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德花间堂·胡亨茂故居酒店
小桥流水吃瓜
2024年05月21日 17:24:59
只看楼主

  严州古城,被誉为“半朵梅城”,与北京与南京并称全国“梅花两朵半”。建德梅城因之得名。其半梅城廓,王妃身故,留半梅城垛之传说,往事林林。 不自觉,心中浮响起清美的词曲:春水泛,柳帘弄鸳鸯。弦月上,昏明各半圆。古城事,未了一桩桩……    《古城旧事》词曲/演唱:林清姗 ▲ 胡恒茂故居酒店入口 摄影:陈灏 01.

 

严州古城,被誉为“半朵梅城”,与北京与南京并称全国“梅花两朵半”。建德梅城因之得名。其半梅城廓,王妃身故,留半梅城垛之传说,往事林林。


不自觉,心中浮响起清美的词曲:春水泛,柳帘弄鸳鸯。弦月上,昏明各半圆。古城事,未了一桩桩……    《古城旧事》词曲/演唱:林清姗


▲ 胡恒茂故居酒店入口 摄影:陈灏


01.

故宅新生


这是一处四进的老宅院,位于建德梅城的主街。胡亨茂是晚清时期当地有名的商贾世家,制蜡、印书、制五加皮酒、南北杂货,经营着梅城严州城内数量过半的商行。这处百年古宅曾在2009年10月经历过一场大火,古宅的防火墙,保住了周边大部分的宅院,仅西边的三百多平被烧,保护性复建后留存至今。


▲ 故居酒店连续的四进院 摄影:陈灏

▲ 古宅酒店的四进院落 摄影:陈灏

▲ 古宅酒店的四进院落 摄影:陈灏

▲ 总平面图  制图:植田建筑


宅院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主宅内呈现以一种标志性的连续四进院落:一进院始建于清末,主宅前后四进,全部打开后可由主街一直通往后巷,整四进均有为清代的木结构建筑。四进院落组成古宅的主体(一号楼),而后拓建北侧院(二号楼)与东侧合院(三号楼),北侧院落幽静独立,东合院为后来复建的仿古立面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内容包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改造、室内设计及庭院改造,将故居老宅变身为属地文旅酒店。 


▲ 古宅酒店的四进院落 摄影:陈灏


02.

故人与博物


“乾隆年间,“汉英公”胡述沛到严州开拓地盘,中间又遭咸丰兵乱,战乱平定,努力经营,再现生机。同治、光绪这四十年,是胡子亨改店号为胡亨茂之后,开辟经营,兴旺发达的四十年。吴昌硕,为其题“胡亨茂”商号木匾。抗战年间,恰逢国难,战火中的梅城,饱受灾难,胡亨茂迁至乡下,虽辛苦经营,也饱受市场萧条而歇业,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衰落的一个缩影。民国年间,胡氏每年冬季,对贫寒孤独,施衣施食。袁世凯,为表彰义行,题赠“厚德载福”四字木匾。”

2022年4月,安静访谈的早晨,听家族后人娓娓道来。财富可以被带走,唯有知识和智慧永不流失。这一份质朴的贵族精神。

曾经胡亨茂近200年的家族史诗,顶峰时期几乎垄断了严州整个行业,也经历新中国初期的伤痕累累。故居酒店,是设计本身与历史与人文的对话,封尘已久的黄金时代,当代人的再次遇见和感动。也是对古城更新模式的一种新思考的开始。故居酒店是故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居酒店既是酒店,亦是生活的博物馆。


▲ 故居改造前样貌  摄影:植田建筑

▲ 故居经过改造后的院落空间 摄影:陈灏

▲ 故居历史及文化背景展示 摄影:陈灏

▲ 故居历史及文化背景展示 摄影:陈灏


03.

格局构思


故居座东朝西,东西轴线正门向西,面向南北正街。东西合院之间有另一个轴线连结南北,宅门面北,两条轴线十字交叉形成两条主要的交通动线。面向西面正大街的是形象面的主入口,商铺林立,游人熙攘,是当下的特色街区,因此在设计时,客人通道有意避开这个入口,利用设置在东西合院中间的北入口,客人跨过河边一座古桥——三板桥,由此入内下蹋。酒店的前厅设置在东西院的交汇的第四进院。一进院至三进院底层,设为文展空间,供游人入内,行至四进院,前二、三进院设故居展介,古器旧物,陈呈“勤勉精业,厚德载福”,亦可驻足小座。


▲ 胡恒茂故居酒店北入口 摄影:陈灏

▲ 酒店入口长廊空间 摄影:陈灏

▲ 古宅 一号楼-四进院总平面图 一层、二层  制图:植田建筑

▲ 酒店水院空间 摄影:陈灏

▲ 酒店水院空间 摄影:陈灏


整体的功能沿着北侧入口展开,进入后可以见南北向轴线长廊,转向东西一明一暗,一新一旧对称递进的同时,完成公共向私密的过渡和转化。北合院为独立合院,从一号楼的三进院侧出,经过户外水庭,即可去到一间两层套房;北院东侧有四间客用阁楼厢房。此院与前四进院的二楼七间客房均原生空间形态,嵌插置入家具屏隔,构筑起客房起居场域。东合院三号楼为新起的仿古立建筑,复建时的内部框架格局均以酒店式隔间成形了。三号楼在客群上更偏向商务接待,因此在内部空间上也有意与前院形成反差,使用简洁而纯粹的现代语言,以浅色细木作板壁,采用白腊原木色家具,与古代建筑室内的深色形成对比,简洁明朗的酒店氛围表达。新与旧有着各自清晰的逻辑,在对比和碰撞中和谐共存。


▲ 酒店公区 摄影:陈灏

▲ 前厅吧区 摄影:陈灏


04.

