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第一生态豪宅——陶朱隐园设计解析
小小漫画家
2024年05月14日 16:38:12
只看楼主

来源:新微设计

    “陶朱隐园”位于台北市信义区   是一座以垂直森林为原创的建筑地标   取名源自中国春秋时代陶朱公(范蠡)   传承其利己、利邻、利天下的理念  


 
 


“陶朱隐园”位于台北市信义区  
是一座以垂直森林为原创的建筑地标  
取名源自中国春秋时代陶朱公(范蠡)  
传承其利己、利邻、利天下的理念  
以公益精神回馈世人  

 
从项目初始   就凭着“旋转楼体”的  
炫酷效果图聚焦众人眼光  
一度被寄望为“台北101大楼之后的新标志建筑”  
每套售价约2.2亿元  
被称为台北最贵生态豪宅  
有人赞赏其螺旋结构有着艺术哲学的美感  
以及响应低碳排放而采用的垂直森林概念  
同时,它剑走偏锋的外观、惊人的天价、  
名流云集的客户  
也使它成为最具争议的台北新建筑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  
这个世界级可持续地标 建筑  


记录片视频观看  
 


 桃朱隐园. 一座吸碳的垂直森林 


01.


DNA概念


陶朱隐园的 造型以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灵感, 每两个住宅单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楼层,住宅的每一层都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因而从底部到顶部,双螺旋中的20个居住层最终实现了90度的自我拉伸和扭转,寓意生命之源、生机勃勃、成双成对。


 


从不同的角度看,塔楼将呈现出无限变化的观感,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形态分别是锥形、十字形、倒锥形和椭圆形。


     

 

建筑师希望通过这一特定的90°扭曲造型实现4个主要目标:

①整合大楼南北两侧的锥体区域,以遵守台北市政府所制定的城市风貌规范。

②在容积率允许的条件下最大化露天的空中花园,使露台的绿植种植面积远超规定的10%。

③为内部的住户提供尽可能广阔的观景视角,尤其是台北101塔和中心商业区的观景条件。

④利用扭转造型所形成的特殊标准层给住户提供必要的视觉遮挡和私密性需求。



02.  

 
反全球变暖+低碳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共生,陶朱隐园项目的开放空间均覆盖以绿植:底层花园以及每户住宅的阳台和露台上种植了超过2.3万株乔木、灌木和其他植物,绿化覆盖率为246%,每年的碳吸收量可达约130吨,与台北市的当地规范相比要高出近5倍,这也让陶朱隐园成为了城市中多彩且四季皆宜的“森林公园”。


为了增加碳吸收量,项目团队与植物学专家合作,选种了碳吸收能力较强的树种,为空气质量的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塔楼还集成了自然通风的烟囱,用于过滤中央核心区内的空气,同时还配备雨水回收系统、无线LED照明控制系统、光纤连接、灯光引导系统以及太阳能和风能设备以实现节能减碳的目的。



陶朱隐园是创新科学、生物气候被动系统和主动技术在建筑领域的一次完美融合。公寓楼的标志性阳台更是大楼绿色有机生态系统的缩影,在提供充足自然光照的情况下,也给住户带去了足够的植被绿植:


每户167平方米的空中花园

270度全景观赏视野;

每层14棵大树的种植保有量;

6600平方米的地面艺术公园。


地面艺术公园种植了超过100棵的乔木植被,搭配高树篱的设计,俨然成为了都市环境中的一片密林。建筑师甚至还将建造部分较红线向后进行了收缩,腾出了5至6.5米配有景观公园的人行道公共空间。

03.


高度抗震和无柱结构 


陶朱隐园采钢结构所使用的的主要柱体与日本晴空塔所使用的为同种强度钢材。


塔楼的结构设计从滑雪者的身体结构中汲取了灵感。塔楼的中央核心就如同人的身体;21层以上的5米桁架结构可以看做人的两只手臂;而塔楼两侧的巨型立柱则是手中的“滑雪杖”。悬臂结构系统和空腹桁架系统(每两层楼设有一组横梁)能够将所有的重量通过手臂(横梁)传递到人体(中央核心),并最终向下传递至基座。这种独一无二的结构设计最终使该项目实现了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大楼的高韧性和高抗震性特征确保了陶朱隐园的坚固性。实际上,该项目还整合了核电站级别的抗震要求,所设计的地面加速度峰值为400加仑。地下室的地板来自由EPS Inc.公司(防震系统)。这一地板可抵抗最高震级为7级的地震,且在震后不会受到破坏,更不会发生延性断裂。这一抗震等级甚至超过了内政部《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2500年地震返回期限内的最大考虑范围。


隔震缝  
  环形挡土墙示意图  


大楼特殊的90°扭转造型还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传统的太极理念。每层旋转4.5°的大楼结构,使得内部住户可以享有270°的全景观赏视野。



阳台宽度3-4m,面积可达167㎡。



陶朱隐园特殊的结构设计,让每户住宅单元内都是无柱的开放空间,每位业主可以自由安排家居空间,也可以尽情地欣赏室外露台的植被景观。



户型图

类型A:2个有围绕中央核心区的曲线起居室的单元;

 
类型B:2个设有全景客厅的单元;  
 
类型C:2个南立面被拉长的起居室的单元;  
 
类型D:4个有两层通高的复式客厅的单元。  
 


此外,项目在施工阶段还通过原始泥浆墙的回填和重复使用减少了收缩浪费。建筑师更是在地下室周围使用了隔震接头,并在中央核心筒周围设计了双层玻璃表皮系统,以创造一个自然通风和光导的室内环境。


楼顶设有停机坪。


04.

会呼吸的生态建筑遗产


项目绿植覆盖率高达246%,每年130吨的碳吸收量,的确称得上“会呼吸的森林建筑”。



为确保每户阳台和屋顶花园的植被寿命和耐受度,该项目在植株筛选阶段还采用了光照分析和热分析两种手段,通过风雨试验来模拟台湾的台风和大雨情况,以确保所选植株的耐性和抗性。



与传统的梁下只有2.10m高、光线阴暗的停车场相反,陶朱隐园项目的停车场具有自然采光。实际上,与抗震缝结合在一起的采光井让自然光和新鲜空气进入到地下室,从而实现了停车场以及与之相连的设施(游泳池和健身房)的自然通风。而提供了一个更为舒适的地下停车体验。



多功能电梯深度6米,宽度3米,发生紧急情况 救护车可以直接进入,抵达家门口接送。



可持续性

  • 中央核心筒区域的双层玻璃幕墙,在形成自然通风的同时,还通过降低室内温度的方式减少了空调使用的能源消耗。

  • 双层板的楼板设计使得住户可以自由安排各自的厨房、浴室和卧室空间,并免除了因管道维护或室内装修而引起的噪音干扰。

  • 利用地下室四周现有的泥浆墙来减少基础土方量的开挖需求。

  • 太阳能和风能系统的大规模使用以将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35吨。

  • 通过再生电梯、高效空调、LED照明和节水冲洗系统的整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 在地下一层通过可逆热泵系统的设置给游泳池供暖。

  • 通过雨水回收系统的设置来解决花园洒水器的供水需求。


施工过程


“天价豪宅”、“建筑艺术”、“存在感太强”……无论是哪个标签,陶朱隐园都是为台湾建筑界刮来了一阵新风。

鸿鹄志远
2024年05月14日 17:24:11
3楼

看着舒服 就是难做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