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墩基础施工方案的修改
生产车间能源区基础设计形式为人工挖孔墩,直径1100,端部持力层为松散砂砾层。开挖过层中突破地下水位时,施工方为采取降水措施,而是采用了边用污水泵排水边人工开挖的办法。在挖至松散砂砾层时发现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流沙,现场各方得出结论:继续施工将造成施工作业人员危险,且挖孔墩扩大头不能按照设计成型。 各方会议讨论结果是采用符合基础,即在已经完成的孔体中放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状为设计人工挖孔墩去掉扩大头),在墩体上部即承台处,加大承台的平面尺寸,进而形成墩体和承台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的符合基础。 请教: 1、此处理方案存在那些潜在的结构方面的影响; 2、这种问题是否有更佳的处理方案; 3、关于墩和桩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4、松散砂砾层作为墩体的端部持力层是否合适? 5、松散砂砾层作为扩大头持力层是否有成功的案例。 6、如果采用降水措施能否保证原设计方案的实现?
教学楼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教学2#楼○H轴上独立基础及○G轴交○1、○2、○10轴独立基础;教学4#楼○H轴上6-10轴间及G轴交10轴独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处理地基承载力不足,要求持力层较深的技术难题。共设计人工挖孔桩14根,桩径900、1200,扩大头直径1300、1700、2000。要求桩端进入强风化泥岩层不小于桩身直径d。桩身材料采用混凝土C25,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桩纵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保护层厚度35mm。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2.2.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报告书,本工程地质情况分布为:场地地形平坦,第1层杂填土土层强度较低,含水量较高,此层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第2层为粉质粘土层,土质均匀,团粒状结构,穿插大量铁锰质,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底部含少量强风化砂泥岩碎屑;第3层为砂质泥岩层,灰色,层理发育,岩芯片块状,具少量裂隙,含大量铁锰质,夹数层状泥岩,为软岩,较破碎。[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2-10 17:03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