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架设计,给老铁们来波硬货!
孔雀东南飞机
2021年06月09日 13:18:42
只看楼主


廊架是便于遮阴,促进交流,

是沟通的一种场所,

交流的同时互相认知。


▲中央骨架 

翼型网格花架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

重庆龙湖颐年公寓康复花园


迈入老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如何健康、安心、无忧的漫享晚年,是当前社会老年群体面对的现实难题,也是未来的我们将要面临的一大挑战。根据中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而中国的人口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之多。面对规模日益激增的老年群体,构建适宜老年人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是当前养老形势的切实需要,亦是支撑我国养老事业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

与普通的景观设计不同,适老环境建设需要更多地“以人为本”,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准确把握老年人的功能需求及景观需求。由此,回应当前适老环境建设议题,怡境设计团队提出了“善意景观”的设计理念,即以“善”为先,接纳、包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然后用“心”设计,透过空间布局与细节设置,为老人建构如家般温暖的照护空间。让老年群体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料,还能释放情感与内心,安享“离家不离家”的养老体验。重庆龙湖的首个养老项目——龙湖新壹城颐年公寓,其屋顶康复花园的设计,是怡境设计团队践行“善意景观”的重要实践。设计团队希望,我们所身处的城市,不仅要成为年轻人为理想奋斗的场所,更要成为老年群体漫度晚年的颐居之地。一处倾注了“善意”的康复花园,若能在城市中引发多米诺效应,进而产生更多充满“善意”的适老活动空间,最终让整个城市都充满“善”与“美”,这一图景将是怡境设计团队与龙湖团队最期望的部分,也是“善意景观”理念的初衷。


骆驼湾村廊架



骆驼湾村位于太行山北麓的冀晋交汇处,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发展缓慢,村落日渐凋敝,房舍破败。近年来政府投入了财力物力帮助修旧盖新,脱贫致富,村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在修缮过程中村民们可以选择传统的木结构屋顶或者现浇混凝土,村里生活着的主要是中老年人,为了免于修缮很多都选择了现浇混凝土屋顶。更换和剩余下来很多梁木、椽子,之前多用作生火取暖烧饭,如今生态环保的观念越来越被重视,周围又是山林有防火要求,村里现在又配备了空气源热泵采暖,改了燃气做饭,越来越多的大小木料闲置荒废了下来。村落在开山垦荒中形成,有不少陡坎护坡。村里有意向要在水泥护墩及沿线道坎上修筑遮荫廊架,方便停歇坐靠,要用的材料是重型方钢和大木料,得从很远的县城、省城采购运回,同时还需要专业施工队、动用吊机(山地平整地狭小,极不利于大型机械施工)安装,一旦出现刮到情况还会殃及人畜。偶然看到这些设计图纸后,我方提出能不能利用更轻便更简易的办法修筑。

理查德·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论述了关于技术与人类生存的思想:“dymaxion”(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以最少结构提供最大强度)。如果从建造角度来说,就是以最少的材料搭建最大的空间和最坚固的结构。这种设计哲学其实和乡村建设理念的暗合,现在觉得充满特色的乡村地域风貌都源自先民们就地取材、用最少的代价达到最大最多功用的朴素智慧。如果能够将建造单元材料尽量拆分小,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闲弃木料的再利用可能,可以组织村民靠普通人力就建设完成;单元杆件形成结构体系,可以得到更好的稳定性和一个更大的空间;网络化结构在日久累月的使用中,假如出现自然力破坏,也会得到更大的安全系数。通过这种建造手段,实现了更少的资金投入、更便捷的人力建造。遵从木料的长度不一,形成和山体大环境的自然契合:废木料收集自拆下的房屋,不同的房屋进深搭建的时候木料也长短不一,顺应这些不同的长度,建造的同时考虑木料的长度变化容差,通过搭建的位置编排控制,得到一个变化的空间形体,既是对木料的顺应,也是对山体大环境的顺应。


合肥皖投万科天下艺境


项目为万科集团在合肥新站地区建筑新居住区的教育配套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包含一个口袋公园,一个15班幼儿园及文体养老配套楼组合的小区形象入口。项目特色为前期作为新区生活的启动区展示,打造新颖有趣的纪念性场景,能融合景观室内的高协作精品项目。天下艺境示范区在设计之初便是围绕传递情感价值设计而展开。最引人注目的标识物便是幼儿园本身。我们希望这座建筑能够真实反映使用者——孩童对于“房子”这一最原始的建筑概念的认知。设计伊始,我们便从幼儿画作里提炼出孩童眼中的建筑语言特征:坡顶形体界面简单易辩,大小不一的门窗洞口清晰,色彩斑斓。我们以7个活泼布局的生活单元界定出的庭院空间,围绕别致独特的音体教室和树屋般的游戏空间而展开的生活场所,还原了孩提时代的世界。


