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宜”。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关键词: 后浇带 设计 施工 ----- 新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宜”。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后浇带设计和施工中应明确和注意的问题作一浅析,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裂缝。 一、后浇带在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 1、后浇带缝宽,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须1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缩变形,但考虑施工方便,并避免应力集中,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 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 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 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以至更长时间。 二、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
利用补偿混凝土取消伸缩缝的工程实践
论文简介:[内容提要]:后浇带是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和结构主体沉降而可能产生的有害伸缩和沉降的一种临时施工缝。 投稿网友:arris520 上传时间: 2013-07-30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浅析
1、设计阶段监理对后浇带质量控制要点 在设计阶段监理应提前参与后浇带的质量控制工作,应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设计规定和施工经验与设计进行探讨沟通,争取达到既优化设计又方便施工的目的。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关后浇带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一是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 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 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 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二是 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6.2 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 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 80cm.在施工缝处,钢筋必须贯通。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
一、后浇带在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 1、后浇带缝宽,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须1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缩变形,但考虑施工方便,并避免应力集中,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 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 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 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 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以至更长时间。 二、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 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 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类型
大型水池后浇带设计及施工1·现状目前对于大型距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类构筑物,当长度、宽度较大时,通常均设置适应温度变化作用的伸缩缝,《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大型混凝土水池通常均应设置温度缝,其最大间隔为15~40 m,同时要求伸缩缝应做成贯通式,即在同一剖面上连同基础或底板一起断开。一般采用橡胶止水带进行温度伸缩缝连接处理。这种缝的构造相对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否则容易造成缝的渗漏。这种缝一旦渗漏其完全修复较为困难,而若渗漏不能完全制止,除浪费水资源外,还可能造成致地基土的不断流失或软化,这将有可能给构筑物带来严重的后果。以某污水处理工程的曝气池为例。曝气池平面尺寸为长100 m,宽100 m,深6.5 m,按规范的要求,对土基露天结构每25 m设一道伸缩缝,该曝气池将被分割成很多块,块与块之间用橡胶止水带连接,很明显这种分块结构存在下列问题:(1)整体性差,特别是在地基复杂的情况下,由于沉降不均匀易造成接缝处的破坏。(2)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力作用下分缝处很容易因互相碰撞而损坏。(3)接缝处构造复杂,
一、后浇带在设计中应明确的问题1、后浇带缝宽,理论上后浇带宽度只须1厘米已足够保证温度收缩变形,但考虑施工方便,并避免应力集中,具体宽度应根据后浇带设置位置及砼厚度决定。2、后浇带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形缝、企口缝等,接缝形式应加以明确。3、后浇带内钢筋有断开搭接、贯通不断、增加附加筋3种。4、后浇带后浇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和采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掺加微膨胀剂等方法。5、后浇带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2周,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以至更长时间。二、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3种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2、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3、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
请同行的朋友指正,赐教
见图[ 本帖最后由 zyx66668 于 2011-5-18 07:57 编辑 ]
黑龙江省海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魏绪峥 哈尔滨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周 建全文刊登在2#[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12-30 17:01 编辑 ]
浅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某省的土木工程交流年会内容 省院的结构工程师在年会上的论文 仅供交流 望能加精啊
送上一个后交代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资料。
谈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新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宜”。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在结构施工阶段采取防裂措施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两种施工后浇带,前者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后者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后浇带的设计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范第
朋友上传的一些技术资料,同享受
我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的是给水排水专业,领导让我写个工程的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我对这个了解的比较少,想向大家请教一下,施工组织设计具体讲都需要写些什么内容?应该怎么来写?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资料,希望能给我推荐一下,能有电子版的就更好了,先谢过大家了!!!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简介由常州鸿裕置业有限公司筹建,常州市第二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水岸人家3#、4#、5#楼工程及地下室,位于常州市原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地块内。工程招投标的主要范围:按施工图及说明的土建、水电安装工程。1. 建筑概况:水岸人家3#、4#、5#楼工程及地下室为九层、十一层框剪结构建筑,建筑面积共计24123.5 m2。建筑结构类别为二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2. 装饰概况:主要装修标准特征如下表所示: 建 筑 装 修 特 征 表序号 类 别 装 修 标 准 分布部位1 屋面 40厚C20混凝土,30厚挤塑保温板,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陶粒混凝土找坡,最薄处30厚,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压光,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上人屋面 20厚1:2.5水泥砂浆抹面刷反光涂料,40厚C20混凝土, 30厚挤塑保温板, 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陶粒混凝土找坡,最薄处30厚,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膜,15
请问我今年29,工民建大专毕业,毕业后做过投标、预算、也搞了一个工程的施工,只是我挺喜欢设计的,我想问大家,我这样在转头去学设计能行得通吗?我在西部的省会城市,机会不是很多。还有大概需要学习多少时间才能自己出图?当然我说的是自己设计的图纸,画图的话,我cad软件用得挺熟的。谢谢大家。
前些天做了个青岛海湾大桥的钢吊箱方案,这是我在维普资讯下的资料,大家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