退色还尘


江清月近人,如若天公作美,晚间独自走出卧室,定会遇见月色中庭的清美。


“退色还尘”是在项目设计中渐渐明晰起来的感念。设计基本沿用了原有的庭院布局。没有“修旧如旧”,没有“新中式”。“退”是想让设计的度退减一些。“色”是“原色”的意思,尽量减少人工光源的应用,而使用尽可能的自然的光,接纳日常的天光侵入室内,完成人工光源无法达成的成色。自然的平光、侧光和逆光,透过原有的花格平窗,平静的撒落寝室与廊间,那可见的尘烟,散发时光累积后的恬静,惆然而温和。


▲ 客房内部休息区 摄影:陈灏

▲ 客房内部休息区 摄影:陈灏


一半故时明月,一半当下情境。保留古典秩序与往忆尘埃,黄金比例的素墙,此时家什在彼时难分难切的天光中昏明自各半的展开“对话”。


墙面所置挂的当代绘画,适时提醒自己正处在当下时光。设计时有意移去画框射灯,只想任由外部天光漫入的半暗情境,又再度让自己沉入那似曾相识的幼时光阴。辗转,安下此刻的心情。

对于古建改造部分,设计保留了全部的木结构,除了增设内部空调和供暖系统,原有大木作均保留原始木作痕迹,紧固榫卯的木楔自在的突起在梁柱侧边。设计时刻意不去打磨老漆,尽管这些木作并没有过人木雕工艺,它们的美不是形式本身,而是拙朴沉积其上,可被感知的时间。


▲ 客房内部 摄影:陈灏

▲ 客房内部  摄影:陈灏


05.

自然的质地


酒店的前厅设置在东西与南北两条轴线交汇的古宅第四进院。古宅的改造是一种与历史的对话,回家的客人从外面的城市节奏自然地转换到园林宁静自然的氛围里。在前厅的设计上我们强调自然的质地,材质上采用胡桃木材、天然石材等自然材质,忠实于材料本身真实的质感,延续自然醇厚的氛围。家具形态上,则去除了原先空间固有的古朴符号,简洁而纯粹的现代语言。与原有建筑室内的深色木质微妙共生,更具有轻松舒适的现代气息。在关键的部位,点缀以深邃的大漆红色,让新与旧有着各自清晰的逻辑,在对比和碰撞中和谐新生。


▲ 酒店公区 摄影:陈灏

▲ 酒店公区 摄影:陈灏

▲ 酒店公区-品茶 摄影:陈灏

▲ 酒店公区-品茶 摄影:陈灏

▲ 酒店公区-休憩 摄影:陈灏

▲ 酒店公区-休憩  摄影:陈灏


06.

暗的品质


从公区回到客房中,静思、安眠,享受远离现代喧嚣的安宁。卧室空间更多传达,柔软舒适、纯粹自然的写意生活,也是一段亲密之旅的开始。床是一件空间家具,沙发桌台,衣柜茶几,嵌插在相应的位子,构建出室内的起居环境。在空间中多处关键位置,豆绿色的床背与朱红色大漆的镶板带来过去曾有的印象。


▲ 客房内部休息区 摄影:陈灏

▲ 客房内部休息区  摄影:陈灏

▲ 古宅二号楼总平面图 一层、二层  制图:植田建筑


暗是一种品质,我们有意的控制室内的亮度,一方面暗容易让我们将自己带回到过往的时空中,回到那个家族的兴衰中去,这时候任何一个过于刺眼的物象都是显得那么“出戏”。另一方面“暗”也让我们更好的利于我们身心的休息,散去市井的繁华嘈杂。而在暗的空间中,大漆的红色显得更为亮眼,他似乎在为我们传递着某种讯息,传递着那份遥远精神和文化凝聚成的清雅气质。


▲ 客房内部休息区 摄影:陈灏

▲ 一楼客房内部 摄影:陈灏

▲ 二楼客房内部 摄影:陈灏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4年05月26日 19:09:49
3楼

严州古城,被誉为“半朵梅城”,与北京与南京并称全国“梅花两朵半”。建德梅城因之得名。其半梅城廓,王妃身故,留半梅城垛之传说,往事林林。


不自觉,心中浮响起清美的词曲:春水泛,柳帘弄鸳鸯。弦月上,昏明各半圆。古城事,未了一桩桩……    《古城旧事》词曲/演唱:林清姗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