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材料在线(ID:clzx_net)
注:图文来源于专筑
乌拉圭著名建筑师 Carlos Ott与Sieger Suarez Architects合作,为迈阿密华尔道夫酒店品牌设计了一座超高层奢华公寓,由豪华公寓专业户 PMG 负责开发,PMG是最近在曼哈顿建成的世界上最瘦的
大卫·阿贾耶设计的「130 William」近日终于完工。
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 本文转载自艺术设计的朋友们
上海中心大厦于2008年11月开建,2009年7月主楼桩基完成施工,整幢大厦将于2014年竣工。大厦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房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主楼高度达580米。 1994年,高468米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1999年88层金茂大厦建成开业,高度为420.5米;2008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竣工,高度492米……而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它将超金茂大厦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转自公众号:GA环球建筑
收录于话题
这个项目的所有者经营着一座5层的公寓。以前,天台只用于放水箱,留下许多空地。所以房主想在那里
我做结构的,偶尔做建筑,用天正建筑画的图在没有天正的机器上面打开缺少很多东西,麻烦!大家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或者推荐一个软件!谢谢!!
仅仅是调查一下~~~~~看看个位对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现在努力学习ing^^^^
这个流派、那个风,这个大师,那个式的,没完没了地乖张喧闹。建筑这东西落到实处的好就一个词——舒服。足以涵盖其空间内涵的精髓。无他。原本就是沁染在中国文脉中成长的人,任凭你如何出位,你也无法逃脱骨子里的中国,就像孙大胜腾云驾雾翻天覆地也还是在如来的手掌中一样。中国建筑师只要你放开了尊重生活去设计,即便你引用了他国的建筑形式,你还是中国的。看看我们的大街旁那些“很外国”、“很异域”的家伙,连同那些完全抄袭的在内,没谁逃脱很中国的烙印。放轻松,摒弃作态的虚浮,设计出属于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好建筑是顺理成章的简单事。怕只怕把“中国式”也供成了一种停滞效仿的做作,扭捏了得。那样,即便是有文化自信的初衷,也还是会落得同摹仿异域建筑文化表面形式一路上的“五十步笑百步”傻乎乎自以为是的那啥。建筑是生命体。用各种风格、流派来分类,仅仅是为了便于认知它演变发展的来龙去脉,一种小小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把小伎俩当做原则去定义建筑,无异于将建筑的生命凌迟,把它分落的碎片放在了历史的街边示众。这样被定义出的建筑,被我们用对形式的敬意和诚挚一个一个、一批一批整成烈士了。
很简单的一个办公楼,长46.8m,宽8.7m,每间办公室3.6m宽,6.6m长,外有2.1m宽走廊,每层平面都一样,共六层,我认为设置二个消火栓就行了,但那需要二个都安在中间部位(或者用双头消火栓?),否则得安三个,你们怎么认为,给我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