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安安做地暖设计
bingyu0605
bingyu0605 Lv.12
2006年01月13日 11:03:18
只看楼主

由我发贴提问(找我发的帖子就可以找到每个问题啦!),朋友们回答。别人不要提问哦,否则视为灌水哦?原因吗,我准备一部部的,徐徐渐近,我来控制进度。朋友们由好的建议和问题可以给我发纸条或发在斑竹在线。我的目的是通过此贴,让不会的,学会地暖,让会的,得到提高。

由我发贴提问(找我发的帖子就可以找到每个问题啦!),朋友们回答。

别人不要提问哦,否则视为灌水哦?

原因吗,我准备一部部的,徐徐渐近,我来控制进度。

朋友们由好的建议和问题可以给我发纸条或发在斑竹在线。

我的目的是通过此贴,让不会的,学会地暖,让会的,得到提高。
338211780621
2006年01月16日 14:46:11
12楼
据我所知,没有人去算地板采暖的热负荷,都是在常规热负荷的基础上经验取值。
回复
goodblueflash
2006年01月16日 15:09:24
13楼
管间距如何确定呀,平常热负荷60-90/m2,但查表确定间距时,总是偏小,设计间距200查的单位热量总是大很多,怎么回事呀,设计负荷有误吗?
回复
guolei12344
2006年01月16日 16:26:01
14楼
热负荷计算先提倡的是软件计算(我们那节能要求)
但是我一般手算
回复
bingyu0605
2006年01月16日 17:26:44
15楼
给大家一个鸿业软件中的负荷计算帮助软件,可以参考下,其中奖的很详细的。
回复
bingyu0605
2006年01月16日 17:29:43
16楼
附件中的相关内容如下:
计算方法
根据规范,软件中对下列各项耗热量进行计算:
外墙、外门窗的耗热量;
内墙、内门窗的耗热量;
屋面、天窗的耗热量;
楼板、地面的耗热量;
对于采暖热负荷,还计算由门窗缝隙冷风渗透造成的耗热量。在冷风渗透计算中考虑了热压与风压的综合作用,可用于多层和高层采暖热负荷的计算。
对于空调热负荷,不计算冷风渗透,除上述四项外,另外计算新风热负荷。
具体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Q = 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室内外计算温差×温差修正系数
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Q’= Q×(1+朝向修正+风力修正+多面外墙修正 +窗墙比修正)×(1+房高修正)×(1+间歇修正)×(1+其它修正)
其中:多面外墙修正仅用于外墙、外门、外窗
窗墙比修正仅用于外窗
地面按平均传热系数法计算。
冷风渗透耗热量Q = 0.278×渗入室内的空气量V×空气密度×空气比热×室内外计算温差
其中:V= 缝隙长度×缝隙单位长度每小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缝隙渗透量的综合修正系数
空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
热负荷 = 人数×人均新风量×室外空气密度×室内外空气焓差 / 3.6
软件中建有全国各地的气象参数数据库和墙、窗、门的结构数据库,用户通过选择工程所在地区和维护结构形式,程序即可自动提取各种计算温度、朝向修正、传热系数等数据。
回复
2819748
2006年01月16日 17:36:38
17楼
手算热负荷很好,因为我也是一直手算,我觉得用电脑算不如手算的快、准。因为根据地板辐射采暖规范,由于热源的不同,也相应在总热负荷上乘相应的系数,并不是设计院追求保守,而且也要考虑用户将来的装修,地板装修的材料不同,对地辐射采暖影响也很大!楼上的说“60-90/m2”这个值是从哪里来的,自己的经验吗?我在新疆乌鲁木齐也很少有这么大的负荷!!!
回复
f_jg2003
2006年01月16日 18:09:39
18楼
热负荷和间距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对于有一面外墙的房间的热负荷,如果进深大,都可以满足,一般300间距都显得间距密,如果是节能住宅就更明显了,可能计算中地面铺一少半就够了,但因为考虑到用户光脚甚至于直接在地上睡觉,因此我们一般还是要满铺的,那么必然屋里很热了。而反过来,对于某些有两面外墙的房间(特别再是顶层),又不是节能住宅,那么这个房间算出的热负荷有可能很大,计算下来,间距100会差很多,这样这个房间比其它房间就会凉了。地暖我认为最大的缺点就是通过间距调节热负荷的能力太差,你想,你把一个房间地热管的间距,从最大的300改为100,它的管材可能增加了三倍,而散热量的增加通常不到50%,这样无奈之下,有的想在墙上盘管,有的想在屋里再做上散热器,但大多数差的不是很多的就铺100完事。
回复
f_jg2003
2006年01月16日 18:12:08
19楼
我每个建筑都是计算热负荷的,特别对于两面及以上外墙的房间,要算的细一些,而对于一面外墙的房间,算个三五个房间,其它比较着间距做就可以了。另外卧室因有床等,一定要考虑家具遮挡的问题,所以一般一面外墙的大方厅,基本300间距可以满足大多数。
回复
iriart
2006年01月16日 22:14:18
20楼
做热负荷计算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据图纸或现场工地的情况,知道了其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据此,进行热负荷计算,设计做出来,施工也完成了,后来装修时业主更改门窗结构了,如把单层玻璃换成双层玻璃,或把建筑商提供的低品牌窗户换成高品牌的(如实德或科梅令的),低品牌窗户和高品牌窗户的隔热效果相差是很大的,甚至有点业主把安装在阳台上的保温苯板给砸掉了,为的是能把瓷砖贴的牢固,这样以来,取暖效果和设计数值比较是有差异的。
回复
bingyu0605
2006年01月18日 09:53:02
21楼
负荷计算之后,应该计算盘管间距了,那就说说吧?
鉴于板块有类似的帖子,请参考下,说的完整点哦?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