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气施工或电工维修等相关工作的朋友们,是否觉得工作时间久了,实际经验见长,但是理论知识越来越淡薄了呢。在工作中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是上上策。总之小编是感觉到了理论知识的匮乏,希望从事相关工作的你一起温故而知新。电阻串联电路: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件顺序相连,且连接点没有分支的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串联电阻电路起到分压的作用,电阻越大分的电压越大。如图所示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并联电阻,这个电阻的阻值和功率是怎么计算的?
知识点:串联电阻
知识点:电压与电流
把若干个电阻或电池相互并排的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将电气设备的头和头、尾和尾各自相互联结在一起,使电流同时有几个通路叫并联。 并联电路特点: 1、并联电路中各分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分路电流之和; 3、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本帖最后由 csijs 于 2015-11-28 15:48 编辑 如题,低压三相并联电抗器应如何选择保护用熔断器及熔丝额定电流?
知识点:电阻串联与并联
在电阻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3;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个电阻上电流之和,即:I=I1+I2+I3.我在这里有点钻牛角了为什么电阻串联起来电阻加大了,电流反而大了,是不是我理解上有问题,望各位大侠解惑,不胜感激
如图,这个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1.RLC串联电路中,电感L再并联一个电阻R1,谐振频率将怎么变化?2.RLC串联电路中,电容C再并联一个电阻R1,谐振频率将怎么变化?
请各位高手分析:在一排低压成套配电柜中电容柜对短路电流影响的分析,对各馈线MCCB的分断能力是否有影响?假如是1600kva的变压器,500kvar的电容补偿容量。是否有相关电容和电抗器对短路电流影响的资料。
并联电容补偿的原理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并联电容后系统传输的无功功率就会降低,到负荷端的无功功率会少,但是有功功率没有改变啊,只是减少线路上的损失,但到负荷端后有功功率没改变,而无功功率还减少。就是说S(视在功率)变低,那怎么提高的电压呢?S=U*U/Z吧,S减少,U是不是也应该减少?我的想法哪有错误,请高手帮忙指导下,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twb_0629 于 2009-6-17 09:58 编辑 ]
大家好!我问一下:外壳漏电时候,人体和接地电阻相当与并联分流!但是如果电流很大的时候!那 人不是也分到很高的电流吗?这时人会被电到吧?
有一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的电路,其中R=8欧,Xl=10欧,Xc=4欧,电源电压U=150V,求电路总电流、电阻上的电压UR、电感上的电压UL、电容上的电压UC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画出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的另外嘉奖20分。
如题,高压并联电容补偿器一般分为单相和3相的(单相的如BFM11/√3-50-1W,3相如BFMR11-150-3W)。问题 1.如果我通过计算系统需要补偿150kVar,是选用3个单相BFM11/√3-50-1W,还是BFMR11-150-3W? 2.选用单相50kVar的电容补偿器,总计就是简单的50x3=150kVar吗? 3.如何接线?
当一些并联电容器被切除后,会产生一定的残压。为了安全,在10min内电容器端子间电压由√2UN(UN为额定电压)降到75V以下。为了大道这一要求,一般在电容器端子并联高阻值为放电电阻,称为并联电阻。该电阻除应满足阻值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功率和耐电强度。 本文介绍了测量阻值的自放电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及测量注意事项,详细介绍如下: 一、测量阻值的自放电试验方法 测量并联电阻阻值收益按接线图如图11-4所示。当t=0时,Cx两端电压已被充电到U1,并断开
《供配电技术》唐志平主编的第三版中2.7.3节,关于并联电容器的装设地点,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高压电容器组集中装设在总降压变电所的6~10kV母线上。这种方式说是“只能补偿总降压变电所6~10kV母线之前的供配电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补偿母线上的无功功率吗?怎么还补偿之前的?
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ZRTBBZ
并联电容器组是不容许带电合闸,由于电容器的自己便是有存储电荷的,这时间把并联电容器接入到交换电路之中的时间,并联电容器的两头所受到的电压肯定是比平常的高许多,就会凌驾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分外是在并联电容器方才断开电路,在并联电容器中的电荷还没有散去时又立刻合闸,如许并联电容器受到的电压乃至会到达额定电压的两倍以上。如许很容易就会将并联电容器烧断,大概会让电路短路导致断路器跳闸,因此并联电容器是不容许带电合闸的,在合闸前要确认并联电容器中已经没有电荷。高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