保利·新武昌K4地块示范区


这个设计可以有效的丰富道路周边及主要活动空间的功能细腻度,使居住者切实体验到“PLAY ANYWHERE”的享受。

镜像海市蜃楼


从现在到2016年冬天,来自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的游客发现自己被笼罩在一个镜像迷宫下面,徘徊在它们和周围景观之上。

一个500英尺长的雕塑,其包括创建上面公园的中央通路和娱乐区万花筒檐镜面抛光光盘。

 

“我的概念是通过解决公园的所有活动走道而不是在公园中心设置雕塑元素来颠倒传统的户外雕塑概念,” fernández描述道。“通过在水平带上徘徊在公园上,fata morgana变成了一个幽灵般的,雕塑般的,明亮的海市蜃楼,也散发出金色的光芒。”


当阳光透过时,抽象的闪烁效果穿过水平的金属形状,在广阔的路径和路人身上投下金色的光芒。

树木和树叶通过周围镜子投射的碎片反射

Elytra Filament Pavilion

它展示了新兴技术对我们设计,工程和制作概念化的深远影响。树冠构成一个纤维构造系统,在结构上有效,具有建筑表现力。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设计,探讨当前机器人技术的蓬勃发展。它展示了机器人技术今天所采用的各种形式,同时扩大了我们对相关道德,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认识。在博物外,“Elytra Filament Pavilion”是本次展览的补充。



Elytra的“顶篷”由40个六边形组件单元组成。平均每个重45公斤,大约需要3个小时。这些细胞和七个支柱是由计算机编程的库卡机器人在斯图加特ICD计算建设实验室进行的为期四个月的施工过程中创建的。



Nuage长廊


国际知名的法国设计师  Ronan和Erwan Bouroullec  自1999年以来一直在巴黎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他们的工作范围从功能性物品到大型建筑项目,可以在主要国际机构的永久收藏中找到。


对于迈阿密设计区,UAP与Bouroullec团队合作设计开发,设计和记录一系列永久性雕塑檐篷,利用他们早期作品中的模块化云形式。UAP采用激光切割和手工成型的不锈钢制造,配有60个独立模块,与客户合作开发出一种系统,可保持简单模块化设计的完整性,同时满足材料,规模和外部现场条件的结构要求。


由此,作品名为Nuage,为迈阿密设计区的Paseo Ponti提供遮荫,成为住所重新焕发活力的城市体验。廊亭与建筑环境相结合,通过蓝色和绿色玻璃单元投射阴影和光线。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和包裹工作的本土植物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自然的联系,为城市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相遇。



天际线云”


装置可以很容易地组装和拆卸,是可移动式的装置。它可以在草坪上投射阴影,创造出新的阴影区供人们休息,阅读,睡觉,聊天或闲逛,同时它们也可以被用于更大规模的活动,如公共集市,食品节,体育活动等。这些倒置的雨伞就像一片有阴影的森林或一片轻飘飘的云,可以在秋冬季节存放,也可以在春夏季节使用。



这种金属结构是用“单杆体系”的杆和关节系统建造的,它坚固,便宜而且轻便。顶层是由用于温室的工业纺织品制成的。为了创造能够抵御丹佛当地强风的稳定性,杆将组件与地面连接,并放置一些岩石作为重物以防止结构掉落,并沿周边放置座椅。每个组件的中心悬挂着一盏工业用灯,这些灯由白天充电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ORCHIDEORAMA


这个图案有一个中心六边形,像一个中空的树干,技术网络(结构,电气和水收集),有机网络,热空气出口以及内部花园的雨水和湿度通道都集中在这里。这些树干可以看作是汇聚的涡流,木质的几何形状通过双曲抛物面表现出了集中的扭力,设计师试图将有机力和结构力结合起来。



图案模式通过重复来放大,空间和生物气候学的性质已经在各个部分呈现,可以说这种模式的特性是由内而外的。


WestendGate


1500平方米的玄武岩砖平稳地延伸到城市环境中,打开通往城市的空间,同时拥有新的屋顶,为Westend创造了一个新的门户。


逛街休息区,

观景,看书,交流的适宜场所,

小空间,大设计。


免费打赏
和平卫士
2021年06月09日 14:13:38
2楼

这种建筑廊架 送它四个字“华而不实”  ,虽建着好看,不能避雨挡风又不能遮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