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代拆:城市的新陈代谢
人在天涯903
2024年06月20日 13:46:14
只看楼主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直是 “大拆大建” 的思路。一栋栋老旧的、过时的、不再被需要的楼房在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中 化为尘土 ,新的建筑在它们尚未冷却的尸体上拔地而起。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造方式无疑以一种惊人的效率达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的目标,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建设方面采取的一直是 “大拆大建” 的思路。一栋栋老旧的、过时的、不再被需要的楼房在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中 化为尘土 ,新的建筑在它们尚未冷却的尸体上拔地而起。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造方式无疑以一种惊人的效率达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的目标,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 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消耗、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遭受挑战 等等。 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显著的,无疑是 大量未到寿命期的建筑被过早拆除所导致的建材和能源浪费

   2014年全球建筑业20强国家建筑业增加值及GDP占  
这些被过早拆除的建筑远远未达到它们应该达到的使用年限,却因为 “不够好看”“不够气派”“不够时髦” 等原因被连根拔起,这样的操作带来了惊人的资源浪费。


因此,一种新的城市更新思路逐渐成型: 以改代拆 。简单来说,就是在尽可能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对过时的建筑进行修改。

今天的推送中,我们选择了三个国外事务所的优秀案例。这些案例在实践以改代拆上 各有各的方法 ,通过不同的侧重点和思路,达成了同样的目标:低碳环保。



01
拉达匹住宅

Lacaton & Vassal

小尺度更新:创造额外空间


首先我们来关注小尺度的城市更新。第一个出场的案例是来自于普利策奖得主 Lacaton& Vassa 的拉达匹住宅——一座低成本却拥有丰富空间的住宅。


这座房屋属于一对有着两个小孩的年轻夫妇,他们 需要更大的居住面积 。最终这个住宅提供了 120 平方米的居住面积,还在屋后附加了一座两层楼高的 65 平方米花园。

这座具有创新性的房子的建筑体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造型: 矩形平面基础上附加两个开放平台 。其中金属框架的一半位于街道一侧,覆盖着不透明的纤维水泥板;另一半位于花园一侧,覆盖着透明的聚碳酸酯板,形成一个温室。

木制的体量被固定在不透明薄膜后面的框架中,界定了一个 冬季绝缘加热空间 ,通往温室和临街的外侧。


这栋住宅在更新上最大的亮点是 对于新型环保材料的运用以及对以改带拆思路的贯彻 。材料上他们选择了一批廉价材料:波纹镀锌钢板、波纹的 PC 瓦片和胶合板——   这些材料都可以 取自大型公共建筑的余料

除此以外这些材料在环保节能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如房屋背面朝东的可伸缩透明聚碳酸酯板让自然光照亮了整个住宅,将室内公共空间从客厅扩大到厨房,让室内气候变得易于控制。

而在对以改带拆思路的贯彻上,他们主要使用了 温室和阳台的加建来创造空间 。借助温室和阳台,设计师以低廉的成本大大增加了居住空间,使居住者一年四季都能节约能源并亲近自然。


在这个案例中,Lacaton& Vassa对“住宅”这一基础城市细胞进行了更新处理。对于这样一个小体量的建筑,他们所采用的整体思路是 以加建的形式实现“以改带拆”

相比于直接推平原建筑、修建一个更大的建筑这样浪费的方法,他们选择了直接在原建筑的基础上 加建平台,再将平台和原建筑本身相结合

这种处理手法在现在听来似乎司空见惯,但当我们回到1973年,这种改造加建式的更新无疑是一种创举。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这样的操作形式在我国的背景下 有什么参考价值吗? 因为我国的主要居住建筑以公寓楼等集中住房为主,似乎根本没有加建温室和阳台以创造空间的可能性,而且就算加建了也很可能被作为违章建筑。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个改造的本质,应该是 “如何更好地利用无效空间”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被拆除的原因是 建筑的效能不足,有大量低效使用的场地   对于这些建筑,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居民   建筑,都可以尝试采用类似拉达   匹住宅的处理方式来解决。



02
Asanuma 循环大楼

Nori Architects + Asanuma Corporation

人的介入:旧材料的复生


此项目来自 "GOOD CYCLE BUILDING"计划 ,这个计划的第一个项目是将一个30年历史的建筑改造成环境友好型建筑。

通过 改造建筑原有的框架体系 ,来增加自然光和风的可达性,并且,新加入的材料尽可能地使用泥土和木头等自然材料,使建筑使用者能够参与到建筑和维护中。


对材料的运用   是这个方案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建筑物内外的地板、墙壁、天花板和家具都使用了各种土制材料。在原生材料方面,建筑师使用了 Asanuma 在爱知县的项目的剩余土料。


