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涉及的有关规范总结
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一是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 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 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二是 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6.2 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 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 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三是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3 条规定,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四是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15 条规定,对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
关于质量验收规范的两点疑问
GB50303-2002中第12.1.1规定: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管必须接地可靠。支架是否指:侧壁安装时的角钢托架、吊装时的吊杆角钢?每一处都需要做接地的话,工程量也是很庞大的,但是施工预算里面这一部分却不列入。另外设计也没见过这样要求的,应该是怎样的呢?GB50303-2002中第14.1.1规定:金属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金属导管连接部分一般做跨接地线,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哪里与接地装置或干线连接呢?是在配电箱里的地排上吗?还是在别的地方?请大家尤其是施工朋友赐教以解我心中疑问。还有一点:配电箱门上没有指示灯、按钮什么的,还需要跟地线连接吗?规范里有个规定:伸臂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裸露导体均应接地或接零可靠。该按照哪个做呢?施工当中有的箱子厂家做,有的不做。
各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随着施工进度,我将上传个种规范 由于本人对电脑的操作不是很熟练,所以有些表格不能及时的发上来,在这里说声对不起如果有人有新版的规范请发上来,我给予奖励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行日期:1984年5月1日 关于批准颁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3)城科字第760号 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7—66)的重新修订工作。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五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02—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上海市建委主持下,由上海市建工局主编,会同铁道部、水电部、河南、广东、陕西省建工局,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希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