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石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傻傻的弓箭
2024年05月15日 15:44:56
只看楼主

来源:水利水电资料库

1 石料质量不合格             1.1 现象            

1 石料质量不合格            
1.1 现象      
     
1 石料中存在锈石、风化石或易风化石。      
2 石料物理力学指标不满足设计要求。      
3 石料规格偏小或偏大,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1.2 主要原因            
1 前期勘探深度不够,石料场山体存在裂隙、风化现象;或者表层清理不彻底,导致不合格料混入。      
2 未进行质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      
3 砌筑过程中,未按要求对石料进行加工。      
1.3 防治措施            
1 施工前要选用合适的料场,对石料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试验论证合格可作为施工使用的砌石料场。      
2 对进场石料进行分批验收,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石料不得使用并清退出场。      
3 砌筑过程中,按要求对石料进行加工。      


干砌石 砌筑质量差,表面不平整                      
2.1 现象                
1 松动、不稳固,叠砌、浮石较多。      
2 平整度差,小石过于集中,空洞较大,表面有通缝、对缝。      
3 部分砌石厚度不够。      
2.2 主要原因                
1 砌筑时未进行测量放样。      
2 石料质量不合格,面石尺寸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3 防治措施                
1 砌筑前应进行测量放样,砌筑中应检查挂线是否移动。      
2 选择单块重量不小于 25kg,最小边长不小于 20cm的石料做为面石。      
     


3 浆砌石砂浆拌和质量差,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3.1 现象                
1 砂子质量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含泥块。      
2 砂浆拌和不均匀,有砂团、灰团等。      
3 和易性差。      
4 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3.2 主要原因                
1 未选用符合要求的砂子或未对砂子进行检测。      
2 施工前未进行砂浆配合比试验,施工过程中没有根据砂子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拌和用水量。      
3 砂浆拌合原材料称量不准或不采用称量法配料。      
4 机械拌和时间不符合规范要求或人工拌和遍数少。      
3.3 防治措施                
1 按照规范要求对砂子进行检测,对肉眼可见含泥块的砂子不予进场。      
2 施工前认真进行砂浆配合比试验;施工过程中,根据砂子含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水量。      
3 严格采用称量法配料,计量器具定期检查,拌和时间要符合要求,尽量采用机械拌合,不具体条件采用人工拌和的,应干拌三遍湿拌三遍。      
4 砂浆运输过程中不应出现 泌水 、漏浆或初凝现象。      
     


4 浆砌石砂浆不饱满                      
4.1 现象                
砌石砂浆不饱满、有空洞,存在通缝      
4.2 主要原因                
1 砌筑前未进行干摆试放。      
2 砂浆铺筑厚度不符合要求,未进行插捣或插捣不密实,水平缝砂浆不饱满,石块竖缝无砂浆。      
3 丁石数量不够,分层砌筑没有错缝。      
4 施工间隙处未留阶梯形斜槎;继续砌筑前,未清除原砌体表面的 浮渣      
4.3 防治措施                
1 砌筑前要进行干摆试放。      
2 每层砂浆应铺筑饱满且插捣密实,砂浆厚度:料石宜为 2cm~3cm,块石宜为 3cm~5cm。      
3 砌筑时应先砌面石,后砌腹石,并应有一定数量的丁石;石料大面朝下,相邻两层、两排应错缝交接。      
4 施工间隙处要按规定留阶梯形斜槎,不能留 马牙槎 ;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5 浆砌石表面不平整                      
5.1 现象                
面层石料平整度差,墙面整体凹凸不平,上下层有错缝      
5.2 主要原因                
1 砌石基面高程控制、工艺控制方法错误,不分段拉线,仅凭砌工肉眼判断。      
2 面层石料平整度差。      
3 一次砌筑高度过大,引起变形。      
5.3 防治措施                
1 认真放样,牢固标准杆,施工中随时检查,挂线稳定。      
2 面层的块石,应挑选一侧有平面的石料,宽度、厚度不应小于 20cm。      
3 每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 1.2m。      
     


6  浆砌石勾缝脱落                      
6.1 现象                
缝内有空洞,与砌石体粘接不紧脱落      
6.2 主要原因                
1勾缝在砌石砂浆终凝后进行。      
2 勾缝前未清理浮渣,未洒水湿润。      
3 清理深度不够。      
4 勾假缝。      
5 勾缝后养护不当或养护时间不够      
6.3 防治措施                
1 勾缝宜在砌筑砂浆初凝前进行。      
2 勾缝前应先清理缝内浮渣,清理深度应在 2cm 以上,然后洒水湿润。      
3 勾缝应自上而下用砂浆充填,压实抹光。      
4 浆砌料石、块石、石块等宜勾平缝,浆砌卵石宜勾凹缝,严禁勾假缝。      
5 勾缝后要加强养护。      
     
     


7  砌体不均匀沉陷                      
7.1 现象                
砌体滑移及倾斜、砌体断裂或坍塌。      
7.2 主要原因                
1基坑开挖后未认真验槽,未进行清底、找平和夯实。      
2 底部石块过小,未座浆就直接干摆砌筑筑,石块小面朝下,使块石压入土中。      
3 基础砌完后未及时回填土,基底土受雨水浸泡,造成墙基下沉。      
7.3 防治措施                
1 砌石前,认真验槽和夯实基坑并找平,基面应坐浆。      
2 基础最下一层块石,应选用比较大的石块,使石块大面朝下,摆平放稳。      
3 砌体砌筑宜均衡上升,在砌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进行 土方回填 并夯实。      
4 针对不良地质情况,对不良地基采取预加固或设置沉降缝等措施,以减少不良沉陷发生。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