔火车站”获美国1995年度布鲁内尔(BRUNEL)奖
1996年获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N)奖
1996年作品“沃尔夫信号站”获施工工艺奖
1996年获欧洲工业建筑奖
1999年获瑞典罗尔夫·肖克(ROLF SHOCK)视觉艺术奖
1999年作品“埃伯斯沃德技工学院图书馆”获德国勃兰登堡建筑
2000年作品“新泰特画廊”获英国RICS奖
2001年获美国普利策建筑奖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1:31:23
17楼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

德国贸易博览会有限公司大楼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1:45:04
18楼
德国贸易博览会有限公司大楼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1:50:47
19楼
汉诺威26号展厅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2:06:45
20楼
注意材料的选择哦
尼克拉工厂仓库
回复
shenzuomao
2006年06月07日 22:08:27
21楼
细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