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饮用水处理工艺怎么样
超滤膜技术是新一代饮用水处理工艺,能够高效地去除传统工艺难以处理的颗粒物、细菌、病毒、藻类等污染物,但超滤技术的核心—超滤膜组件及成套化设备一直被国外大公司所掌控,导致价格昂贵,致使该技术在我国并未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和大规模的应用。 超滤膜过滤原理 超滤是一种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原液流过膜表面时,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成为透过液,而原液中体积大于膜表面微孔径的物质则被截留在膜的进液侧,成为浓缩液,因而实现对原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流程长、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难度大,在水质稳定达标上面面临种种挑战。而超滤膜新技术占地面积小,高效。随着环保产业的利好政策频出,作为与民生相关的污水处理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其中,超滤膜技术作为污水处理行业的新兴领域,应用的范围证逐步发酵酝酿,其应用市场也将随之沐浴行业“春风”。
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处理工艺应用详解
臭氧活性碳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在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目前我国昆明、上海、大庆的自来水厂已开始采用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采用臭氧发生器消毒处理是水厂消毒的发展趋势。臭氧用于纯净水处理是目前最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方式。 一、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怀疑水中的有机物和天然物质与氯发生反应形成的三甲烷具有致癌性,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也逐渐开始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臭氧处理工艺。由于臭氧比氯有较高的氧化电位,因此它比氯消毒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的作用也比氯快,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PH的影响。有关资料报道,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经过2min,脊髓灰质炎病毒即死亡;如用氯消毒,则剂量为2mg/L时需经过3h,当1mL水中含有274~325个大肠菌,在臭氧剂量为1mg/L时可降低在肠菌数86%:剂量为2mg/L时,水几乎可以完全被消毒。 1.较之传统的氯消毒方法,臭氧消毒还有如下优点: (1)消毒的同时可改善水的性质,且较少产生附加的化
饮用水生物过滤处理工艺述评
生物过滤是一种利用活性炭、无烟煤、石英砂等颗粒滤料和附着于滤料上的生物膜去除饮用水源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的新型过滤方式,是常规过滤、颗粒活性炭吸附与生物膜氧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1 生物过滤效能1.1 有机物的去除 在饮用水源中普遍含有各种天然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或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如酚类、苯类物质)。生物过滤对水中的TOC特别是BDOC、AOC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研究表明,生物滤池对TOC的去除率为5%~75%[1~3],对DOC的去除率为13%~41%,对BDOC、AOC的去除率达90%以上,对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的先质——THMsFP、HAAsFP的去除率分别达40%和75%[4]。生物过滤出水中的TOC浓度可降至2mg/L以下[2]、AOC浓度可降至10μg/L以下,即使不加氯消毒也可使管网水中的细菌总数<100个/mL[5]。 生物过滤对水中痕量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痕量有机物是指人工合成的在饮用水源中含量较低的有机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