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形式比较
环保狗勾
2022年10月11日 14:06:59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通常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组成。传统法的曝气池有以下几种工艺形式。 (1)传统推流式 污水和回流污泥从池前端流入,呈推流式至池末端流出,进口处有机物浓度高并沿池长逐渐降低,需氧量也是沿池长降低的。活性污泥经历了一个生长周期,处理效果较好。 该工艺成熟,与完全混合工艺相比,能更有效地去除氨氮。 (2)完全混合式

传统的活性污泥法通常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出系统组成。传统法的曝气池有以下几种工艺形式。

(1)传统推流式
污水和回流污泥从池前端流入,呈推流式至池末端流出,进口处有机物浓度高并沿池长逐渐降低,需氧量也是沿池长降低的。活性污泥经历了一个生长周期,处理效果较好。
该工艺成熟,与完全混合工艺相比,能更有效地去除氨氮。
(2)完全混合式
污水和回流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后与池中原有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循环流动,进行吸附和代谢活动,知道进入二沉池。
由于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得到很好的稀释,使波动的进水水质得到均化,因此进水水质的变化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将降低到很小的程度,从而能较好地承受冲击负荷。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时不需要稀释,仅需随浓度的高低程度在一定污泥负荷率范围内适当延长曝气时间即可。该池内各点水质均匀一致,F/M值、微生物群数量和性质基本一致,因此节省动力费用。其缺点是连续进水,出水可能造成短路,易引起污泥膨胀。
(3)多点进水式
该进水形式特点是污水沿池长多点进水,有机负荷分布均匀,使供氧量均匀,克服了推流式供氧的弊端。沿池长F/M分布均匀,充分发挥了其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该法可提高空气利用率,提高生物池的工作能力,水质适用范围广,并能减轻二沉池的负荷。该工艺缺点是进水若得不到充分混合会使处理效果的减弱。
(4)吸附再生式
又称生物吸附法 或接触稳定法。污水与回流污泥在吸附池内混合接触15~60min,使污泥吸附大部分呈悬浮、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和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混合液流入二沉池。
由二沉池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再生池,活性污泥在这里将所吸附的有机物进行代谢,使有机物降解,微生物增殖,污泥的活性吸附功能得到充分恢复,然后再与污水一同进入吸附池。
该工艺的特点是污水和活性污泥在吸附池的接触时间较短,吸附池的容积较小。该工艺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负荷,当吸附池活性污泥遭到破坏时,可由再生池的污泥予以补救。
(5)延时曝气法
类似于传统推流式,在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内源呼吸期运行,需要较低的有机负荷及较长的曝气时间。适用于小型污水厂,但预处理阶段一般不设置初沉池。
该工艺的特点是出水水质好、设计和运行相对简单、能处理高峰/有毒负荷、污泥能很好地被稳定。
 
设计要点
生物反应池的始端可设缺氧区(池)选择器,缺氧区(池)水力停留时间可采用0.5~1.0h。
阶段曝气生物反应池一般宜采取在生物反应池始端1/2~3/4的总长度内设置多个进水口配水的措施。
生物反应池的超高:当采用鼓风曝气时为0.5~1.0m;当采用机械曝气设备时,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
廊道式生物反应池的池宽与有效水深比宜采用(1:1)~(2:1)。有效水深应结合流程设计、地质条件、供氧设施类型和选用风机压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可采用4.0~6.0m,在条件许可时水深尚可加大。
生物反应池中的好氧区(池),采用鼓风曝气时,每立方米污水的供气量不应小于3m?。当采用机械曝气器时,混合全池污水体积所需功率一般不宜小于25W/m?。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碳源污染物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
传统活性污泥法去除碳源污染物的主要涉及参数

类别

LS/【kg/(kg.d)】

X/(g/L)

LV/【kg/(m?.d)】

污泥回流比/%

总处理效率/%

普通曝气

0.2~0.4

1.5~2.5

0.4~0.9

25~75

90~95

阶段曝气

0.2~0.4

1.5~3.0

0.4~1.2

25~75

85~95

吸附再生曝气

0.2~0.4

2.5~6.0

0.9~1.8

50~100

80~90

完全混合曝气

0.25~0.5

2~4

0.5~1.8

100~400

80~90

注: LsBOD5污泥负荷; X为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L VBOD5容积负荷。

图片


推荐资料(点击文字跳转)

某污水处理厂A-A-O工艺曝气池平面图剖面图

某工厂曝气池管道结构工程设计方案图


知识点:传统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形式比较及设计


yj蓝天
2022年10月12日 08:02:15
2楼

资料不错,对学习活性污泥反应器技术有很大帮助,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