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对古建筑构件形制的影响
我在南方
2022年11月20日 21:33:09
只看楼主

假昂是斗拱中常见构件,其模拟昂的外观,但不具有真昂的结构作用,现存木构实例可追溯至北宋初年,以敦煌慈氏塔?万荣稷王庙大殿最早,其昂头不同于一般的下昂走势,而向前水平伸出,可称为“平出假昂”?约至宋末金初,在初祖庵大殿?善化寺山门与三圣殿,才普遍见有模拟一般下昂走势?昂尖向下斜出的假昂做法,可称为“下出假昂”? 下出假昂虽在现存实例中较平出假昂出现为晚,但却是后世假昂的普遍形式,其昂头斜出向下,昂尖低于拱身下皮,是木构建筑中极少见的弯折构件,而一般构件加工,多顺应木材纹理纵向延展的特点,做长直构件?那么,匠人在制作下出假昂这类弯折构件时,如何利用与加工木材,就成为观察建筑材料与形制做法相互关系的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假昂是斗拱中常见构件,其模拟昂的外观,但不具有真昂的结构作用,现存木构实例可追溯至北宋初年,以敦煌慈氏塔?万荣稷王庙大殿最早,其昂头不同于一般的下昂走势,而向前水平伸出,可称为“平出假昂”?约至宋末金初,在初祖庵大殿?善化寺山门与三圣殿,才普遍见有模拟一般下昂走势?昂尖向下斜出的假昂做法,可称为“下出假昂”?


下出假昂虽在现存实例中较平出假昂出现为晚,但却是后世假昂的普遍形式,其昂头斜出向下,昂尖低于拱身下皮,是木构建筑中极少见的弯折构件,而一般构件加工,多顺应木材纹理纵向延展的特点,做长直构件?那么,匠人在制作下出假昂这类弯折构件时,如何利用与加工木材,就成为观察建筑材料与形制做法相互关系的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一、下出假昂


现存下出假昂的早期实例之一为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大殿平面近方,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其斗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柱头铺作使用插昂,补间铺作使用真昂,仅角铺作正侧方向与45。斜向使用假昂:这些假昂向下探出的昂头做法特别,其与拱身并非同一木料一体加工,均另外单独制作,平接于拱身前端下方,拱身内侧隐刻双瓣华头子和部分昂身,与下方探出的假昂头共同表现出斜下出昂的形象(图1)。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另接昂头的做法,并非现代修缓所致?首先,在初祖庵早期照片中,即能明确看到这种做法,并可看出昂头与拱身的连接方式,其下方昂头在昂面上端中部作榫头,插入拱身前端的卯口之中(图2)?其次,大殿角铺作所见假昂无一例外均另接昂头,而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分别采用插昂和真昂,昂头和昂身一体制作,若角部假昂昂头为后期脱落而做的加补,那么补间?柱头铺作不可能都保存完好,而仅角铺作所有昂头全部脱落?由此可见,初袓庵大殿角铺作假昂的做法是原始处理,其特别使用普通拱材和昂头小料拼合假昂,而不浪费大料一体加工,是当时明确的技术选择?

图片

图1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角铺作假昂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

图2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角铺作老照片

(图片来源:【日】常盘大定, 关野贞.

中国文化史迹(第二辑)[M]. 法藏馆刊行, 1939.)


上述另接昂头的加工方式并非局部地区的特例,也见于山西大同善化寺金初天会六年至熙宗皇统三年间(1128—1143年)重建的山门?三圣殿?善化寺为辽金大寺,等级较高,其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斗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补间铺作使用插昂,柱头铺作与转角铺作附角斗拱均下出假昂?这些假昂的昂头,也都另外制作,平接于拱身前端下方,昂后拱身内隐刻双瓣华头子(图3)?现昂头颜色?新旧程度多与拱身不同,多为现代修缮更换,昂头两侧用铁锔与拱身连接?在老照片中可确认山门另接昂头的做法,部分昂头还有掉落迹象(图4)?山门假昂加工方式和拼接做法均与初祖庵大殿类似,唯假昂分布并不限于角铺作,遍及檐下,可见这种保证拱身直材加工?另接假昂头的做法,已较普遍?

图片

图3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柱头铺作假昂

(图片来源:改绘自文献[4])


图片

图4善化寺山门老照片

(图片来源:【日】岛卓一,辽金时代的建筑及其佛像[Ml

东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4:图版65.)