除了原生材料外,这个建筑还 完美地利用了“废料” ,而这也是这个方案最大的亮点。

正面的立面是由吉野(Yoshino)雪松原木制成的,无法避免的木材废料将被积累起来,用于制作家具和产品,使人们能够享受雪松的香味。


既有建筑中使用的石头和其他材料,如果能够被干净完整地移除,则被重新用作室内面层材料,而其他材料则被粉碎成小块,用石膏硬化后用作家具的表面材料。


建筑师还将 既有家具与废旧塑料片制成的表面材料结合起来 ,这些废旧塑料片已经被事先粉碎加热硬化,用塑料瓶废料制成的再生聚酯纱线制成的针织品,包裹现有的家具(为了避免产生废料,没有经过缝纫),并用再生聚酯纺织品制成窗帘。


依照设计师的想法, 建筑是材料流动的一个中转站 ,具有 "材料存放处 " 的一面。为了使材料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并继续使用,在使用自然材料时,必须使其与人工材料分离,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后续使用的可能性,并最终将其返回地球。


至于人造材料,有必要充分利用现有材料的特性,通过加工 将其转化为新材料。 这个项目将建筑重建,试图其作为城市中这种新材料流动的关键因素

并通过创造一个与光、风、土壤、树木和植物的变化相联系的令人愉悦的环境,将建筑重新置于对人和地球有益的循环中。



03
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

Foster + Partners

旧瓶重装:旧建筑的新功能


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是市长与1 500 名公务员的办公场所,场地覆盖了整个帕得利修公园园区(Parque Patricios),是城市南部的行政中心区。

场地 原为工业厂房 ,因此设计师选择了具有工业色彩的材料,对场地的独特历史进行了演绎。


2010 年3 月竞标的初衷原是 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银行设计新公司总部大楼 。福斯特事务所在这个竞赛中获胜,随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细化与微调设计方案,并于2011 年1 月开始施工。

然而到2014 年2 月项目几乎就要落成之际,市银行和市政厅忽然宣布将建筑的使用权移交布宜诺斯艾利斯 市政府 ,作为当地政府与市长的办公地。

但这反倒印证了原有方案的灵活性—— 设计布局基本保持不变 ,因为办公层是开放性的,完全可以实现从银行办公室无缝过渡到市政部门的功能转换。


从外部看,这个建筑 以其波浪形的屋面板 为特点,屋面板由柱子支撑,还延伸出很深的悬挑,为入口广场和立面提供遮阳。


在内部,混凝土浇筑的筒状拱的屋顶暴露出来。混凝土拱腹的热质量结合冷却梁,有助于自然调节温度和保持办公区凉爽。

方案的每一方面都经过设计来 回应当地的气候 ,包括每个立面的组合,东面和西面由通高遮光格栅幕墙组成以遮阳避热。


场地所在街区本是该市 轻工业区 ,所以设计也借鉴了裸露的混凝土结构和拱起的屋顶上的条状天窗等工业特点和符号。喷水管、冷却管道系统和其他管道设施也都暴露在外。倾斜的屋顶将雨水引向排水沟和出水口的设计同样来源于具有当地特点的工厂和仓库。


这个方案中, 原本的工业建筑被规划为了银行;但又被改成了政府建筑 。这样的功能转化可能会让某些建筑师手无足措,但福斯特事务所的处理方式是不变整体根据,进行局部的调整;让整个建筑更符合功能与气氛。

这对我国目前的建筑更新大有启示意义。很多时候,建筑本体框架其实 不需要大改,实际需要调整的是内部,而非整体 。这样的调整显然可以省下大量的能源和金钱。



04
结语

当我们在欣赏这些建筑的时候,我们不光应该赞叹他们的设计手法,更应该思考 如何更好地化用到我国实际情况中


以改带拆的思路 ,无疑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但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所有建筑师们一起思考。

参考链接:  
ArchDaily:可持续性:一场关于空间的争论
ArchDaily:废料再利用,Asanuma 循环大楼 / Nori Architects + Asanuma Corporation
ArchDaily:布宜诺斯艾利斯新市政厅 / Foster + Partners   lac   aton & vassal (lacatonvassal.com)

编辑   刘泓璟
责编   柯思思

免费打赏
xitaihou
2024年06月24日 10:34:47
3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nageshijie
2024年07月02日 07:41:49
4楼

以后改造的活是不是比新建要多起来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