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照片】第一套图纸评审--高层建筑采暖(结帖)
zhengxufeng
zhengxufeng Lv.12
2005年10月20日 08:19:52
只看楼主

以下为我的朋友提供的一套图纸,他请我帮助看看,高层住宅小区采暖,包含建筑施工图和所有采暖施工图,全部的地下室以及系统图。(此图为河北省某市图纸) -------------------------------------------------------------------------------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时间调整为一个月左右,每二周开始一套新的图纸。希望大家本着研究技术讨论知识的原则,做到言之有据,最好能附图以说明,或者注明违反规范某条。热烈欢迎暖通设计、施工、监理、销售……工程师根据您们的眼光提出问题。

以下为我的朋友提供的一套图纸,他请我帮助看看,高层住宅小区采暖,包含建筑施工图和所有采暖施工图,全部的地下室以及系统图。(此图为河北省某市图纸)
-------------------------------------------------------------------------------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时间调整为一个月左右,每二周开始一套新的图纸。希望大家本着研究技术讨论知识的原则,做到言之有据,最好能附图以说明,或者注明违反规范某条。热烈欢迎暖通设计、施工、监理、销售……工程师根据您们的眼光提出问题。
希望这个活动能让各位朋友了解不同的画图风格以及不同地域的制图要求,同时也希望能给初上路的暖通设计、施工、监理、销售……工程师借鉴和启发。
对于认真看图回帖者将给予一定积分奖励!
期望大家鼓励为主,批评为辅,严禁人身攻击!
-------------------------------------------------------------------------------
参与提交图纸请到: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479_202101_1.htm
图纸一旦采用,我们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请在论坛--我的办公室--我的留言--中查收,并及时查阅你的图纸所在帖和热情回帖。
谢谢大家参与!

1131155083756.gif

免费打赏
guolei12344
2005年10月21日 09:30:49
12楼
我自己认为,1,规范用《采暖通风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PPR实验压力是1.0MP以上把
3,自动排气阀的下面阀门的表示是管径大于50的时候的表示把
回复
ydh1981
2005年10月21日 20:33:03
13楼
我看了建筑:
有点意见,主要是(高规):1.每个单元实际上做一个电梯就可以(经济角度)高规6.3.2条;
2.此建筑可以不设防烟楼梯间,只需封闭楼梯间就可以(6.2.3.2条),消防电梯前室及楼梯间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6.2.2.2条);
3.每个单元只有一个安全出口,不满足6.1.1.2条;
4.加压送风井放在住户的户内,感觉很别扭,不如放在前室与楼梯间共用的隔墙上(方案的问题);

采暖:
1.不知道楼主是否计算过机械加压送风量,是不是太大了。规范给出的数值表8.3.2-3是15000-20000
2.建议在每户卫生间设泄水装置
回复
zhuofei
2005年10月22日 14:09:14
14楼
为何前室的正压送风送入走道内,而非前室中
回复
zhuofei
2005年10月22日 14:14:51
15楼
正压风机的风压是如何确定的
回复
zhengxufeng
2005年10月22日 21:56:49
16楼
楼上的,注意建筑图的放火门的位置,是对前室送风
回复
zhengxufeng
2005年10月22日 22:06:01
17楼
13楼提出:
1.不知道楼主是否计算过机械加压送风量,是不是太大了。规范给出的数值表8.3.2-3是15000-20000
这个建筑情况应该是仅对前室及合用前室加压送风(楼梯间自然排烟),20层以下:2200~2700。
利用风速法校核,考虑漏风梁
回复
sonylyj
2005年10月23日 23:16:54
18楼
17楼,利用风速法校核,考虑漏风量,不知如何进行校核,请教
回复
nky6666
2005年10月24日 07:14:33
19楼
PPR用到80℃时,对质量要求较高,如果用PPR加铝,又很难弯曲,我们一般建议用PB。正压送风口用的是常开的,建议在风机出口设止回阀,防止烟囱效应。建议以后把建筑轴线关掉,保留建筑的门,这样图面会更漂亮。
回复
zhengxufeng
2005年10月24日 08:48:01
20楼
1。每层设常闭型多叶送风口,火灾时手动或自动开启着火层风口,同时联动屋顶加压送风,机,280℃时熔断关闭。
2。PPR用到80℃时,在压力范围内,对质量要求较高,保证S级别没有问题。PB投资太高;
3。利用风速法校核,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624页。
回复
njzxh
2005年10月24日 10:42:39
21楼
1、 不知负荷计算有没有考虑户间传热,热负荷才38W/M2。
2、 镀锌钢管的联接建议采用铅油麻丝,生料带不是很保险。
3、 每户应设置一泄水点。
4、 管井详图不够详细。
5、 建筑墙体为加气混凝土,暖气片的安装应有受力考虑。
6、 好像图纸说明里没有埋地PPR的保温作法。

个人意见,水平有限,不到处多见谅。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