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工程规划区域由3个规划区、8个控制区、53个控制单元组成,以控制单元作为规划污染治理方案、进行水质输入响应分析的基础单元。 按南水北调输水线路、用水区域和相关水域的保护要求,东线工程划分为输水干线规划区、山东天津用水规划区含江苏泰州、河南安徽规划区。输水干线规划区为输水主干渠所在区域,由6个控制区组成,包括47个控制单元;山东天津用水规划区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末端接用水区和西水东调起始区接用水区,由3个控制区组成,包括3个控制单元;河南安徽规划区为漳卫新河和洪泽湖水质的污染控制区,由2个控制区组成,包括3个控制单元。 按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31项指标进行单因子评价,与输水期对应的枯水期现状水质,共有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溶解氧7项指标存在超Ⅲ类标准的断面。重点区域水质评价结果如下: 1、山东南四湖18条入湖河流中,17条水质劣于Ⅴ类,高锰酸盐指数最高的达到182.8mg/l,超过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30倍,年受纳COD量12.2万吨。
尾水导流工程是解决徐州市区域尾水出路问题、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水质的重要工程。本文以正在建设中的徐州市尾水导流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统计与分析、现场勘探与监测、遥感解译、数值模拟与计算等,对尾水导流工程方案、工程区域内重点控制单元治污方案、区域尾水资源化尾水导流工程的水环境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规划了“截流、蓄存、回用、导流”的尾水资源化工程,提出了以专线渠道为主的导流方案一和以利用现有河道为主的方案二。方案一线路全长172.61km,其中新开渠道109.39km,利用现状河渠63.22km;方案二线路全长172.69km,其中新开渠道31.16km,利用现状河渠141.53km。两个方案全线基本能实现尾水自流,同时能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廊道的建设。方案二能利用现状河道实现尾水的调蓄,有利于尾水的资源化利用和尾水调度,而且方案二工程量小、配套建筑物少、工程投资少。方案一预计总投资为8.9998亿元,方案二为7.3008亿元,因此优选方案二。(2)分析了尾水导流工程区内重点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清单,阐明了区域水环境问题,规划设计了重点控制单元制污方案: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分析,提出了为满足输水水质要求而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同时对尚存和潜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南水北调 水污染 污染物 随着输水干渠和各类水工建筑物的陆续完工,万众瞩目的大型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全线通水。东线输水工程的实施将惠及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大部分区域,对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黄淮海地区21世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两省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瓶颈问题。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着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同时也将对输水沿线水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江苏和山东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沿线污染企业较多,企业排污对供水渠道带来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这就
来源地址不详!认识之一:南水北调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修复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一般认为,南水北调的目标是缓解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从海河流域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表明,如果充许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利用水质不合格的污水,继续牺牲生态环境,再维持若干年也还是有可能的。所谓流域现状缺水70~80亿m3,是在不允许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不超采地下水条件下的缺水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南水北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破坏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局部地区已危及人类生存。主要表现在地下水严重超采、湿地消失、河道干涸、河口淤积、水污染严重等方面,既表现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反映了缺水的严重程度。地下水严重超采是海河流域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南水北调实施后,城市地下水实行限采就有了条件。城市要大大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不但要实现采补平衡,而且要进一步限采,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恢复,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农村地下水限采较为困难,可通过地表水源调整、增供经处理污水等方式增加供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
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1):调水超过1000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激辨热潮时,本人正患重病住院(复发脑中风),一直未能参于,近来浏览各方高论.旧话重提.想说几句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意见: 西南地区每年流出国境的总水量的确有5000亿立方米,但能调水的河流只有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凔江,而三江流出国境的总水量不过3000亿立方米,目前提出的调水方案的调水河段、除 雅鲁藏布江以外、均处于河源地区,引水量极其有限,而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上游河源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而下游临近国境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超过5000毫米,从而造成流域内的径流分布也极不均匀。上中游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的70%以上,而多年平均径流量、却不到全流域总量的30%。虽然雅鲁藏布江出境总水量达1400亿立方米,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径流量还不到400亿立方米,因此、目前所提出的各种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调水方案,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在
