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地对我的认可是莫大的荣誉”——记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刘志明
朝气蓬勃的帽子
2022年03月02日 14:56:22
来自于水利时事
只看楼主

来源:水利水电BIM联盟 刘志明(左一)陪同郑守仁院士查看工程现场 在刘志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标有密密麻麻黑点与红圈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其负责过勘察设计项目位置的标记。“我大半辈子的成就都在这张地图上,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都是祖国大地对我的肯定。”

来源:水利水电BIM联盟

刘志明(左一)陪同郑守仁院士查看工程现场

在刘志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标有密密麻麻黑点与红圈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其负责过勘察设计项目位置的标记。“我大半辈子的成就都在这张地图上,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都是祖国大地对我的肯定。”

眼前这位衣着简单、和蔼可亲的人就是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刘志明。作为水利技术带头人,在取得了许多荣誉后,他却说道,工程师最大的任务就是做好勘察设计,我只是去尽力干好这一件事而已。

伴着刘志明质朴的言语,一位勘察设计杰出人才成才之路慢慢揭开了面纱。

现场锻炼是最好的老师

当年,自江西农村考取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系水工专业后,他的一生便与水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8月,初出校园的刘志明来到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枢纽处厂房科。“刚步入工作岗位最大的感触就是,干的和学的完全不一样,现实与理想差别太大。”

江西万安水电站是他参与勘察设计的第一座水利工程。第一次去到施工现场时他惊讶发现,工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相差很多。在勘察设计还需要靠计算尺、手算的年代,施工现场十分考验工程师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

“多跑现场、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多年来对自己工作的要求,现场是水工勘察设计最好的老师。”看着由自己设计建成的万安水电站厂房尾水管、蜗壳,自豪的同时他更感到,从书本变成设计、再从设计变成工程,这不仅是自己,更是所有工程师要面对的考验。

知行结合是一生的课题

1998年,一项关乎“国之重器”的艰巨任务交付到刘志明肩上——在三峡工程建设高峰期担任枢纽处副处长并负责三峡现场设计代表工作。也是在这一年,深知还需继续深造的他考取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峡工程与学业齐头并进,刘志明坦言,那几年中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受郑守仁院士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与热情亲切的人格魅力所影响,让自己一生受用不尽。

当时,中国大多高水头水电站机组蜗壳采用垫层埋设方式,然而针对三峡工程这样大型机组的蜗壳埋设,不仅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建设成本,三峡工程的蜗壳到底怎么埋?

在郑院士的指导与影响下,在征求多方建议、经过多地考察和试验后,刘志明与同事们一同创造性地完成了保压方式、垫层方式和直埋方式三种埋设方案的研究,并提出了实施建议,还完成了三峡厂坝联合受力的现场实施方案。

另一项“国之重器”的建设现场,也少不了刘志明的身影。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中,他先后作为专业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组织研究提出黄河游荡性河段穿黄工程位置选择、渡槽与隧洞方案比较和工程布置方案、穿黄隧洞结构型式、丹江口大坝加高新老混凝土联合受力与结构措施等。在长江设计院工作多年中,他还主持了构皮滩水电站灰岩地区240米高拱坝和大跨度地下厂房设计、湖南皂市水库等大型项目设计10余项。

正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增长的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多次担任抗震抗洪救灾和事故调查等急难险重任务的专家组组长,并圆满地完成了如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和2016年九江抗洪等任务。经过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考验,刘志明总是告诉自己还应该多学习才能把勘察设计做得更好,他坦言,“知行合一是我一辈子探讨的课题。”

人才为基是发展的要义

当被问起人才对于水利行业的意义,刘志明笑着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6年,刘志明调至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下简称“水规总院”)任总工程师、副院长,2009年开始建设的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就是他到水规总院后为藏族人民建设的第一座水利工程。当时,西藏水利人才缺乏,主要依靠水利部有关单位的支持,其中,刘志明牵头负责勘测设计方面。“在建好工程的同时,我希望能培养西藏自己的水利人才。”

就在5年后,当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开始建设时,刘志明惊喜地发现,参建人员大多是从旁多工程锻炼出的技术骨干,当地人才的成长让他十分欣喜。作为咨询专家组组长,他经常克服气候条件差和交通不便等困难,深入工程现场调研,针对新疆、西藏水利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了适用的技术处理方案和指导意见,为当地百姓带去一方润泽,为当地水利人才提供知识养分。

成长不仅是刘志明对水利人才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专家组组长,他主持了大型咨询审查项目40余项,解决了大藤峡等水利枢纽总体布置难题,东庄230米超高拱坝、大石峡247米超高面板坝筑坝关键技术,引汉济渭、艾比湖等深埋长隧洞不利地质条件的施工难题。

如今,刘志明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了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中国大坝杰出工程师奖、潘家铮奖等多个大奖,身披多项殊荣的他却说,“祖国大地对自己的认可才是莫大的荣誉。这句话不仅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位拼搏奋斗的水利人。”(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报)





     

刘志明副院长在2016年发起成立水利水电BIM联盟,并担任联盟主席,提出了“倡导BIM资源共享,加强技术交流,打造水利水电BIM生态圈”的联盟宗旨,为行业BIM应用发展指明方向。

近年来,他始终以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为己任,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致力于推进水利工程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推进,先后主导了珠江三角州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引江济淮工程BIM平台建设,以及智慧滇中引水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智慧化等项目规划和实施等工作。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