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原位生态修复黑臭泥水同步治理
目前城市河流、湖泊整治中,注重清淤,堤岸绿化和截污等工程,而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原位修复,更不重视生态体系建立,这样导致城市河流、湖泊整治中边治边黑,边黑边治,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流、湖泊水质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传统的清淤技术:常规的清淤存在很多问题,淤泥清挖工艺落后,工程投资大,操作麻烦,清淤效率低;挖上来的淤泥含水率高,数量巨大,黑臭,运输和处置难;淤泥残留多,加上发黑的河水,污染负荷仍然很大,黑臭难解决微生物曝气技术;只是单纯注重水质的净化,未能解决底泥的内源污染及底泥修复,导致黑臭反复:需要使用曝气等其它设施,管理麻烦,维持费用大,一旦漏电或人为不确定因素,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投放液态的微生物易被河水冲走,需要长期不断投放,维持费用大且只能消化表层淤泥。 如何综合治理河流、湖泊现存的污染状态,恢复水环境良好的动态,是一个集物理、化学、生物、水文气象等系统性技术问题。动态水环境是一条环链,其重要环节是泥。解决泥中的污染因子,激活、恢复底泥微生物、生物体系,从而恢复达到河道、湖
引水冲污治理苏州的水环境
1、引水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引水水源及引水路线的确定 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区域,以平缓的平原地形为主,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总趋势,其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荡密布。根据苏州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水流特性,苏州市引水冲污的水源可为长江、太湖、京杭运河及阳澄湖。 长江最大洪峰流量为9.26×104m3/s,最小洪峰流量为0.462×104m3/s,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2.87×104m3/s.长江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自净能力强,长江江苏段水体水质基本在Ⅲ类以上。太湖流域面积达10000km2,湖面面积为2340km2,容量为50×108m3,多年来由于上游补给水不理想,加上沿湖城市污水排放失控以及周边农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近岸水域受到污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当然,若实施“引江济太”,则太湖水质可望有所改善。京杭运河的交通污染已不容忽视,再加上近年来运河两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运河成了城市的泄污通道,京杭运河苏州段的水体水质基本为Ⅴ类。阳澄湖位于苏州市东北面,水质较好,但进出阳澄湖的大小河道无以计数、难以控制
人工湿地对农村水环境治理技术
2001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83.2亿t,生活污水中大量的污染物质加重受纳水体的污染,造成水体水质恶化,特别是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会使水体富营养化,这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农村生污污水量大面广。1 农村水环境和污水治理现状1.1农村水环境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水污染问题是局部性的。1980年以来,我国农村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目前农村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排污河两岸、污水灌溉农田及地下水污染严重,许多清水河变成了排污河;②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工艺落后,排污种类多、浓度高,往往是一个企业污染了一条小河、一个池塘、一片农村,对农村水环境造成了严重威害;③城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农村生活排污问题日益突出,大量的粪便就地堆放、污水就地排放,污染了农村内部及周边水环境和卫生环境,使乡村小河、池塘变成了臭水沟、臭水塘;④农业内部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流失,已成为农村地
浅谈引水冲污治理苏州的水环境
1、引水的主要技术问题 1.1引水水源及引水路线的确定 苏州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区域,以平缓的平原地形为主,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总趋势,其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湖荡密布。根据苏州地区的地形特点及水流特性,苏州市引水冲污的水源可为长江、太湖、京杭运河及阳澄湖。 长江最大洪峰流量为9.26×104m3/s,最小洪峰流量为0.462×104m3/s,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2.87×104m3/s.长江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自净能力强,长江江苏段水体水质基本在Ⅲ类以上。太湖流域面积达10000km2,湖面面积为2340km2,容量为50×108m3,多年来由于上游补给水不理想,加上沿湖城市污水排放失控以及周边农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近岸水域受到污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当然,若实施“引江济太”,则太湖水质可望有所改善。京杭运河的交通污染