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11日透露,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计划于2007年年底建成通水的目标因多种原因已不可能实现,通水时间至少要推迟到2010年。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以有效缓解该区域最为紧张的城市缺水问题,并为向天津市应急供水创造条件,规划工程规模为抽取长江水500立方米每秒,入东平湖1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于2007年建成通水。 据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王安德介绍,由于国家至今尚未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批复,多项工程没有开工建设,通水期将推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山东省境内分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487公里。目前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11项单项工程中,仅完成了济平干渠一项工程。 按计划,到2007年年底前调水干线水质应基本达到3
尤其是泵站方面的,像灯泡贯流泵机组、立式轴流泵机组等等,能交流一下设计经验最好!对了,齿轮箱方面的资料谁能提供一些?多谢!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特点
本人认为本论坛中南水北调建设者也不少,都经历过很多,也深知南水北调工程的内幕,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建设者,从06年进场到现在可以说经历了很多,从业主——设计——监理——当地调水办——当地政府——当地地痞流氓——施工单位.......我这样说也许有很多领导看到会不高兴,可是南水北调给很多人就是认为是一个“摇钱树”,最倒霉的还是施工单位,这里具体的一些事情我就不怎么详细的说明了,只要是南水北调的建设者,只要是南水北调的施工单位大家来谈论一下,现在是21世纪的文明社会,应该说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个人的内心,可是有什么办法了,21世纪的文明社会不文明,反而是“腐败社会”......希望版主能支持哈,希望各位同盟一起来说说施工单位的辛酸,平时没有地方说,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一起来鞭笞那些贪官污吏。要是说一些看到的人,还望见谅.
1、河流形态空间的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南水北调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这涉及到了中国南北方的重要流域,根据河流形态空间的异质性原则,我们要打造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为动植物提供更广阔的生活家园。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地区的环境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测,建立关于河流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环境因子就是河流、河势、水温、水位、水质、以及水文的周期变化等。生物因子就是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动植物等、使二者之间进行相互合作,环境为生物提供家园,同时生物又可以保护家园,这样的设计是符合生态发展的。 2、景观尺度原则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还必须要考虑到景观尺度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问题,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此问题,生态水利的建设,不是只顾局部地段的建设,而是全面的进
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开工建设,以此为标志,我国将在本世纪大规模地修建不同规模的调水工程,以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北京”“数字黄河”“数字长江”等发展新战略的出台,为建设、管理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应在建设真实工程的同时建立“数字南水北调工程”(简称数字工程)。 一、数字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特点 “数字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念源自于“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具体说,就是通过全数字化模拟平台的构建,建立调水工程及其相关地区的数字化研究环境,采用各种应用模型对调
11月13日10时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正式启动2022—2023年度调水 根据水利部水量调度计划安排
3月25日14时,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缓缓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加大供水正式启动。本次调水计划向黄河以北供水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宏大,占地较多,沿线土地资源十分宝贵。该文以元氏县境内段南水北调工程占地问题为典型,总结了京深高速公路占地处理的经验教训,对南水北调工程占地及土地再造与利用提出了初步对策,这些对策对工程全线占地及土地利用问题也具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南水北调 占地 对策 1 形势与问题 1.1 基本概况 元氏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东向华北大平原,107国道、京广铁路及京深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境内,北距省会石家庄30 km。全县总面积667.49 km2。西部是浅山区,中部是丘陵地带,东部是平原,山区及丘陵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7.4%,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52.6%。总人口38.68万人,耕地3.6万hm2,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 1.2 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从元氏县西南车汪沟村入境,至西北后黄家营村出境,境内总长度24.8 km,约占石家庄总干渠长度的1/4。干渠处于元氏县丘陵区与山前平原衔接地带,横跨县内3条河流,涉及元氏县6个乡镇,22个行政村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相信参加建设的您一定有些看法或意见什么的吧。
第一章 编制的依据及原则第一节 编制依据第二节 编制原则第二章 工程总说明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二节 合同工作范围第三节 主要工程量与合同工期第四节 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第五节 对本工程的建设第六节 管理目标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第一节 施工总布置第二节 生产与生活设施布置第三节 施工现场规划第四节 施工用电第五节 施工用水第六节 通讯第七节 污水及垃圾处理第八节 消防设施第四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资源投入第一节 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 资源投入第五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第一节 施工队伍简介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第三节 管理体制及管理职责第四节 拟投入主要管理人员第六章 施工方法及措施第一节 施工方法综述第二节 施工测量第三节 施工导流与防水工程第四节 土方明挖第五节 土方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