三圣殿亦见这种假昂加工方法,且更为灵活多变?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斗拱六铺作单杪双下昂,其补间铺作均使用真昂,前端挑檐,后端抵于榑下,有明确的结构作用,但柱头铺作与殿内梁栿绞构,由于前后檐和山面梁栿结构各异,其昂的结构也不相同,可分为以下4类:(1)前檐明间东侧柱头铺作:双插昂,衬于殿内六椽栿出头前端上方(图5-a);(2)前檐其余三个柱头铺作:均在梁头前方使用上插昂下假昂的形式,下方假昂昂头均单独制作,接于梁头前端下方(图5-b);(3)后檐柱头铺作:殿内上下相叠的乳栿出头,栿前端下方均另接假昂头(图5-c);(4)山面柱头铺作:双昂里转均为足材拱,上承丁栿,拱前端均下接假昂头(图5-d)?总的来看,三圣殿柱头铺作普遍使用假昂,昂头另接,保证身后梁材或拱材的充分利用,仅前檐或下接假昂头,或斜接插昂,其分布没有规律,反映出当时工匠对二者并没有明确区分,且下接假昂与插昂都不具有真昂的原始结构功能,因此,插昂或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假昂,只是其昂头斜插于拱头或梁头上方,而常规意义的假昂昂头平接于拱?梁前端下方?

图片

图5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各柱头铺作假昂做法示意

(图片来源:改绘自文献[4])


三圣殿前后檐梁头下接假昂的特殊做法,还见于山西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柱头铺作均五铺作单抄单下昂,两山使用插昂,但前后檐柱头铺作做法却很特殊,华拱之上均挑承殿内梁栿(前五椽栿后剳牵)出头,其前端下方下出的昂头均单独制作,接于梁头之下,后方还在梁身上隐刻出斜向上的昂身,模拟出下昂的形式(图6)?这是在保证梁栿直材充分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另接昂头?隐刻昂身的处理,“将假昂制成真昂形制”。

图片

图6山西文水则天圣母庙剖面与前檐柱头铺作假昂

(图片来源:李会智,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J]

古建园林技术,2000(2):7-11.)


金代以后的重要实例,可举元代官方敕建的永乐宫,其几座大殿斗拱假昂均见有另接昂头的加工方法(图7),昂面作榫口连接昂头与拱身,并在昂底打入铁钉向上锚固?但除龙虎殿山门普遍见有下接假昂做法外,其他三座大殿,以一体加工的假昂居多(表1),反映出另接假昂头的加工方法渐向一体加工转变?

图片

龙虎殿


图片

三清殿


图片

纯阳殿


图片

重阳殿


图7永乐宫各殿另接假昂头做法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表1永乐宫各殿假昂分布与加工

(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图片





二、平出假昂


从下出假昂的早期加工方式,可看出工匠不浪费大材加工斜向探出构件,而采取另接昂头的做法,以保证拱?梁直材的充分使用为要务,以此视角来看实例中相对出现更早的平出假昂,其特别的形制,实际上也有同样的目的?


平出的昂头,按其下皮的走向,还可细分为下平和下卷两型?


下平型假昂似出现较早,其最早木构实例见于甘肃敦煌慈氏塔,该塔原在三危山上,后迁于莫高窟前,建造时代推测为宋初?塔八角横尖顶,柱头斗拱“五铺作偷心出双杪……各华拱头都砍作批竹昂形,昂底略向下斜,昂侧隐出华拱”(图8)?这样加工的假昂,与单纯作拱所使用木料的截面大体一致,不需要准备特别的方材,但昂底微斜,也反映出当时工匠对下昂形式的执念?

图片

图8甘肃敦煌慈氏塔斗拱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山西忻州金洞寺转角殿也可见这种下平型假昂,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其前檐与山面柱头铺作均五铺作单杪单昂,昂头与拱身之间,做出凹槽表现华头子,并隐刻出昂身,以表现平出的昂头(图9)?昂头上方,令拱上还斜出昂形耍头,其下斜走势与平出假昂上皮斜度一致,虽有一定的呼应关系,但两者向前聚拢,较为抵牾,反映出平出假昂较难表现下昂的势态,还是一种顾及材料加工的权宜之策?

图片

图9山西忻州金洞寺转角殿前檐柱头铺作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南方建筑也有类似做法,南宋苏州玄妙观三清殿,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其上檐柱头与补间铺作,均用双杪双昂,双昂均假昂,“虽前端下垂甚平,但其下缘则用直线”在昂头与拱身间表现华头子(图10),与金洞寺转角殿相似?

图片

图10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上檐补间铺作

(图片来源:刘敦柏,苏州古建筑调查记//

刘敦桢.刘敦桢文集(第二卷)[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257-317.)


