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的联系
说起城市美化,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不再单单是争妍斗艳的花花草草了,还有隐没于城市高楼大厦之下的每一个雕塑。公园河边的道路上,立交桥的墩柱上,还有人潮涌动的各种城市广场上,总不乏精雕细琢的款款雕塑的身影。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是风格各异,都透露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这些雕塑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们述说着过去的故事。雕塑与城市之间的相辅相成也让城市的景色更加别具风味。 “雕塑是有时代性和空间性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雕塑。雕塑又是历史文化的标志,总体而言,雕塑并不是局限的单一个体。它还有丰富的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全国城市雕塑委员会委员、著名雕塑家朱成教授这样说过。 雕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现代社会中国的城镇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城市景观雕塑,它们遍布大街小巷、公园、风景区、厂区、学校校园、广场和生活社区等地,而且这些雕塑成为多数城镇的标志性建筑。在雕塑家的眼中,雕塑是历史的记忆,如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掷铁饼雕像、维纳斯雕像、凯撒大帝雕像等是那个时代的记忆一样。现代的雕塑表现的是当代人的记忆,哪怕是将来某一天某些建筑物消失,但是作为艺术
建筑的城市,还是,城市的建筑?
备受关注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终于在喝彩声和骂声中浮出水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要接受它已经存在于这个城市中这个事实。在诸如的结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争论之外,笔者还听到一个关于大剧院的一个不那么引人注意的话题——据说大剧院周围的水池原来是打算在冬天的时候作为溜冰场使用的,但是后来决定采用冬季加热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水面不结冰。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最终的决定,也不知道设计师或者建设方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私下胡乱猜测,也许是大剧院不希望溜冰场的“混乱”会破坏了大剧院的建筑美感;或者担心这种过于大众化的活动项目和大剧院的文化定位会格格不入;再或者,这种类似于市民广场的开放格局不利于日后的管理……
设计健康城市的六个步骤
据研究估算,城市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随着全球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趋势继续,这个数字肯定还会增加。为了探索城市健康发展的新模式,从而更有效地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荷兰设计和研究工作室 FABRICations 调查了若干荷兰城市,探究如何依靠设计主导的新方法来减少碳排放。 为了减少城市对地球的影响,FABRICations 建议人们重新思考城市系统,并对城市的核心本质进行审视。他们的“城市新陈代谢”理念把城市想象成一个由层层重叠的基础设施组成的分层系统。通过物质循环,一层系统的剩余产品将成为另一层系统的资源。 基于该理念,该公司开发了一套由六项策略组成的方法,以成就未来的健康城市。这套方法的关键在于各种设计研究项目和合作。从余热和能源的再利用,到将城市改造成现代海绵城市,这些策略被统一在一项共同的事业中:通过城市化促进物质循环。 1. 利用余热、再利用能源和梯级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以此激活公共空间,促进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