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人行道,一般就是1.5米宽,砂垫层的话也就是2米宽左右,像这个宽度适合用什么机械设备施工?装载机觉得有点宽了,然后人工摊铺又太慢了,几千平米呢。
本工程综合楼区域有SMW工法桩、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钻孔灌注桩这四种桩型。其中深层搅拌桩数量很少只有十几根,请问这四种桩都需要各自编写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吗?请各位大神不吝赐教。
人行钢桥施工方案-喀什西路方案内容简介: 该桥为8桥墩支承的椭圆形连续型钢箱梁结构,椭圆长轴84米,短轴62米,桥轴总长约230.64米,最大跨度46.9米,设四部自动扶梯和四部人行梯道。桥面宽4.5米,桥净高最低处为4.63米,扶梯提升高度6.0米,桥面排水坡度为1.0%,主桥和梯道梁均为箱形梁,由底板、隔板、顶板、腹板等焊接而成。[ 本帖最后由 zts1001 于 2008-11-25 09:36 编辑 ]
10.75M净宽 从靠机动车道起至红线 分别是4.75m的绿化带2米机动车道2米绿化带2米人行道由于设计要求 级配碎石(15cm)压实度需达到98% 如果无压路机碾压 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由此出现了问题 由于人行道 机动车道净宽只2m 而且两侧都需浇筑路缘石基础 使其净宽只有1.8m左右 没有合适的压路机可以进行碾压(本人才疏学浅、见识有限 如果有合适的可以介绍一二) 如果用手推式压路机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果将人行道于绿化带非机动车道 一起进行摊铺级配碎石 可以避免压实度这个问题 但是另一个问题会出现 1、集料的浪费 虽然碾压过后可以回收 但是浪费机械人工费用2、由于按照图纸要求 需浇筑路缘石基础(自路床顶、基础厚度为35cm)如果你先摊铺了级配碎石 基础厚度不够 监理方肯定又会有所意见 (路缘石基础是由C25混凝土浇筑 一方级配碎石和一方混凝土的价格这个应该大家都懂的) 请各位大侠能否有个合理建议 仅限于施工工艺方面 如果说去搞定监理什么这些都是扯淡了 这些弹性施工大家也都懂的 就不深究了
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2000 主控楼、通讯楼为连体结构,基础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设地梁),埋深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 建设单位:XXX指挥部 设计单位:XXX设计研究总院 勘察单位:XXX勘察分院 施工单位:XX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XXX地块位于XXX南路东侧、桥闸路以北地块,东侧为海门河,北侧为同步施工的XXX地块。由1幢27层主楼及相应3层裙房组成。本单位承包施工段为该工程的C幢楼及1/14轴-26轴×
苏州某工程砖砌体施工方案(烧结大孔砖)(点击跳转) 本工程砖砌体均采用KM1型烧结大孔砖(190×190×90)与KM1配套实心砖(190×40×90)相结合进行砌筑,混凝土地坪内墙基采用 九五实心烧结砖(240×115×90)砌筑,地下室砌筑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地上部分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
亲们,最近工地要铺设人行道花砖,可是我查了好多规范也没找到验收批次以及实施细则。哪有大侠可以告诉我啊,再下感激不尽~~~~ (一个刚刚踏上监理这条贼船的童鞋)
跨铁路人行天桥施工方案
是一个既有铁路增建二线人行天桥拆除方案,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图纸简介: 带行道树树池的3m和5m的市政人行道铺装样式方案图,其中5m的有11种样式,3m的有9种样式,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 投稿网友: muzhuzi 上传时间: 2014-05-22
混凝土面层每班铺筑长度应与彩色混凝土铺面的合理施工进度相协调。特别是在冬季与雨季,施工长度应尽量控制(一般不大于40平方米每小时)。 面层混凝土浇捣后,必须震实、抹平。 施工技术人员需根据天气、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撒播强化料时间。 气温在0°C以下不宜施工。 施工时遇上天气突变,可覆盖薄膜加以保护。 施工期间需加强成品保护。 封面涂刷时,杜绝明火接触。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复测主要控制点,包括水准点、侧石顶高、侧石转弯半径及平面位置等。 人行道范围内各类管线、绿化设施及构筑物等必须在人行道施工前全部完成,外露的各种井盖高程必须调整至设计高程。 对基层(含垫层)进行隐蔽检查验收。 待铺的彩色强化料、纸模或压模应按铺筑方向,按序堆放,按序使用。 各种专用工具及设备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大连某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外墙保温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 某某国际外商公寓工程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南大街38号,占地面积76000平方米,是由十个高层建筑和一个多层建筑组成的高层商、住楼群。工程总建筑面积365000m2。 本工程高层楼体外墙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以粘、钉结合方式与墙身固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为保护增强层,涂料饰面的外墙保温系统。下面以最早封顶的9#楼为例,编制外墙保温施工方案。附件来自:http://www.lempon.com/BInfo.aspx?id=50
总建筑面积1506.39㎡,总占地面积598.34㎡。首层层高为9m,首层6m处局部设夹层;二层层高10m,二层5m高处局部设夹层。本工程基础为预应力桩+承台基础,主体为钢筋砼框架结构。高支模脚手架搭设计算高度:8.6m。[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3-11 10:40 编辑 ]
本文既有顶管施工中理论计算,也有应该注意的控制要点和方法,附带详图,对顶管施工相当有帮助!
临时道路及排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