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设计探讨大家看看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是工程的成败之本,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一个优秀的弱电设计更是如此。然而,目前国内的弱电设计工作现状还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1)弱电系统的子系统多,所牵涉的高新技术多,现有的理论体系,规范不很完善,有些焦点问题还未形成定论,目前成功的、值得借鉴推广的工程建设经验寥寥,这些是造成目前弱电设计难度大的客观原因。(2)优秀设计人员的匮乏及其广大设计者的素质亟待提高则是人为原因。现在的一些弱电设计者往往是闭门造车,严重脱离实际和用户需要,一味地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设计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与新意,这些设计造成许多弱电工程"先天不足"。弱电的高科技性与复杂性需要设计者(特别是总设计师)有高素质,他至少具有广博的计算机、通信、
(搬家)【讨论】弱电外网,各位如何设计的?
深圳的做法,留个40平米,预埋点进出管线,剩下的由垄断部门设计确定并负责施工。 (某些地区做法也许不同,这部分不是重点) 但是,有谁知道,这外网部分的系统是什么结构?对“建、结、水、电、风”各有什么要求。 以一个:5万平米的小区多层住宅为例,大概有1500户。弱电部分:电视、电话、宽带。我的设计一般就是每栋设总箱,总箱留几个预埋管到户外。外面就不管了。 这样的外网,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以前参与过一个电话机楼的设计,但是真正里面的东西也没有让我们搞,搞的只是一般的土建、配合,那是一个十几万门的程控交换机楼。 小区用的容量不算太大,用不用设程控交换机呢?程控交换机这部分是不是我们控制的? 一个程控交换机站可以供多大范围?(面积、容量)电话交接箱有没有必要一定设在室内? 电视系统的前端,怎么过来的?一个前端可以
【分享】弱电深化设计深度要求
一、设计依据 1、确定的智能化总体设计文件,招投标后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标书、投标文件及承诺书。 2、建设方提出的经监理同意的有关技术要求。 3、相关专业如建筑、结构、空调通风、给排水、强电等提出的配合资料。 4、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主要的国标有: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二、主要技术文件组成: 图纸目录、设计说明、主要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其中目录按子系统分列,先列新图后列重复使用图。设计说明中应包括工程设计概况、主要指标、施工要求、设备订货要求、防雷接地措施、所选标准图集的编号、页次。图例符号(一般只标出非标的、补充的图例符号)。 三、设计图纸(依设计顺序) 1、各系统平面图 原则上平面图应按子系统分别出图。应在经过整理后的
建筑强、弱电系统的设计思路
其实,强电和弱电不是以电压等级来划分的。强电,就是一般说的高低压电工,包括值班以du及运行维修,从220/380V低压电路到1000KV的超高压送变电都属于强电;而弱电一般不是为了传递和输出动力,而是通过电子电路达成特定的功能或完成特定的控制。下面就来看看关于建筑强、弱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吧。建筑强、弱电系统的设计思路 “强电”其实就是一般说的高低压电工,包括值班以du及运行维修,从220/380V低压电路到1000KV的超高压送变电都属于强电,强电的特征就是动力传输;而弱电所涵盖的范围则宽泛得多,譬如通讯、电子、计算机、广播电视、手机、医疗仪器、各种家用电子电器等,以及所有不属于强电范畴的内部含有电子电路的各行各业的器械、设备,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弱电”,弱电一般不是为了传递和输出动力,而是通过电子电路达成特定的功能或完成特定的控制。而且强电和弱电不是以电压等级来划分的,譬如36V以下安全电压的照明电路仍然属于强电范畴,但是内有30KV高压的电视机电路仍然属于弱电领域。(一)强电系统设计思路
不同弱电系统设计需注意什么?
说到弱电系统,其实是让不少人有疑惑的。当然,若想保障后期弱电系统的顺利使用,那么前期的设计必不可少。那么问题来了,不同弱电系统设计需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同前去了解下。不同弱电系统设计需注意什么一、室内安防系统误报是投诉的焦点,这与产品性能、操作方式有关。室内安防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投诉率最高的,原因大概有以下5个方面:1系统选型不当,2探头的质量、选型、安装位置不当,3系统在软硬件设置方面不合理,4用户使用不当,5管理方法不合理.智能化系统的选择,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其实就是对智能化产品传输介质的选择,安防系统的建设也不例外。目前,小区网络作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配套设施,由于受到智能化产品的制约,采取了多种形式布线结构,但不外乎这几种网络:电话线、电力线、电缆线(有线电视网络)、专线(五类双胶线)、无线、以太网(IP宽带网)等。到底选用哪种智能化系统较好,要根据社区的内外部环境和今后的发展决定。当社区内用户很多时,不宜采用基于电话线的安防系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