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划入同一检验批的混凝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
如题,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混凝土”和“现浇结构”有何异同?百度的答案是:混凝土分项只包括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施工等的检验批。而现浇结构分项是专讲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感觉答案不是很靠谱,请大家分享下看法,谢谢!补充内容 (2014-10-29 14:16):最好能是说明具体出处,谢谢!
论文简介:给大家转载一个技术资料。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投稿网友:dbjlsxz 上传时间: 2013-08-05 <
1高性能混凝土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 1)高性能混凝土在路面浇筑中的应用。在路面浇筑中,高性能混凝土有着足够高的力学强度,而且以其良好的体积稳定性、耐久性能够确保路基稳定不下沉,更能使路面承受渗透、冰冻、磨损等长时间的恶劣环境侵蚀,从而提高路面质量。高性能混凝土除了具有十分突出的耐久性之外,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粘聚性和可浇筑性,这些优点都能够使路面的施工质量提高,还能够提高工程的性能。但在具体应用配置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选择高流态的混凝土;第二,外加剂应该选用高效的复合型外加剂;第三,在配置混凝土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其流动性,适当的添加一些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料,如硅灰、粉煤灰和矿渣等。此外,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要充分关注高性能混凝土的各方面优点及性能,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运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2)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
文件格式:PDF文件大小:22.5 M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6-10-10 09:45 编辑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精要
[摘 要]由于在以往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地下车库结构裂缝和墙梁板的早期和后期裂缝问题,为了防止在今后的工程中重复出现此类裂缝,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有设计方面的,有施工方面的,有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的,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面的,有混凝土养护方面的。 [关键词]结构裂缝;后浇带;混凝土 本文根据近些年的混凝土供货和回访总结,参照混凝土结构实际发生的裂缝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防裂措施。 1 后浇带的设计问题 1.1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规范规定不得大于 45m,当结构长度超过 45m 时,就需要增设后浇带。这一规定过于笼统,因为材料的热胀冷缩是与温差成正比的。若在夏季浇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35℃ 左右(临沂地区),而到冬季最冷的时候与外界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温度可能达到
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0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2.2.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允许值(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8.3.2条)2.3. 测量工具:5m钢卷尺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
参考规范: 《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RFJ01-2015
在学习BIM应用与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领悟了BIM思维的本质,BIM其实就是一个整合许多数据的3D建筑模型。不同的数据,可用于不同的成果需求。造价师需要工程量清单及产值签证核算;设计师需要提前查看项目各专业是否冲突;建造师需要智慧工地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的管理数据。不同的岗位各取所需,推动BIM软件的二次深化设计开发,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传统建筑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最佳方式。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及VR不断深入运用,采用当代创新高科技工具,建筑业从业者一定会脱胎换骨的变化。作为主体结构分部的混凝土工程,是继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后的最终一环,此刻如何全面运用BIM实现管理升级,是对每一位建筑从业者的挑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混凝土工程的BIM应用点主要有:3D可视化、专业间碰撞、施工模拟及算量、成本预算、质量安全监控等方面。结构建模后的虚拟漫游,可以对复杂结构体系的空间审核、优化设计,配合审图尽早发现问题。目前出现的BIM结构仿真模拟软件,可对重要构件的混凝土施工进行方案及进度模拟,提前规划施工工序、人员安排、设备机械配置及采购计划。在
混凝土和砌体存在裂缝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不过有些裂缝宽度很小,并未深入到内部结构,而且又已停止发展,并不一定就认定为是建筑结构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事故的先兆。 但是当其裂缝较宽或有发展,已影响到使用或可能会危及到耐久性时,就应视为是一个问题,应进行修补。然而裂缝的出现、成因、形态和走向又是一个因素很多较为复杂的问题。为此,在修补之前,对裂缝的调查、成因的分析及其对结构危害的评价应视为进行裂缝修补的重要准备工作。这些先期工作直接决定着施工方案的制定、修补设计、材料选定及施工工艺的实施。 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总免不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材料使用不当,施工质量低劣,结构设计错误,使用不当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一、裂缝危害性评定裂缝对结
8.1.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 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 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8.1.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2确定。
本帖最后由 喵爷 于 2015-9-16 09:17 编辑 1、基础地梁垫层
混凝土工程裂缝预防与控制 论文栏目:混凝土论文 1混凝土工程裂缝的常见类型1.1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一般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或者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一周左右发生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在水泥浆体硬化之前,如果其中的水分被蒸发就一定会出现干缩裂缝,干缩裂缝是不可逆转的。混凝土初期硬化期间会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其内部的温度会不断升高,这时会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形成一定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硬化完成后,温度下降,由于受到周围混凝土构件的作用,混凝土内部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混凝土受到的内外拉应力超出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干缩裂缝一般呈现为平行线状或网状,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干缩裂缝一般出现在平面部位,而在梁板中,干缩裂缝一般沿梁板的短向分布。当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后通常还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锈蚀,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耐久性,同时还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1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研究 论文栏目:混凝土论文 1裂缝的成因分析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水泥、砂、石、水、外加剂以及外掺料,这些原材料质量的高低,数量的多少,配料的比例都会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选择使用没有品牌,没有产地的原材料、交货的时候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验收、储藏方式的不正确、砂石质量的不合格,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水泥如果在存放的场地受潮的话,就会对水泥本身的质地造成一定的影响,水泥的质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都无法得到保证,最终使得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砂的粒径如果很细,其用水量以及用灰量也会相应的增大,收缩也会增加,水灰比也就无法保证稳定,很容易导致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1.2混凝土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导致了混凝土内部温度
关键字:混凝土 施工 裂缝 控制 简 介: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合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混凝土裂缝,早已成为全球混凝土工程的一项研究课题,现就本人所学理论知识结合本人较少的实践经验,浅谈混凝土工程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 一、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的复杂多相混合材料,在其微观结构相组成之间主要的结合力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当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混凝土发生开裂的条件就是:在约束下变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也就是说必须同时考虑三个条件:变形的大小、约束的程度、当时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不受约束的自由变形不会产生应力;抗拉强度足以抵抗所产生的拉应力时则不会开裂。也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认为收缩必然开裂。所产生的应力大小和当时的弹性模量有关,和能够松弛应力的徐变有关;是否引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