下卷型假昂最早见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山西万荣稷王庙大殿,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斗拱五铺作双昂,柱头铺作均使用假昂,补间铺作第一跳假昂第二跳真昂?不论柱头还是补间铺作的假昂,昂头均平出,昂底皮上卷,昂尖上翘,在昂头与拱身间隐刻单瓣华头子和斜上的昂身?假昂昂底最下方与拱身下皮在同一水平线,昂尖也没有上挑太高,整个昂头均在拱身方材的范围内,保证了使用拱身规格的直材一体加工(图11)?大殿补间斗拱上出真昂,与下方假昂交错,很容易出现金洞寺转角殿上下真假昂相互抵牾的情况?但稷王庙大殿补间上方真昂前端,也采用与下方假昂类似的卷昂造型,昂尖均上翘,弱化了两者的矛盾(图12)?可见这种下卷型假昂的特殊处理,是在直材的加工要求之下,尽可能通过灵活的形制变化,达到出昂的效果,并通过昂尖的卷曲调整昂头斜出的方向以统一真假昂走势,实现整体的和谐,反映了当时工匠在材料与形制的权衡中,两不偏废的高超技巧?

图片

图11稷王庙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材料加工

(图片来源:徐怡涛等. 山西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研究[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6.)


图片

图12万荣稷王庙大殿补间铺作真假昂做法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下卷型假昂另一重要实例,在山西太原晋祠,祠内除北宋圣母殿使用这种做法,后代增建的金代献殿?元代唐叔虞祠正殿均沿用平出的假昂?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其下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双昂,均使用平出假昂,昂尖向前,昂底皮接近平直,略微上卷,昂底与拱身底皮水平,保证了方材的统一加工?下檐补间铺作五铺作单杪单下昂,使用真昂,上出下昂状耍头,表现出双下昂的外观形象,这与柱头平出的双昂相间设置,一高一矮,一斜一直,富有节奏韵律(图13),金代增建献殿也模仿这种铺作次序,可见其为特意的安排?

图片

图13太原晋祠圣母殿前檐斗拱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北宋假昂案例,绝大多数采用或下平或下卷的平出假昂?从现存资料看,这种做法地域分布较广,时代也延续较长,在甘肃?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江苏等地皆有所见,“足证其在历史上曾一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非主流形制”?这种平出的假昂,造型虽较为复杂,看似追求形制的艺术效果,实则保证了身后梁?拱直材的充分利用,是受木材限制对形制所作的调整,与材料加工关系更为密切,在现存实例中,其出现较下出假昂更早,也就在情理之中?从加工角度看,山西高平崇明寺北宋开宝初创建的中佛殿补间二跳做法,似乎也有相同的意趣(图14),其年代确切,形制又介于拱?昂之间,可视为平出假昂的先声?

图片

图14高平崇明寺中佛殿东山补间铺作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营造法式》

“就材充用”原则


由上可见,下出假昂和平出假昂的加工,都保证了昂后拱身或梁身方材的充分使用,不浪费大材加工小构件,且无论是下出假昂的善化寺?永乐宫,还是平出假昂的晋祠圣母殿?稷王庙大殿,均为等级较高的建筑,可见这并非地方做法,而是官方认可的材料加工原则?


北宋官修的《营造法式》卷第十二《锯作制度》即规定:


“用材植之制度:凡材植,须先将大方木可以入长大料者,盘截解割;次将不可以充极长极广用者,量度合用名件,亦先从名件就长或就广解割?”


“抨绳墨之制:凡大材植,须合大面在下,然后垂绳取正抨墨?其材植广而薄者,先自侧面抨墨?务在就材充用,勿令将可以充长大用者截割为细小名件?”


《营造法式》卷二十六《诸作料例大木作》将木料分为用于加工梁柱的方木?柱材,以及用于加工其他构件的各类方木,均为雛的直材,并特别提到各类方木需“就全条料又剪截解割”。


以上“就材充用”与“就全条料剪截解割”,均说明当时的营造工程以材料为准绳,就材植的基本尺寸加工构件,充分利用原材料,“勿令将可以充长大用者截割为细小名件”?在材料和形制的权衡中,《法式》明确了材料为第一要务,就材充用,节制功料,这也是李诫编纂《营造法式》的要旨:“系营造制度?工限等,关防功料,最为要切,内外皆合通行”,这种拟推及官方和民间的功料制度,在前述不同等级的建筑实例中有充分反映?以此视角反观《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其“飞昂”条,只提及下昂?上昂两种制度,另附有插昂,均为单纯的直材构件,当时假昂在建筑实例中虽已出现,但未载于法式,可见当时官式规定,仍以简单?直接的结构构件为主流,力求原材料的充分使用?





