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的设计焦点是配筋,而配筋往往由其裂缝控制有很大关系,抗拔桩的裂缝控制与抗拔桩的应用形态有关。 从《砼结构设计规范》关于钢筋砼裂缝控制验算的条文来看,裂缝验算针对的是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锚桩和抗浮桩所处的是其承载力极限状态,只有当它们兼做工程桩时,才会转化为抗压桩和抗浮工程桩,对它们做裂缝验算就应该顾及其转换后的工程状态。从抗拔桩的裂缝控制来看,可依据其应用形态分为三种情况:1、锚桩是为了验证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承载能力,因此它在验算是取Rk值;2、对抗浮工程桩,只需要取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即可满足要求,其抗浮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取Ra值;3、对于抗浮试桩,裂缝验算应当取Rk值,这个与锚桩是一致的,但是当抗浮式桩最终作为抗浮工程桩,其裂缝控制应与抗浮工程桩相当。
各位请教个问题:一个项目单桩承载力不同,例如单桩承载力1800和2000,静载实验根数要求两种桩桩型各自1%检测吗?还是按总桩数的1%?
小弟最近在写有关桥梁检测报告,找了许久,没能找到有关桥梁检测原则与桥梁检测要求的资料。 希望各位达人能给小弟指点迷津,谢谢!!
本人最近做的工程需要设计抗拔桩,可是对抗拔设计不是很熟悉,请教各位大虾不吝赐教呀.抗拔桩的配筋是怎么计算的呀.如果由裂缝控制,又怎么计算呀.谢谢!
各位同仁在做后置埋件抗拔非破坏性检验时,其检验荷载值怎么取?JGJ145规范0.9Asfyk及0.8 Rk ,c较小值,但计算Rk ,c需要了解不少的参数,施工单位往往又不能准确的提供这些参数。在设计没有提供Rk ,c时,怎么取检验荷载?还请各位高人发表高见啊!另JGJ145和GB50367-2006均要求做后置埋件的检测,但两个标准抽检的频率相差很大,大家是如何把握抽检频率的?
小弟有个问题,在伐板基础,确定好板厚了,但是抗浮算不过,综合考虑,决定使用抗浮锚杆,或者抗拔桩,算好锚杆或者桩的长度,直径,间距,以后,那么此时基础是不是就设计完了?我觉得此时原始的地基承载力也变了,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吗?需要重新设计一下吗?实际工程各位大神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层地下车库,底板厚度400,底标高-5.5,顶板-1.3,覆土1米柱网8.4,设柱下两桩,下柱墩承台,柱墩高度1100,但是两桩抗拔桩布置的柱墩是正方形,不知道这样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大神帮忙分析下,谢谢,
钢筋搭接接头的位置一般是选受力最小的位置。但是对于抗浮桩来说,全长钢筋受拉,这时候受力最小的钢筋应该是桩底位置了。那么怎么判断钢筋接头设置的位置在哪里比较合适?
防雷装置的检测一般根据被检建筑物的情况又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 所谓的首次检测就是未经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的建筑物或虽然经过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但该建筑物已超过规定的检测周期;所谓的定期检测就是经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过且不超过该建筑物规定检测周期的建筑物。具体情况由【钧和电子?浪涌保护器】分享如下: 接闪器 接闪器是专门用来接收直接雷击(雷闪)的金属物体。接闪器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接闪器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接闪器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
建筑深基坑工程检测要求表基坑类型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及数量 检测单位排桩 灌注桩 完整性检查 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测 检测单位 小应变检测结果影响受力时,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其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不少于3根 对于直径大于800mm的灌注桩应抽取10%进行超声波或取芯检测 成孔的垂直度 钻孔桩采用测斜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检测或施工单位 孔径 钻孔桩采用井径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预制桩 焊缝探伤检测 对焊接接头抽取总桩数的10% 检测单位 完整性检查 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测 钢桩 焊缝探伤检测 抽取总桩数的20% 检测单位地下连续墙 混凝土质量检验 抽取大于总槽段数20%的槽段,且不少于3个槽段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查墙身混凝土结构内在质量 检测单位 成槽的垂直度、倾斜度、沉渣 采用井径仪等,其数量为总槽段数的20% 检测或施工
本人遇到地下室抗拔桩,孔径20CM,下四条20的二级钢筋,M20砂浆,孔深度大于11米!请问同行怎样控制工程质量,及资料!
我知道从2003年,北京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就强制建筑公司对新建楼房的漏电开关做检测,何必想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在执行,谢谢各位!另外各位找到合适的测试仪器了吗?
抗拔桩(钻孔灌注桩)做静载试验时,荷载是否也取极限值?即抗拔特征值的2倍。抗拔钢筋的计算是按特征值乘1.35的系数计算的,假如计算出来是10根22。那么抗拔试验时用2倍特征值拉钢筋,不拉断了吗?是否做静载试验的抗拔桩要另外配筋呢?比如配20根22。
上传一个消防检测项目、标准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施工单位只签订了桩施工合同,现在桩要进行静载检测,涉及桩检测费用和相关费用。桩检测本身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但辅助检测所发生的费用(如桩顶低于地面造成挖土、检测设备进场道路平整、场地比较软的处理等等)该由谁承担?请各位大侠指教一下,如果能够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更好。
抗浮锚杆论文12篇
有一个地下的大型消防水池,尺寸28x16x5,有顶盖板,池内有支柱,因为项目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比较高,故整体抗浮想采用抗拔桩,想请教一下有类似经验的大虾,采用何种桩型比较好,有看到过说PHC管桩可以,沿海地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应该比较强,管桩可行么?或者采用灌注桩?另外,请问如何布桩呢?把水池底板当作筏板一样来考虑么,类似桩筏基础均匀布桩?是不是在支柱底板下要布桩呢?
小应变检测也叫低应动力变检测常用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中,基本原理: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检测分析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首先清理桩头,图中桩头清理不是很好, 没扫把,只好用手来扫扫,对检测效果还是有点小影响的 然后把动测仪感应器垂直贴在桩头上,用橡胶棒在感应器边上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