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节水和提高灌溉水温
井水种稻是水源缺乏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井水温度较低,易造成水稻生长发育迟缓,成熟期推迟,贪青晚熟。因此,节约用水、提高井水温度是井水种稻获得高产、高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从水稻需水规律实施节水措施: 一、科学灌水,节约生态需水。 分蘖阶段采取干干湿湿间歇灌溉,以提高地温,促进分蘖,使稻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分蘖未期至一次枝粳分化期实行晾田和烤田,达到壮秆攻穗节水目的;灌浆中后期采取湿润灌溉,做到土壤通气,以气养根,以根扶叶,以叶保粒,活秆成熟。这种灌溉方法,每亩可比常规灌溉方法节水30%左右。为减少地石渗漏,在漏水田可逐年往田里铺施黄粘土,有条件地方每亩施1立方米膨润土,防渗漏效果更好。此外,对漏水田要反复多次耙地,增施农肥,加强中耕,墙截排水毛渠等,以减轻渗漏。 二、提高水温的有效措施 1.加宽延长渠道 井水从地下抽出时,水温只有8℃—9℃,流入渠道后,水温变化与渠道长短、气温高低有很大关系。据测定:气温28.5℃时,每延长100米,水温提高1.2℃;气温3.17℃,每延长100米,可提高水温1.5℃。另外,水温的变化与
怎样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灌溉是人工补充农田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进行灌溉,必须完成四个过程:第一是修建取水工程,从不同的水源,如地面水(河流、湖泊和水库)、地下水等,引取额定的水量作为灌溉用水。第二个过程是把引取的灌溉水量通过各级大小渠道输送、分配到田间进水口。第三个过程是把进入到田间的水量采用各种灌溉方法(地面畦、沟灌,喷灌和微灌等)供给作物。第四个过程是作物消耗水,即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供其生长,并最后形成实物产量。众所周知,在输水和配水过程中,渠道的渗漏损失是主要的,对土质渠道而言,一般从取水枢纽到田间进水口,约有50%的水量是渠道渗漏损失。在田间灌水过程中,如果灌水方法落后,用水管理技术粗放,田间水量损失也很大,占进入田间水量的20%~30%以上。在作物消耗水的过程中,如果灌水量过大,棵间蒸发量增加,作物腾发也会过多而造成水量无益损失。目前,我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4,就是根据第二、第三两个过程中的损失水量估算出来的。因此,政府化大量的投资修建防渗渠道,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措施,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如平整土地,选取合理的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问题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问题 张蔚榛 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区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目前对灌溉水渗漏损失含义的理解不同,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因而对同一个灌区计算出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往往有很大差异。因此,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问题是一个当前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渠道水和田间灌溉水的损失包括蒸发损失、渗漏损失和灌溉退水的几部分。蒸发损失难以再度直接利用,因而是无效的消耗。渠道和田间灌溉渗漏的水量大部将补给地下水。在灌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情况下,耕地的地下水的一部分将通过土壤的毛管作用,输送到作物的根系层,作为农田需水量,有效地利用于农作物的蒸发和蒸腾(在地下水埋深大的地区,为了满足作物需水的要求需要加大灌溉定额)。地下水的一部分将自灌溉的耕地转移到灌区内外的非耕地和荒地,并消耗于天然植被的蒸发和蒸腾,起到保护灌区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灌区采用井渠结合灌溉的情况下,通过水井可以重复利用渠道渗漏到含水层的地下水进行灌溉,灌区下游也可以利用上游的灌溉退水进行灌溉。这些原来被认为是损
浅谈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
摘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研究,提高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管理水平,实现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工作效益。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施工特点,提出了水利工程灌溉与排水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电技术杂志,水利工程,农业生产灌溉,防洪,排水管理,排水系统 在社会建设中,水利工程不仅承担着排涝、发电等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同时水利工程还承担着农业生产灌溉以及防洪的任务,所以说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21世纪以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地改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局面,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我国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