四、与后期建筑假昂

加工方式的对比


宋末金初,下出假昂渐成流行做法?有意思的是,从现存早期建筑最为丰富的山西南部地区看,金中期以后,这类假昂的加工,适应当时建筑材料的改变,还出现了选用弯材加工的现象?


这一时期建筑所用假昂的表面,部分还能看清木纹走势,其在拱身较顺直,但在下出假昂的部分,木纹多逐渐下斜,与假昂的斜度基本一致,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工匠有意选用自然弯材加工下出假昂,而非宋代以前常见的直材加工(图15),这与金元时期建筑广泛采用自然弯材制作大梁?丁栿?大额类似,是一种普遍的材料选择,其背后,与自然选材的变化有一定关联:宋代以前,山西南部地区建筑多使用松材,松木劲直,少有弯材,这也是早期假昂就直材加工的原因?而随着自然松林的砍伐,堪用大材的松木减少,人们开始使用周边的榆木?槐木?杨木等乡土树种建造房屋,这类树木树干多绕曲,可依就自然弯材加工构件(图16)。


这种一体加工下出假昂的做法,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渐成一种制度,即便可以远距离运输松木?杉木?楠木等劲直的木材营建房屋,也一体制作下出假昂,由此自然带来材料的浪费,反映出明清官式建筑斗拱以追求形制为主,并未充分利用原材料,这也是后期斗拱结构功能弱化,偏重造型装饰的反映?

图片

图15直材加工的木纹与弯材加工木纹对比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
图片

图16使用弯材一体加工的假昂木纹

(围片来源:作者自摄)


但明清官式建筑假昂加工浪费材料的程度,也不宜过分放大?一方面,此时建筑斗拱的用材已经很小,即使下出假昂整体加工,其原材料也并非大料,备料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清代建筑假昂下斜程度已明显减小,按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卷二十八《斗拱做法》规定:“头昂每斗口一寸,应前高三寸,中高二寸,宽一寸……二昂高厚与头昂尺寸同”,则其原料较一般拱身高约1/2,昂下皮斜度按常规做法,约为13?(图17),已接近平出,这也一定程度减少了假昂加工时所浪费的材料?

图片

图17清式平身科斗拱分件—昂

(图片来源:文献[9]:97.)


同时无论南北方,大量建筑仍常见另接昂头和平出卷昂的做法,如朔州崇福寺千佛阁,登封少林寺鼓楼?常熟赵用贤宅大门等,另外,部分一体加工的下出昂头也多有上卷的倾向,如江南地区建筑常见的“凤头昂”做法,也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加工时的材料浪费?同时,下出的假昂头也普遍延续了拼料做昂的做法,并见有将一较大的整材锯解为收尾错开的两道昂的加工方式(图18),这些都反映了民间建筑中材料对形制做法仍有很强的制约,与官式建筑有明显分化?即使现代修缮或者复建,也能看到这种倾向,如大同华严寺近年复建的钟鼓二楼,其下出假昂也另接昂头,不知是有意仿照早期做法,还是确为材料限制所作的处理?

图片

图18凤头昂加工

(图片来源:文献[10]:311)





五、结语


假昂模拟昂的外观,但不具有真昂的结构功能,可以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建筑的营造理念开始脱离纯粹的结构逻辑而逐渐侧重于外观形象装饰?但早期假昂的制作,仍适应于木材特点,宋金即出现了下接昂头和平出假昂两种做法,而金元时期,还出现了选用自然弯材,一体加工下出假昂的做法,这些都体现了《营造法式》所谓“就材充用”的基本原则?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假昂做法逐渐脱离材料的束缚,晚期官式建筑,普遍采用直材一体加工下出假昂,反映出建筑装饰化的进一步深入,但民间建筑,由于材料的限制,虽具体形制有所改变,但本质上仍延续了另接昂头或平出卷昂的加工方式,反映了材料对建筑形制的广泛约束作用?


综上可见,材料是建筑的基础,也是工匠加工改造的对象,构件最终形成的形制做法,是匠人根据材料条件所做的适应性改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等级的建筑中所反映出的材料应用倾向,与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匠人观念息息相关,这也构成了反观区域匠作传统的有效途径。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彭明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建筑史,2021年01期

原题目:《试析木材加工对古建筑构件形制的影响—以假昂为例》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如有出入,请以原刊原文为准

特别鸣谢:彭明浩老师


知识点:木材加工对古建筑构件形制的影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