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单元(工序)质量“三检”资料存在问题及建议
best百斯特
2024年05月30日 09:16:36
只看楼主

“三检”资料编制存在问题     随着建设市场化发展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施工队,通过控制工程采购环节来保证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质量,各项目现场施工作业主要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另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下面配置本企业施工队(处)。两种模式均由职能部门质检部负责现场质量管理。“三检制”在项目管理中均能够落实,如模板工序,模板安装后班组初检,然后施工队复检,最后专职质检员终检,其中终检后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所以此环节执行状况相对较好。如果把现场检查情况及时形成质检资料,真实、准确记录在初检和复检环节存在很大困难,因为现场施工工作量集中、强度高,从事一线的作业工人大多“半工半农”,施工队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高,工作报酬相对较低,常出现人员流动性离职等。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非汛期施工工期紧,质检资料填写工作量大、易反复特点,所以“三检”资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检”资料编制存在问题

    随着建设市场化发展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施工队,通过控制工程采购环节来保证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质量,各项目现场施工作业主要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另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下面配置本企业施工队(处)。两种模式均由职能部门质检部负责现场质量管理。“三检制”在项目管理中均能够落实,如模板工序,模板安装后班组初检,然后施工队复检,最后专职质检员终检,其中终检后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所以此环节执行状况相对较好。如果把现场检查情况及时形成质检资料,真实、准确记录在初检和复检环节存在很大困难,因为现场施工工作量集中、强度高,从事一线的作业工人大多“半工半农”,施工队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高,工作报酬相对较低,常出现人员流动性离职等。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非汛期施工工期紧,质检资料填写工作量大、易反复特点,所以“三检”资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解决“三检”的问题和建议



    “三检制”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属于质量保证行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干预下,造成质量“三检”资料越来越难以反映实体质量,特别是在质量稽查、督查检查越多的工程,现场施工质检人员出于免责的本能反映,很容易去补资料、选择性记录,形成越检查资料越出问题。经过反复修改,“三检”资料面目全非,而且大量繁琐的质检备查资料,占用了现场管理人员大量精力,特别是现场监理陷入同样处境,为应付检查去做资料,减少其现场巡视、旁站等必要时间,这类问题亟待改善。



   

为避免此问题建议可采取措施


1、上级部门侧重实体质量检查,侧重现场建设管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考核,使监督、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责权利正常回归,做到各司其事、各司其责;

2、重新审视各种质检资料的必要性,削减“表里不一”的资料数量;

3、研究声像替代纸质资料存档的可能性,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场声像资料制备非常容易,且操作简易,但是对于声像资料如何采集、整理、归档制定标准规范化要求。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